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国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教程

古代中国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教程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旅”和“游”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旅”字义项甚多。《说文解字》称“旅,军之五百人为旅”。《周礼》规定“五旅为师”。“旅”指客人,是说旅客有所占问则吉。孔子在这里用的“旅”就是在泰山祭祀天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旅”这个字指的是寄身他乡的意思。从上述诸义项可以看出“旅”是一个通指,已经具有当代的“旅游”一词中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意涵。

古代中国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教程

中国古代的“旅”和“游”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旅”字义项甚多。《说文解字》称“旅,军之五百人为旅”。《周礼》规定“五旅为师”。由于“旅”为军队,军队的宗旨是服务于战争,而战争是在运动中完成,是动态的、流动的,所谓“君行师从,卿行旅从”,因而又借用为“行”。《尔雅》称“征迈曰行也,是为‘旅行’”。《礼记·曾子问》:“曰:‘三年之丧,吊乎?’孔子曰:‘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这里的“旅行”是说三年服丧之人不与众人一同行走。《易·旅第五十六》称:“旅,小亨。旅贞吉。”“旅”指客人,是说旅客有所占问则吉。正因为周代有旅客,所以设置了相应的设施,称之为“庐”“宿”。有旅舍就有了“旅人”。《国语·晋语》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注曰:“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违命。”

就“旅”与今日旅游内涵有关联的解释而言,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是指商务往来。《周礼·考工记》:“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

二是指商人。《礼记·月令》:“来商旅。”注:“商旅,贾客也。”《吕氏春秋·仲秋》:“来商旅。”注:“旅者,行商也。”(www.xing528.com)

三是指客馆。《说文通训定声》:“旅,假借为庐。”

四是指帝王的祭祀天地活动。《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注:“大旅上帝,祭于圆丘,故有故而祭,亦曰旅。”《论语·八佾》记载:“季氏旅于泰山。”孔子在这里用的“旅”就是在泰山祭祀天地的意思。按照《周礼》的规定,诸侯只能在自己封地内的山川行祭祀之礼,泰山是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祭祀的地方,季氏无视等级规定,孔子因此十分恼火,说季氏不知天高地厚。

五是指旅客,即旅游者。《管子·小匡》:“卫人出旅于曹。”注:“旅,客也。”《易·旅·疏》:“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与为旅。”这句话的意思是,“旅”这个字指的是寄身他乡的意思。唐代孔颖达在《周易·疏》中对“旅”字的解释为:“旅者,失其本居而寄他方。”凡离开自己的居所而出外做客的,都可以以“旅”字概括。从上述诸义项可以看出“旅”是一个通指,已经具有当代的“旅游”一词中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意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