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音乐期刊研究:抗战时期产出、存世和停刊情况

重庆音乐期刊研究:抗战时期产出、存世和停刊情况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编者说原出11期、复刊1期后停刊。又据谭林说,曾以《歌唱方法》及《音乐春秋》书名出刊,仅版权页印有《新音乐》7卷4期、7卷5期。存见1、2卷各1至12期,3卷1至6期。1947年3月改名《礼乐半月刊》,期数另起,后又停刊。存见1卷1、2、4至9期,新1卷1期。存见1卷1、2期。一度在桂林出刊。出第1期后因故未能发行即停刊。1944年9月创刊,该刊第1、2期标音乐半月刊,歌与诗社编。

重庆音乐期刊研究:抗战时期产出、存世和停刊情况

1.《战歌周刊•战歌》(月刊)(1937年10月,上海汉口、重庆)

(重庆)中华全国音乐界抗敌协会战歌社编。1937年10月在上海创刊。初名《战歌周刊》,由中国作曲者协会编,后曾停刊。1938年1月在汉口复刊,改名《战歌》,据编者刘雪庵说,出至2卷6期后又停刊。该刊重庆再版合订本与初版本内容稍有不同。存见1卷1至12期,2卷1至6期。

图4-1 《战歌周刊•战歌》新二卷1期封面

2.《救亡歌声》(月刊)(1938年8月,四川)

四川救亡音乐教育促进会主编发行。1938年8月创刊。存见创刊号。

3.《每月新歌选》(不定期)(1939年6月,桂林)

林路、龙发济主编,(汉口)新音乐社出版。1939年6月在桂林创刊,曾停刊。1946年在汉口复刊、卷期另起。据编者说原出11期、复刊1期后停刊。存见总1至11期新1卷1号。

4.《新音乐》(月刊)(1940年1月,重庆)

“新音乐社”编,作家书屋出版。1940年1月在重庆创刊。先后由李凌、林路、赵沨、盛家伦主编。曾迁桂林、上海、北京等地,先后由读书出版社、立体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刊名有时加月刊、丛刊。据李凌说,该刊曾几次被迫不能正常出刊。又据谭林说,曾以《歌唱方法》及《音乐春秋》书名出刊,仅版权页印有《新音乐》7卷4期、7卷5期。存见第1、3、4、6、8、9卷各1至6期,第2、5卷各1至4期,第7卷1至5期。

5.《乐风》(双月刊)(1940年1月,重庆)

(重庆)乐风社编,大东书局发行。1940年1月创刊出1卷1期,因刊有《鲁艺音乐系近况》一文即被迫停刊。1941年1月复刊,称为新1卷,出1至12期。存见第1卷第1期,新1卷1至12期,新2卷第4期,新3卷1至2期,总号16至18号。

6.《音乐与美术》(月刊)(1940年1月,广西)

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音乐与美术月刊社编发行。1940年1月创刊。存见1、2卷各1至12期,3卷1至6期。

7.《歌咏岗位》(月刊)(1940年5月,云南)

云南省歌咏协会编委会编。郭可诹、李仁荪等主编。1940年5月创刊。存见1至3期。

8.《音乐阵线》(旬刊)(1940年7月,桂林)

桂林音乐阵线编辑部编。1940年7月创刊。4开报纸4版。存见创刊号。

9.《礼乐》(月刊)(1940年10月,重庆)

国立礼乐馆编。1940年10月创刊。本刊又名《礼乐杂志》,曾停刊。1947年3月改名《礼乐半月刊》,期数另起,后又停刊。1948年4月又以《礼乐》的刊名重新出刊。存见创刊号及新1至3期。

10.《歌曲创作月刊》(1941年1月,重庆)

邱望湘、姚以让编。(重庆)革命乐社编印。1941年1月创刊。1942年11月改为乐艺社印行,卷期另起。存见1卷1、2、4至9期,新1卷1期。

11.《新音乐》(副刊)(1941年1月,重庆)

李绿永、赵沨主编。重庆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1941年1月创刊。据刊者说本刊出两期后停刊。存见1卷1、2期。

12.《儿童音乐》(不定期)(1941年4月,香港、桂林)

宋文焕(宋军)、苏世克主编。香港儿童音乐社出版。1941年4月创刊。由林白宁、洛辛、夏白、武夫、刘天浪、邹伯宗轮编。一度在桂林出刊。出6期后停刊。1947年3月在香港复刊,期数另起,改现编者。据宋文焕说,复刊后出7期停刊。存见第2至5期,复1至7期。

13.《乐风》(副本)(季刊)(1941年4月,重庆)

(重庆)乐风月刊社编。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41年4月创刊。存见1卷1至3期,2卷第1期。本刊用线谱刊登有伴奏的歌曲和乐曲。

14.《新歌曲》(月刊)(1941年7月,贵阳

许庆民编。(贵阳)新歌曲社印。1941年7月创刊。存见1卷1、3、4期。

15.《音乐知识》(月刊)(1942年2月,桂林)

音乐知识社编。桂林立体出版社出版。1942年1月创刊。出第1期后因故未能发行即停刊。1943年1月重新出刊,卷期另起。存见第1卷第1号,新1卷1至6期,2卷1至3期。

