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脏腑经络与整体观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地位

脏腑经络与整体观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地位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经》的整体观又体现在其脏腑经络学说上。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干者为经,支者为络。这些就是脏腑经络学说最基本的内容。下面就从脏腑、表里、经络这三个方面来具体了解《内经》脏腑经络学说中整体观的状况。(一)脏腑学说中的系统思想与联系思想《内经》脏腑理论中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系统思想,其二是联系思想。在《内经》看来,不仅脏器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脏器与体表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脏腑经络与整体观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地位

《内经》的整体观又体现在其脏腑经络学说上。这里的脏腑即指人体内部脏器,包括五脏六腑。值得注意的是,《内经》也讲脏象,所谓脏象就是指脏腑状况及其在体表的征象,象与脏二者又合称表里。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干者为经,支者为络。这些就是脏腑经络学说最基本的内容。而这一学说同样包含了整体观。在《内经》看来,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或系统,它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这里,整体观一目了然。下面就从脏腑、表里、经络这三个方面来具体了解《内经》脏腑经络学说中整体观的状况。

(一) 脏腑学说中的系统思想与联系思想

《内经》脏腑理论中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系统思想,其二是联系思想。

首先,《内经》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视作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每一个单独的脏器都只是这个完整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它要发生作用就必须与其他脏器配合或协调进行。对此,《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兹全文抄录于下: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按照《素问·灵兰秘典论》上述理论,人体如同政府机构,各个部门虽然独立却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它们只有通过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各自的职能。如此,《内经》就将人体的各个器官纳入整体或系统的认识中来。这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思想,其核心就在于要求系统或完整地认识问题。(www.xing528.com)

其次,与系统思想相关,《内经》又必然从联系的视角出发来看待脏腑器官之间的关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脏与脏之间、腑与腑之间、脏与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其主肾也”;肺,“其主心也”;肝,“其主肺也”;脾,“其主肝也”;肾,“其主脾也”。(《素问·五脏生成》)又如脏与腑的关系:“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灵枢·本输》)其二,脏器本身所具有的联系又导致疾病的相互影响。如:“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素问·气厥论》)这是脏与脏之间疾病的相互影响。“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素问·咳论》)这是脏与腑之间疾病的相互影响。这是典型的联系思想,其核心在于联系而非孤立地看待问题。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对于脏腑关系的认识明显受到对于五行关系认识的影响。

(二) 表里、经络学说中的联系思想

《内经》表里与经络学说中的整体观也主要体现为联系的思想。

在《内经》看来,不仅脏器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脏器与体表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内经》认为,由于人体的外部表征与人体的内部组织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就可以通过外部表征知道体内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变化。具体来说,这种联系包括:第一,肤表外候,如“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五脏生成》)第二,开窍,如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以上是表里学说的两个重要内容。第三,腧穴。这是表里学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又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因为经络将人体脏腑、表里连通为一个整体,并形成诸多腧穴。按《内经》的说法就是:“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内经》认为:脏腑变化正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及腧穴上来,而通过对腧穴的干预如针灸也可以调整控制脏腑的状况。具体地,《内经》归纳出了人体的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并分别指示出它们在人体中的分布、走向以及气血状况、流注次序等。总之,正是由于有了外候、开窍与脏器之间的联系,便可以了解疾病;也正是由于有了腧穴与脏器之间的联系,又可以治疗疾病。而这些也就是中国医学独特的表里学说与经络学说。也是基于这样的学说,中国医学遂形成了望、闻、问、切和针灸等一整套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手段。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医学独特的问诊与治疗方式是由其中联系的思想所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