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课程展望与成果

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课程展望与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类通识课程强调一定的广度,注重跨学科的视野,因此需要有来自不同专业教师的共同探讨。我还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平台让不同院系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对课程的建设会有帮助。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门课能够以崭新的面貌与学生相见。

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课程展望与成果

在认识到通识教育科学课程的价值而自己作为通识教育教师的不足之处后,我们先暂停了这门课程,准备花更多的时间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和提升自我。教学是个良心活,尤其是通识教育,这个讲台需要教师心存敬畏,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热情,才能够初心不改,践行通识教育真正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授课理念与方式,也要不断充实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沉淀不同的东西,才能分享给学生,才能帮学生打开视野,带着化学的逻辑,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释或者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主要有以下的体会: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应建立教学团队。科学类通识课程强调一定的广度,注重跨学科的视野,因此需要有来自不同专业教师的共同探讨。教学团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通过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共同研讨,能够呈现给学生有逻辑的、成体系的课程,不是仅仅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理解化学这门学科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重大变化的,人类需求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才是这门课的价值所在。

第二,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我们非常希望这门课能成为一门精品课程,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交流,相互启发,共享资源,彼此得到更好的成长。我还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平台让不同院系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对课程的建设会有帮助。我一直想和经济学院一位做货币研究的老师合作,当时在讲中国货币发展的时候,会讲到材料会影响货币发展,化学的发展对货币体系以及人类行为会产生影响,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门课能够以崭新的面貌与学生相见。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General Course“Chemistry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Sun Xingwen(www.xing528.com)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general course“Chemistry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and reflects on how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courses of chemistry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cept of general education;that is,how to help students open their horizons,enrich the dimensions of thinking through a chemical perspective,form a scientific view of material,and guide students to discover problems,analyze problems,and finally explain problems or find ways to solve problems by means of chemistry.

Key words:general education;chemistry;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student-oriented

【注释】

[1]孙兴文,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