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大后方音乐研究:重庆战时音乐期刊

抗战大后方音乐研究:重庆战时音乐期刊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1937年,中国音乐期刊一共出了37种。[3]本章阐述的“抗战大后方的音乐期刊”,主要是指抗战全面爆发后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刊发的音乐期刊。[4]抗战全面爆发后大后方各行业迅速发展,加上汇聚了大量专业音乐人才,为大后方音乐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个时期,音乐期刊在大后方密集创刊,达到我国有音乐期刊历史以来的一个高峰。[4]周勇:《关于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重庆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抗战大后方音乐研究:重庆战时音乐期刊

期刊,一般是指有统一的名称,按照卷、期或时间顺序,连续刊载的出版物。从其内容及其传播来看,期刊是介于报纸和图书之间的一种媒介,虽然它缺乏报纸的迅捷及图书的系统性等特点,但它兼具时效性,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对传播内容可以做较为全面的阐述。所以,期刊一经诞生就迅速占领读者市场,成为读者深度阅读的一种形式,成为报纸和图书的有效补充,成为众多出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期刊特指以刊登音乐内容为主,按照卷、期或时间顺序,连续刊载的出版物。一般音乐期刊的内容主要包括:音乐知识介绍、音乐理论、音乐评论、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生活等。西方音乐期刊萌发于17世纪90年代。1722年,约翰•马特松(1681—1764,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创办的《音乐批评》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的音乐期刊。[1]我国音乐期刊创办起步较晚,一般认为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本音乐期刊,是1906年李叔同创办的《音乐小杂志》。到1937年,中国音乐期刊一共出了37种。主要有《灿花集》(1908)、《音乐杂志》[2](1920)、《中华口琴界》(1931)、《音乐教育》(1933)等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配合音乐救亡运动的开展,音乐期刊呈爆发式发展,从1937年到1949年,这期间一共创办了106种音乐期刊,在抗战音乐传播、推动抗战音乐运动、反对内战等方面发挥了作用。[3]

本章阐述的“抗战大后方的音乐期刊”,主要是指抗战全面爆发后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刊发的音乐期刊。从空间角度来看,抗战大后方主要包括核心地区、拓展地区和外围地区三个层次。核心地区是指四川、重庆;拓展地区主要包括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和西康,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外围地区包括了上述地区以外的国民政府控制的地区。[4]抗战全面爆发后大后方各行业迅速发展,加上汇聚了大量专业音乐人才,为大后方音乐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个时期,音乐期刊在大后方密集创刊,达到我国有音乐期刊历史以来的一个高峰。这些期刊为抗战歌曲的传播、培养抗战音乐人才以及“新音乐”理论争鸣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

[1]刘春晓:《音乐期刊的基本界定与分类方法》,《音乐天地》2014年第5期。(www.xing528.com)

[2]《音乐杂志》有两种,一本是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20年创办,另一本是刘天华“国乐改进社”1928年创办。

[3]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5月。

[4]周勇:《关于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