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卫生学:学校健康教育原则

学校卫生学:学校健康教育原则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南方血吸虫病高发的省份,学校健康教育中应有预防血吸虫病的教育内容;而在碘缺乏地区,如何食用碘盐以预防碘缺乏症就应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内容。农村学校应多进行饮食卫生、预防蛔虫病等卫生教育。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最迫切的健康需求,制订某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行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养成健康行为的有利措施。

学校卫生学:学校健康教育原则

(一)健康教育内容应与社会发展、学校整体要求相适应

以1992年国家教委等部委印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为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学校健康指南,其内容的设置是在结合当时我国的社会要求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而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及认识在不断发展,因此,为学生提供的健康教育内容也应与社会发展、学校整体要求相适应。2008年教育部重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正是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健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要有针对性

向儿童青少年传授健康教育知识,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年龄、季节、地区、生活条件,健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小学健康教育的重点是生长发育知识、良好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意外伤害预防知识、膳食与营养知识等。初、高中青少年大多已进入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青春期生长发育知识、性知识、人际沟通和交往的知识和技能、心理健康知识、环境保护知识、意外伤害预防及急救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技能等。

夏季可以宣传午睡的好处,游泳的安全卫生及预防痢疾的知识等;冬天则宣传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防冻、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知识。

在我国南方血吸虫病高发的省份,学校健康教育中应有预防血吸虫病的教育内容;而在碘缺乏地区,如何食用碘盐以预防碘缺乏症就应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内容。

城市学校要加强预防近视和脊柱弯曲异常的卫生教育。农村学校应多进行饮食卫生、预防蛔虫病等卫生教育。

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艾滋病、吸毒、交通伤害、环境污染、突发性灾难等,我们的教育也应相应增加这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清醒地看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学校发展自身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www.xing528.com)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最迫切的健康需求,制订某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如某一时期有某种传染病爆发流行;通过学生体检,发现存在某种潜在的健康隐患;等等。

(三)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其内容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做到符合客观规律,准确无误。如学习“预防食物性中毒”一课,老师课前要查找大量资料,弄清常见的食物中毒的种类及原因,特别是平日食物中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的原因。在讲防治蛔虫病时,必须讲清楚蛔虫病传播的规律,以及它对人体的危害和影响,知道应该如何防治,并用科学的道理破除错误的思想和习惯,做到准确、科学,不能含糊其辞、似是而非。

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实践性,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实践操作。如预防溺水的教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练习等。进行营养教育时,不能仅介绍各种营养素的作用,还应引导他们学会科学安排膳食,做到平衡膳食。

(四)健康教育的形式要注意趣味性和多样化

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充分运用图画、模型、多媒体、故事、游戏等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行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养成健康行为的有利措施。通过不定期对学生开展健康保健宣传活动,举行卫生救护演习,举办健康保健知识图片展、健康保健知识竞赛、环境污染实地考察和环保知识征文比赛,溺水、地震火灾自救模拟演习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深刻的健康保健与安全自救教育。同时,还需要校外、社区、家庭的支持,利用家长学校、社区课堂等培训阵地,有计划地开设“青少年健康教育”课程。还要与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技、新闻等部门联动,通过邀请校外医疗机构开展知识讲座,召开家长会等,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转变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的目的,形成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大健康教育”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