16.《青年音乐》(月刊)(1942年3月,重庆)

(重庆)三民主义青年团《青年音乐》月刊社编。1942年3月创刊,12月停刊。存见第1卷1至6期,第2卷1至4期。

17.《音乐月刊》(1942年3月,重庆)(www.xing528.com)

《音乐月刊》社编。主编缪天瑞、刘雪庵、陈田鹤。(重庆)中国音乐研究会出版。1942年3月创刊。据编者说本刊出至2卷1期停刊。存见1卷1至6期,2卷1期。

18.《歌岗副刊》(1942年,具体时间不详)

徐守廉、李仁荪选编。云南全省歌咏协会发行。约1942年创刊。存见第4期。本刊系单张歌片。

图4-2 《音乐月刊》第1卷第1期封面

19.《歌剧通讯》(1943年10月,成都)

(成都)中国歌剧艺术学会主编。1943年10月创刊。存见第1期。

20.《音乐导报》(1943年10月,重庆)

中华交响乐团音乐导报社编(第四期编辑李绿永、黎国荃、伍伯就)。文汇书店重庆办事处出版。1943年10月创刊。第1期为4开报纸1张4版,后改书本式。存见1至4期。

21.《音乐与戏剧》(1943年11月,四川内江)

(内江)教育部川康社教队二支队音乐与戏剧社编。1943年11月创刊。存见创刊号。

22.《音乐导报》(副刊)(1943年,重庆)

李绿永、黎国荃、伍伯就编。文汇书店重庆办事处出版。1943年创刊。本刊原由中华交响乐团音乐导报社编,自2卷1期起改现编者。本刊原为4开报纸4版出6期,自2卷1期改为书本式。据李绿永说,出2卷1期后停刊。存见第6期及第2卷第1期。

图4-3 《音乐导报》第3期封面

23.《音乐艺术》(不定期)(1944年8月,重庆)

李凌、赵沨编。(上海)雅典艺术社出版。1944年8月创刊于重庆。作为《时事新报》副刊出3期,第4期改为书本式,期数续前。曾先后由中华音乐教育社、重庆艺术出版社出版,第3卷迁上海出版。存见第1、2卷各1至6期,3卷1期。

图4-4 《音乐艺术》第4期歌曲专号封面

24.《歌与诗》(1944年9月,西安)

(西安)石林、孙尊武编。1944年9月创刊,该刊第1、2期标音乐半月刊,歌与诗社编。第3期起改月刊及现编者。存见1至8期。

25.《音艺通讯》(月刊)(1945年3月,重庆)

(重庆)音乐艺术社编。1945年3月创刊。油印。本刊系该社内部交流经验及情况的刊物。第1、2期系铅印本。存见第1、2、5、7、13期。

26.《诗与音乐》(1945年4月,成都)

陆弦编。(成都)诗与音乐社出版。1945年4月创刊。存见创刊号。

27.《音乐艺术丛刊副辑》(1945年5月,重庆)

李凌、赵沨编。(重庆)新知书店发行。1945年5月创刊,第4期刊名写《音艺副辑》。存见1至4辑。

28.《歌剧艺术》(1945年7月,成都)

王余主编。成都歌剧艺术社出版。1945年7月创刊。出1期停刊。

从1937年10月到1945年7月,在抗战大后方有28种音乐期刊创刊,这在中国音乐期刊发展前期是绝无仅有的,音乐期刊得到空前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8种期刊中,不少期刊的主编存在重叠现象。例如,《新音乐》(1940年1月,重庆)、《音乐艺术》(不定期)(1944年8月,重庆)、《音乐艺术丛刊副辑》(1945年5月,重庆)等刊物的主编都有李凌和赵沨。这种现象和国民党政府的图书审查制度有直接关系,不少进步期刊被国民党勒令停刊。为了争取民主,避开审查,这些期刊被迫停刊后,主创人员把原期刊更换名目刊发,或者利用条件创办新的期刊。

另外,上述音乐期刊创刊的统计时间节点是抗战胜利前夕。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复员南京,大后方还遗留部分音乐人和未迁走的设备,这些音乐人继续留在“大后方”工作和生活,直到1949年,在重庆等西南西北地区还创办了《音乐报》(半月刊)(1946.04)、《乐坛》(月刊)(1946.07)、《音乐教育》(1946.09)、《新音乐丛刊》(渝版)(1947.01)等音乐期刊。

抗战时期大后方刊发了28种音乐期刊,这些期刊极大地推动了大后方音乐活动的开展。由于处于战争期间,这些期刊的制作良莠不齐,除少部分期刊纸张良好、制作精良,期刊内容比较丰富外,不少期刊囿于财力和制作条件,使用的纸张粗糙、内容含量较少,甚至有些刊物创刊即停刊,昙花一现,随即湮灭在历史长河当中。战争的残酷、财力的支撑,音乐家们办刊意志,民众对音乐期刊的需求和市场的欢迎程度等,都是考量音乐期刊是否续办的重要尺度。

[1]辑录自李文如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