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境界哲学的观点-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建构

佛教境界哲学的观点-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建构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7]笔者认为,在境界的含义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儒家的境界哲学与佛教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异。就儒家而言,儒家学者一方面批评佛教的境界哲学,认为佛教讲空,道家言无,都无益于安定人心、建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他们也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积极涵摄、吸收佛教思想的精华,并积极投身儒学复兴运动。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儒家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境界哲学的探讨。

佛教境界哲学的观点-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建构

哲学史上,真正为境界一词赋予哲学意味的是佛教学者。例如,《成唯识论》曰:“觉通知来,尽佛境界。”在慈怡看来,从佛菩萨到如来,共能分出七种境界,包括“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过二见境界,过佛子地境界,入如来地内行境界”[25]。前面六种属于佛菩萨境界,最后一种为最高的如来境界。再如,《华严梵行品》有云:“了知境界,如幻如梦。”牟宗三先生认为,“佛教说境,由境说界,境和界都是一个实有的意义。境是指着对象讲的,境在佛教就是objects,就是external objects,外在的对象……界是因义,是ground或cause的意思”[26]。在佛教中,“境界”指的是“信仰修持践履中所达到的造诣深浅的精神层次。”[27]

笔者认为,在境界的含义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儒家的境界哲学与佛教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异。相似在于:在东方文化中,个体的成佛和成就圣贤都能实现。区别在于:佛教的成佛属于外在超越,儒家的成就圣贤属于内在超越。从实现途径来看,佛教和儒家又有共性:佛教讲“砍柴担水,无非妙道”,《中庸》说“道不远人”,两种修行工夫都意味着境界可以实现,且不须远离尘世。

由于儒佛在境界哲学上既有共性,又有冲突,所以,儒家学者与佛教也产生了思想互动与碰撞。在佛教方面,“佛学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就一直希望能调和与中国主体文化儒学的矛盾,故而竭力吸收儒家的思想”[28]。就儒家而言,儒家学者一方面批评佛教的境界哲学,认为佛教讲空,道家言无,都无益于安定人心、建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他们也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积极涵摄、吸收佛教思想的精华,并积极投身儒学复兴运动。(www.xing528.com)

加之,在科举制确立之后,很多人把儒学当作获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只关心科举功名,无心追求成圣成贤。结果,追求成仙得道的道教和企图成佛的佛教提出了颇具吸引力的境界追求,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儒家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境界哲学的探讨。但是,在唐代,“儒者对‘无’的境界的向往多出于满足自己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安心立命的心灵需要”[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