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M2.5污染:防霾保健从呼吸开始

PM2.5污染:防霾保健从呼吸开始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PM2.5们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外呼吸和内呼吸这两个环节,我们要改善和防治,也主要从这两个环节入手。一般,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而PM2.5的危害在于,它们可以通过外呼吸阶段的所有防卫,渗入内呼吸阶段,甚至可以穿透肺泡进入血液,毒害就实在太大了。

PM2.5污染:防霾保健从呼吸开始

呼是呼出,吸是吸进,吸进我们所需的氧气,吐出消耗氧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确保人体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种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就是呼吸。

人类呼吸主要通过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来完成: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这是外呼吸;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这是内呼吸;还有一个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送。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我们的身体都会出问题。而PM2.5们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外呼吸和内呼吸这两个环节,我们要改善和防治,也主要从这两个环节入手。

人们天天呼吸,很多人却没有注意自己到底在怎么呼吸。呼吸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从字面可以理解,胸式呼吸主要是胸廓运动,腹式呼吸主要是腹部运动。前者是胸廓运动导致肺的扩张和缩小,压缩气体进出,您可以想象一个橡皮桶装了水之后膨胀、抽了水缩小的情形;后者主要是腹部运动,导致肺底的横膈上下运动来压缩空气,不懂横膈是什么没关系,想象下拉手风琴的样子就好理解了。您不妨这时候站起来或坐下来,手抚胸部,看看您一般是习惯哪一种呼吸方式呢?一般,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两种呼吸往往同时并存。当生病时,这两种呼吸运动就有可能会变化。比如,肺、胸膜、胸壁的疾患可以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加强;而当腹腔罹患疾患时,膈肌的下降受限,腹式呼吸就会减弱而变胸式呼吸为主。对于体质较弱,尤其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最好坚持腹式呼吸的训练和锻炼。腹式呼吸的训练方法和优点,后文再详述。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每分钟16~20次,呼吸增快和减慢都有可能有问题。增快可见于强体力劳动、发热、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呼吸深度变浅可见于呼吸肌麻痹、肺炎、胸膜炎、气胸肺气肿胸腔积液等。需要说明的是,运动员和经常锻炼的人,呼吸可以更少一点,这是因为他们久经锻炼,肺活量较常人更大、耐受力更强的原因。这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里面,内功深厚的绝顶高手真气充盈,那么呼吸更绵长、缓慢,所以《射雕英雄传》里面“老顽童”周伯通和灵智上人比憋气,《倚天屠龙记》里面金毛狮王和过三拳比用泥丸封闭口鼻活活憋死了他,从生理学的角度,是有道理的。(www.xing528.com)

不管胸式还是腹式呼吸,都是外呼吸。人人都知道,我们通过肺吸入新鲜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那么外界的氧气到底是怎样进入人体各部位的,各部位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的呢?这就是内呼吸了,不妨以一个氧分子老兄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为例来说明。这个氧分子老兄通过鼻、喉,穿过树杈一样一级一级的气管到达终点——肺泡。因为肺泡壁只有一层细胞,几个微米厚,氧分子老兄很容易就透过去到达了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地方,毛细血管的壁也极薄,氧分子同样很好穿过,于是到达血液里。这样,血液里的红细胞所含有的血红蛋白捕捉到了这个氧分子老兄,它带着这个氧分子老兄通过血流,送到需要消耗氧的地方(器官和组织),然后放开氧分子老兄让组织利用。而二氧化碳分子老弟则恰恰相反,组织器官排出它入血后,同样是被红细胞捕捉到,送到肺里,红细胞就放开它,它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然后通过一级一级气管、喉和鼻,呼出体外,逃之夭夭。

外呼吸和内呼吸最现实的作用,是可以帮大家最直观地理解雾霾空气的不同危害程度。大家闻之色变的PM10和PM2.5的差别就在于,PM10的危害主要在外呼吸阶段,这个阶段前面所言的“门卫岗亭”“防撞廊”“安检门”“铜人阵”都还可以派大用场。而PM2.5的危害在于,它们可以通过外呼吸阶段的所有防卫,渗入内呼吸阶段,甚至可以穿透肺泡进入血液,毒害就实在太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