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皇后挑选:从全国千名淑女到50人

明代皇后挑选:从全国千名淑女到50人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皇后挑选,是在全国海选。明熹宗天启帝的皇后张氏,名嫣,祥符人。时间是万历三十五年十月初六日,这个女婴就是后来的张嫣皇后。张嫣随参选的淑女约5000人,到了北京,经历初选、复选、终选等复杂过程。最后是,在宫中考察其性情、诗书、修养等,入选者仅50人。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克敬,总理皇帝选后之事。

明代皇后挑选:从全国千名淑女到50人

明朝皇后挑选,是在全国海选。

明熹宗天启帝的皇后张氏,名嫣,祥符(今在河南省开封市)人。她的父亲张国纪为生员。张皇后出生,有一个传说:张国纪家很穷,早上起来出去,见道旁有一个丢弃的女婴,躺在霜雪中,没有死,也不哭,很奇怪。这时有一位和尚路过,跟张国纪说:“此女当大贵,可收养之。”张国纪便抱起这个弃婴回家抚养。时间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十月初六日,这个女婴就是后来的张嫣皇后。

张嫣小时候纯洁娴静,笑不露齿。七岁时,或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或习做女红,阅览书史。十三四岁,窈窕端丽,绝世无双。

天启元年(1621)三月,天启帝诏选天下十三到十六岁的淑女。张嫣随参选的淑女约5000人,到了北京,经历初选、复选、终选等复杂过程。

天启帝循照祖制,命礼部,选淑女,择为后,充正宫(《明熹宗实录》卷六)。首先,分遣太监初选,每百人一组,内监观察其高、矮、胖、瘦,落选者千人;其次,太监察视淑女的耳、目、口、鼻、发、肤、腰、领、肩、背、声音等,有一项不合法相者,去之,落选者又2000人;又其次,由太监拿量器,测量女子的手足,量完后让她们分别周行数十步,以观其丰度等,淘汰者复千人。再次,遣老宫娥引淑女到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入选者得300人。最后是,在宫中考察其性情、诗书、修养等,入选者仅50人(《明懿安皇后外传》)。从海选得到的5000人,再经过多次筛选,最后选中50人,真可谓百里挑一。

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克敬,总理皇帝选后之事。后宫由住在慈宁宫的刘太妃(万历帝的刘昭妃),掌管太后宝玺。最后由天启帝钦定。(www.xing528.com)

初试:刘克敬主持,查其书法、口算、诗词、音乐歌舞等,测评文化素养,从中选中三人,就是张嫣、王氏和段氏。这三人,“面如观音,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鬓如春云,眼如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齿细洁,上下三十有八,丰颐广颡(sǎng),倩辅宜人;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青云之出远岫,吐音如流水之滴幽泉;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诸病。”(《明懿安皇后外传》)上面的描述有点像小说家言,但可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健美标准。

复试:由宫女引张氏到密室,由刘太妃进行复试。

前文述及刘太妃选出三人,是在什么地方选的呢?《明实录》记作元辉殿。在元辉殿选定的三人,暂居此殿,以待钦定(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七)。

钦定:最后将张嫣引见到天启帝面前,天启帝非常喜欢张嫣。这年张嫣十五岁,长得身体修长、丰满、清爽、秀丽。钦定:张氏为皇后,王氏和段氏为皇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