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开封城:历史地理学十讲

北宋开封城:历史地理学十讲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开封城当时称为东京。其地现在仍称开封市。宋开封城远较唐州为宏大,汴河穿城东南流。汴河而外,宋开封城还有惠民河(蔡河)、五丈河(广济河)和金水河。宋开封城的宫城,如其名称所示,自是皇室的大内。宋开封城已形成开放型城市。北宋以前,无论是汉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皆属于封闭性城市,北宋开封城一变而为开放性城市。宋开封城内有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阔约二百余步。北宋开封城的水道交通自别具特色,超迈前代。

北宋开封城:历史地理学十讲

北宋开封城当时称为东京。东京是对西京洛阳而言的。其地现在仍称开封市。

宋开封城有旧城和新城。旧城在内,亦称内城。新城环绕旧城,亦称外城。旧城周回二十里许,新城广大,周回四十余里。旧城之内,别有宫城。外城12门。南面3门,东面2门,西面3门,北面4门。南面3门,中为南熏门,东为陈州门(顺化门),西为戴楼门(安上门)。东面2门,南为新宋门(朝阳门)。北为新曹门(含辉门)。西面3门,南为新郑门(顺天门),北为万胜门(开远门),再北为国子门(金曜门)。北面4门,由东向西,为陈桥门(永泰门)、新封丘门(景阳门)、新酸枣门(通天门)、卫州门(安肃门)。

宫城位于内城偏北部分,四面各有门。南为宣德门。宣德门南对朱雀门,更南对南熏门。

宋开封城本为唐时的汴州。汴州濒汴河。汴河就是隋炀帝所开凿的通济渠,颇具舟楫之利,为国内重要的航运渠道。宋开封城远较唐州为宏大,汴河穿城东南流。汴河而外,宋开封城还有惠民河(蔡河)、五丈河(广济河)和金水河。这些河流经过城墙时,皆设水门。水门像窗门一样,用铁包裹,夜晚之时,如闸垂下水面,隔绝内外。岸旁另设门道,供人行走。汴河流入城内的水门,在新郑门南,称为西水门;由城东南的东水门流出城外。惠民河流入外城的水门在戴楼门东,流出城外的水门在陈州门东,皆称蔡河水门。五丈河由卫州门西流入城内,其地水门据说称善利水门。由新曹门的东北水门流出[28]。至于金水河流入外城的水门则在国子门北,金水河只是供大内池浦用水,未至流出城外。

宋开封城的宫城,如其名称所示,自是皇室的大内。大内亦有内诸司,如学士院、四方馆之类。至如尚书省等府寺则皆设在宣德门外,最远至于州桥。州桥为架于汴河上的架梁。由宣德门外至于州桥的御街两侧,散布着一些府寺。府寺之间也杂有民居市肆,与隋唐长安城、洛阳城迥然不同。(www.xing528.com)

宋开封城亦如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亦设有坊。坊名和所置的坊的数目,时有变更。宋太宗至道八年(公元995年)曾经厘定过坊名,据《宋会要·方域》所载,共有121坊。分属开封、浚仪(后改祥符)二县。两县所辖,旧城以宣德门前御街为界,开封县辖御街之东,浚仪辖御街之西。大内东西与御街同。新城东部南部属开封县,西部北部属浚仪县。宋时坊上尚设有厢。厢为军事组织,为五代时所新创,宋时因承其旧规。厢分左右,诸左厢辖隶属开封县各坊,诸右厢辖隶属浚仪县各坊。唐时坊有坊门坊墙。坊内人家不能随便于坊墙开门。宋时这规范已不复遵用,坊只是行政组织区域,所辖只是若干街道而已。

宋开封城已形成开放型城市。城内市肆随处设置,无固定的地区。有的市肆就设在宫城附近。宫城南面正中的宣德门外,宫城东面的东华门外,均甚繁华,其他如朱雀门内宣德门南的州桥以及迄至现在遗迹犹在的相国寺,其市肆皆有名于一时。甚至有些街道、官署、坊巷人家也与市肆杂然并处,没有显著的区分。北宋以前,无论是汉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皆属于封闭性城市,北宋开封城一变而为开放性城市。这些城内市肆的设置及其所处的地位,就可略见一斑。

宋开封城内有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阔约二百余步。路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走。杈子里还有两道御沟水,显得别有景色。这条御街南行,过州桥,出朱雀门,一直通到南熏门。和南熏门相同的,还有新郑门、新宋门和封丘门。这几座门皆直门两重,因为留有御路。新宋门和新郑门东西相望,皆通到州桥,御路御街相会于州桥,彼此连贯起来。封丘门的御道只是经过大内之东,是否折而西行,进入宫城东华门,抑或继续南行,至新宋门之内,再折而西行,与宣德门南御街会合于州桥,皆未可知。御街御路所不及的街道,交通亦有可称道的。新宋门和新郑门之间皆有御路,自然可以互相联系,就是新曹门和万胜门之间的街道以经过宫城宣德门前,也应是畅通无阻的。至于南面的陈州门、戴楼门和北面的陈桥门、卫州门,也皆各自互相对称,其间的道路同样可以彼此贯通。

北宋开封城的水道交通自别具特色,超迈前代。流到城内的四条河水中,只有金水河是为了供应大内后苑池浦的用水,汴河、广济河、五丈河皆有船只往来,运输货物。特别是汴河更为重要。汴河就是隋炀帝所开凿的通济渠,有唐一代成为交通干线,北宋建国后并未减色,往来运输且益为繁剧。今传世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足以见当时的规模。《清明上河图》中显示汴河上一大桥,桥旁市肆商业最为繁盛。说者谓此桥就是虹桥。虹桥在外城东南的东水门外七里,据说:“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所说和《清明上河图》所绘的相仿佛。汴河在城内流经州桥和相国寺前,州桥和相国寺的市肆皆繁多昌盛,冠于城内其他各处,其间缘由是可以具悉的[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