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环境保护对策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环境保护对策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现状水质低于用水水质目标的功能区,要制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方案,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加强监督管理,限期改善水质状况,使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水质状况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力争在20 年时间内,使我国江河湖库以及近海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使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抑制和好转。

水环境保护对策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加强水功能区管理

划定水功能区是进行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控制的基础。在全国范围内以流域为单元,按一、二两级进行水功能区划。一级区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治理区和缓冲区。二级区划主要针对人类活动集中的开发治理区,进一步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等。根据各区的水质目标、现状水质状况、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等,制定分区水资源质量管理和保护的具体对策。

2.制定功能区保护的水质目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结合水功能区划,制定各区分阶段的水质目标。根据水量水质变化规律,分析计算水体纳污能力。对于现状水质低于用水水质目标的功能区,要制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方案,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加强监督管理,限期改善水质状况,使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水质状况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期,重要的大中城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业企业污水全面达标排放。远期,各水功能区水质基本满足用水标准,达到保护目标。

3.实行排污权分配和市场交易与转让

在水功能区划和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要将江河流域各水功能区的环境容量进行使用权的初始分配,研究制定分配原则和指标。在排污权初始分配基础上,研究建立排污权的转让和市场交易制度和技术办法。这方面的工作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4.江河湖库排污口监控及调整

要对水体排污口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结合取水口分布和水质要求,进行排污口和取水口的合理布局。对于布局不合理的排污口要进行适当调整。建立健全排污许可制度。加强排污口动态监测,强化对非法排污和流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防治事故性污染的发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排污监控监督体系和相应的依法管理手段。(www.xing528.com)

5.江河湖库水污染防治

江河湖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要大力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新建供水设施的同时要规划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大型公共建筑都应建立中水系统。在继续巩固“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和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加强入海河流的污染防治和近海排污的控制,保护和改善近海海域的水质。力争在20 年时间内,使我国江河湖库以及近海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6.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减少面源污染

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特别是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严禁向湖滨、河岸、水体倾倒固体废弃物。改变传统滥用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鼓励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积极贯彻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控制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使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抑制和好转。

7.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

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立法基础上,对全国重点流域,制定流域级水资源管理法规,依法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统一保护。加强城乡一体化管理、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用水排水的统一管理工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格局。通过合理调度,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