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塑课程:寓教于渔,通识教育评论

重塑课程:寓教于渔,通识教育评论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其中的逻辑讲清楚,并继续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比如:中国古代为什么要设置盐官?很多传统的技艺,比如中国的中医药、丹术、陶瓷、建筑,背后的化学逻辑是什么?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崇尚鼎文化的?如果把这个讲明白,不仅仅要从中国的历史入手,还要有跨学科的视野,看一看在同一时期国外做了什么事情,他们的化学技术是怎么朝前推进的,为什么现代化学诞生于西方而非东方……

重塑课程:寓教于渔,通识教育评论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厘清了这门课的授课逻辑:和学生分享这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让学生真正从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单纯地讲述化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门课程的授课重点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这里,我想分享我们在课堂中尝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案例。

好奇心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它让我们开始思考缺乏创造性人才的原因,并作出一定的改变。我们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的人才,尝试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课堂中的“填鸭式”教学,重点在于知识、技术的传授,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可能觉得枯燥乏味。由于缺乏思想的碰撞,课堂毫无生气,学生难以体会到探究知识的快乐。我们希望在通识教育的课堂上,在保持严密推理的前提下,尝试进行归纳式、启发式、渗透式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最终能够阐释问题或者寻找用化学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针对“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这一问题,课本会告诉我们这和叶绿素有关;而启发式思维不仅告诉我们这和叶绿素有关,还会让我们不断追问:树叶为什么秋天会变黄?为什么有的树的叶子不是绿色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些动物的血液是蓝色的?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不断地追问,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探索世界的本质。

我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为什么中国人青花瓷是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青瓷和白瓷被称为“母亲瓷”?把其中的逻辑讲清楚,并继续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比如:中国古代为什么要设置盐官?盐从何来?等等。学生们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组成学习小组,检索史料,查看相关数据,分工合作撰写论文。这样的学习模式能使学生获得非常快速的成长,因为他的科学思维受到激发,他开始带着问题去探究。(www.xing528.com)

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是提出问题并且善于提出问题。为避免学生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我们有意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打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盲区”。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我们期待学生能从通识教育的课堂上获得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将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建立在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这种教学方式给教师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需要教师知识全面,能够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化学知识和人类生活、审美以及文化有关联,比如:中国人很喜欢用颜色来区分等级,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阶层,像正红、正黄,在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老百姓无法使用这些颜色,布衣只能穿蓝色、灰色。这是为什么?还有欧洲宫廷最早期的紫色,非常高贵;但后来紫色又变得不那么高贵,大家觉得带有一些特殊意味的颜色。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那么它和化学有什么关系?是什么把一个非常高贵的事物拉下神坛,变成这个样子?很多传统的技艺,比如中国的中医药、丹术、陶瓷建筑,背后的化学逻辑是什么?

给学生讲青铜器,中国的青铜器为什么这个样子?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崇尚鼎文化的?什么材料的改变让它消失?这就好比在问我们为什么某一天大家都开始吃螃蟹了——因为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最开始都是用陶瓷烧的鼎,突然用青铜烧了,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肯定的是化学技术发生了变革,一定是当时的人们能够冶炼青铜了,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为什么最后青铜又被抛弃,人们开始使用铁器?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人们又在寻找什么……如果把这个讲明白,不仅仅要从中国的历史入手,还要有跨学科的视野,看一看在同一时期国外做了什么事情,他们的化学技术是怎么朝前推进的,为什么现代化学诞生于西方而非东方……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在文化上怎么解释,在逻辑上怎么解释,这个分析解释的过程非常考验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授课功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