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庙施田记:波罗外纪,南海神庙的历史,碑文记载

南海庙施田记:波罗外纪,南海神庙的历史,碑文记载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海神之有祠旧矣,昉于梁陈[4],显于隋唐,迄今千三百余年,而尸祝俎豆逾盛,其地在番禺东八十里。屈大均称“予从兄士煌有碑志其事”,知此文当刻于碑,立于南海神庙内。[8]羽士:参卷六“成化壬辰重修南海神祠记”注[28]。

南海庙施田记:波罗外纪,南海神庙的历史,碑文记载

(国朝)屈士煌[2]

自古帝王代兴,必望秩于四隩六宗[3],以敦怀柔河岳之意。南海神之有祠旧矣,昉于梁陈[4],显于隋唐,迄今千三百余年,而尸祝俎豆逾盛,其地在番禺东八十里。自吾先世翰林诚斋公卜居沙亭[5],在神祠之南,一水盈盈相望。神祠临大江,俯瞰冥渤,波涛万里,直溯旸谷。吾乡出门即望见庙貌,楼阁赫然,若在蜃气中。每夜,闻神祠鼓钟与鼍鸣相答。

先是明宣德[6]中,吾十世祖名原裔、号萝璧,十一世名鉴、号秋泉,十二世名怀义、号南窗,同谒神,归而相告语曰:“神之赫濯甚矣,祀典隆巨,固无以加,然有祠千余年,而竟乏一石之租、三亩之税。朝廷禋祀而外,岁中四时荐享,牲腯萧脂之费何出?奉祀事、司洒扫、代嘏祝[7]者,衣食奚资?即四方宾旅游观者,饔飱酒茗胡给?”于是各蠲田,若波罗、海心沙、东马廊、西马廊、北山田共五顷六十余亩,以供祀事。以庙之羽士[8]司其籍,列田形税亩、册籍条约,勒石于左庑下。盖宣德四年己酉、二月庚子也。

自是以迄于今,潮淤愈增,则壤益广。若有阴相之者。然闻异时司籍婪劣,每依为奸利,而俗之无行者,复染指焉。至于强有力者,竟欲负之而走。然而皆获阴谴。吁,可畏哉!吾族自三祖施田以来,神日降庥,于弟多能沐诗书之泽,翱翔显于世。自鼎革后,兵燹频仍,旧碑苔藓,其田亦多芜没不治。于是族之绅耆[9]文学[10],请于当事,俾浮屠、黄冠[11]交司其租税之出入,虽吾子姓,毋得越俎焉,示公也。呜呼!巢许[12]让天下,而市道细人至于较铢锱,今有人割不訾之膏壤,以荐馨于神,乃有耽耽逐逐,窃神脂以自润,宁不愧于心欤!兹者田以渐治,祀以益修,僧、道交司之说,久而不变可也。

其田广长短狭,详见《庙志》。旧税载鹿步三图四甲陆光仑户[13],后改僧户,复改南海神田户。然其田尚增息未已,百年后,当提封数倍云。虽然祖宗之基业,保持之责在贤子孙,而神则犹众人之父母也,然则斯田兴替,凡在庙中者,皆与责焉,岂吾屈氏私言哉!

校注

[1]南海庙施田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神语·南海神》:“庙向无祭田,宣德间,吾从祖罗壁、秋泉、南窗三公始施田六顷六十八亩,在波罗海心沙、东马廊、西马廊、深井、金鼎、石鱼塘。田乃潮田,岁一熟,淤泥所积,子母相生,今又增数顷矣。庙中道士一房,僧二房收其租谷。岁仲春十二、十三日,有事于庙,罗壁子孙主道士,秋泉、南窗子孙主于僧。予从兄士煌有碑志其事。”屈大均称“予从兄士煌有碑志其事”,知此文当刻于碑,立于南海神庙内。现已不存。

[2]屈士煌:参卷一“祭田”注[6]。

[3]四隩六宗:四隩,指四方的边远地区。《书·禹贡》:“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六宗,指古代所尊祀的六神。《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六宗为何神,汉以来诸说不一,其中汉贾逵谓为日、月、星三天宗和河、海、岱三地宗。

[4]昉于梁陈:所称南海神庙始于南朝梁陈时,尚不知其依据。目前多言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隋书·礼仪志》:“开皇十四年(五九四年)闰十月,诏……东海,于会稽县界;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www.xing528.com)

[5]沙亭:参卷一“祭田”注[3]。

[6]德:原作“庙”,今据文意改。

[7]嘏祝:祭祀

[8]羽士:参卷六“成化壬辰重修南海神祠记”注[28]。

[9]绅耆: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声望的人。

[10]文学:儒生。泛指有学问的人。

[11]浮屠、黄冠:代指和尚与道士。

[12]巢许:巢父和许由,亦称“巢由”。他们都是上古传说时代的隐逸之士。后来巢许成为隐士的代称,或用以称颂高洁的志向。晋皇甫谧《高士传》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也,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声,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13]三图四甲陆光仑户:图、甲、户为清时户籍制度图甲制。政府以此控制百姓,维护治安,征粮纳税同治《南海县志·经政略》:“以图统甲,每图分为十甲……以甲统户,户多少不等。有总户,有子户,子户多少更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