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昭明文选导读: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

昭明文选导读: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文选》,以助其“经国大业”。该书具有超越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整体性视野,堪称中国古代文明经典。关键词:昭明文选;课程设置;教学设计钱穆在《改革大学制度议》一文中指出,当时大学教育存在“通识少而专业多”的弊端,既不利于“学术之发皇滋长”,更无法培养出“国家社会各色各门中坚领袖人物”[3]。中华文明经典导读课正逢其时。

昭明文选导读:通识教育评论·2018年第5期

袁 敏[2]

摘要:以工科为传统优势学科的重庆大学,开展经典文本教学实践,旨在探索基础文科建设的新路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文选》,以助其“经国大业”。该书具有超越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整体性视野,堪称中国古代文明经典。将之纳入中华文明经典导读课程体系,围绕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引入过程式的评价体系,并对经典文本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昭明文选;课程设置;教学设计(www.xing528.com)

钱穆在《改革大学制度议》(1940)一文中指出,当时大学教育存在“通识少而专业多”的弊端,既不利于“学术之发皇滋长”,更无法培养出“国家社会各色各门中坚领袖人物”[3]。几乎同时,梅贻琦、潘光旦的《大学一解》(1941)也聚焦“通识”与“专识”之轩轾[4]。这些讨论较早使用脱胎于本土文化的“通识”概念来对当时美国大学方兴未艾的“General Education”理念进行回应,蕴含“通经识史”“博聚约收”等传统文化基因[5]。教育实践层面,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General Education”都主张回归经典[6]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呼唤有中国特色的、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通识教育。中华文明经典导读课正逢其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