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研究揭示教育存在

教育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研究揭示教育存在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体例既吸收了通论性质的教育哲学,又吸收了问题性质的教育哲学,在哲学视野上具有全面性和概括性。走向教育科学的教育哲学有三重含义:教育哲学为教育科学安身立命;教育科学是教育哲学的完成状态;教育哲学通过教育科学对教育实践发挥作用。

教育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研究揭示教育存在

在本书即将搁笔之际,案头又摆着由冯建军博士等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刚出版的 《教育哲学》。这本 《教育哲学》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学创新规划教材之一,具有自己体例上的特点。它一共有8章,第一章是教育哲学概论,阐述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哲学的含义与发展、教育哲学对教师的意义;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探讨人性论知识论、价值论、道德哲学社会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揭示哲学及其观点视域下的教育图景。第七章介绍当代西方教育思潮,有存在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第八章介绍了当代中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有素质教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生命教育理念。其体例既吸收了通论性质的教育哲学,又吸收了问题性质的教育哲学,在哲学视野上具有全面性和概括性。然而,正如封底内容简介所说的 “教育哲学是以哲学之眼透视教育,以哲学的方法为教育命题进行价值辩护的学科”[1]那样,此教育哲学给予人们的仍然是 “哲学眼里的教育图景”,而不是教育本身的哲学。在其内容上仍然是某些具体哲学观点的演绎,这些演绎对于教育实践而言仅仅提供建议和启示,并不能成为必然性和普遍性知识;对于教育科学而言,这些演绎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因为这样的教育哲学根本不打算也不可能为教育科学的安身立命做出先行性探讨。

掩卷沉思,脑中又浮现出一个长久的话题:教育哲学往何处去?教育哲学是继续沿着现在的流派教育哲学路径前行,跟在流派哲学的后面亦步亦趋呢,还是从哲学的根基上做起,在人的存在中开辟出教育存在的地盘,进而为教育科学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指明通向教育存在的认识论路径,构造教育科学知识体系,凭此教育科学知识,对教育实践发挥起指导作用和实际效果。于此,我认为,教育哲学只有按照后者的路子前行才能有所建树。因此,我主张,教育哲学的命运最终要走向教育科学。走向教育科学的教育哲学有三重含义:教育哲学为教育科学安身立命;教育科学是教育哲学的完成状态;教育哲学通过教育科学对教育实践发挥作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