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的反身修德-赏析《论语·学而》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的反身修德-赏析《论语·学而》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赏析《论语·学而》篇中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是反身修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表现。作者之意在于告诫世人修身养德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恒久坚持,不纵容恶意滋生。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的反身修德-赏析《论语·学而》

1.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注 释

①精金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金,精炼的金属。亦指纯金。

②掀天揭地:犹言翻天覆地。比喻声势浩大或本领高强。

译 文

想要成就纯金美玉般完美的人品,必定要经历烈火的千锤百炼;想要建立惊天动地的伟业,必须要学会如履薄冰般的戒惧敬慎。

赏 析

完美的人品与伟大的功绩皆需经过艰难的考验才能成就。个人的品行看似是一种主观的选择,可若没有经历过外界的无情锤砺和内心的深刻反省,难免会沦为人云亦云的纸上空言,其人或可做金,做玉,却无从做精金美玉。修身如此,想要建功立业也是如此,必要亲尝过不易与艰辛,知晓凡做大事,当有如履薄冰般的戒惧敬慎之心,方能举重若轻,建立不世之伟业。

2.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注 释

①浮囊:渡水用的气囊。以牛皮或羊皮制成,束于腋下,为人提供浮力

②罅(xià)漏:裂缝和漏穴。

③宝树: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出自《无量寿经》。

译 文

一念之差做了错事,便会觉得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错的,故而应当谨防错念,就像渡海用的浮囊,连一个针尖大的孔洞也不容许出现;所做都是好事,才能让人一生无愧,故而应当努力修行,多做善事,就像西方佛地的七宝树林,凌云之姿乃是仰赖众多的树木支撑护持。

赏 析

论语·学而》篇中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是反身修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表现。对于错念必须及时遏止,不可存侥幸心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错念亦是如此,只有从源头遏止才能畅通无阻,而对于好事善事,应当长期身体力行方能无愧于心。作者之意在于告诫世人修身养德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恒久坚持,不纵容恶意滋生。作者所举的两个例子也是此意。

3.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译 文

匆忙时的行为,经常在闲暇时事先省察,错误的举动自然就会减少;行动时的想法,预先在安静时仔细筹划,错误的意念自然就会停息。

赏 析

“忙中必有错”,人在繁忙时难以保持理性,思考不够全面,因而更容易产生错误,当在闲暇时即计划好应当采取的步骤,才能有条不紊地行事。行动时的想法应当来自于心静之时,心静之时是杂念最少之时,如此方可保持所思所想的准确性。“不打无准备的仗”,闲暇安静之时做好充分准备,在行动时才能从容不迫,条理清晰。

4.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注 释

①戈矛:戈和矛。亦泛指兵器。此处指对善念造成伤害的因素,与后文的“荆棘”相类。

译 文

做好事却抱着抬高自己、胜过别人的目的,施恩惠却打着求取名声、拉拢他人的算盘,建立功业是为了以此惊世骇俗,树立节操是为了标新立异,这都是修善之念中的戈矛、天理之路上的荆棘,最容易夹杂在人心中、最难拔除干净的东西。定要涤净杂念,斩断“戈矛”与“荆棘”的萌芽,本来的真心才会显现出来。

赏 析

与人为善者当不思回报,不带目的。做好事却想着胜过别人,施恩惠的背后是求取名声、拉拢他人的打算,建功立业是为了惊世骇俗,树立节操也不过是想要标新立异,动机如此不纯,又如何不被人识破?这样的表面功夫不仅不能服人,反而会招来反感。不过这样的动机往往并非故意为之,而是无心夹带的结果。人性有弱点,这是不可避免之事,但是当发现夹杂在人心中的、难以拔除的不纯粹动机时,要能主动纠正、反身修德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涤净杂念、洗尽铅尘,实现人格的升华。

5.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凈,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注 释

①心境:佛教语。指意识与外物。芥蒂: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

译 文

能够轻视富贵,却不能看轻那轻视富贵的心思;能够重视名义,却又更看重那重视名义的念头。这说明处事还未能扫除世俗之气,未能忘记心境中积累的怨恨与不快。这些杂念若不能拔除干净,只怕就像压在石头下的杂草,石头一旦搬走,杂草又会生长起来。

赏 析

嘴里说着轻视富贵,但在私心里并没有真正看轻富贵,说着要重视名义,却更看重重视名义背后的好处,如此又怎能算是扫除了世俗之气?这样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实际是在掩盖内心对富贵和名利的向往,只有彻底拔除干净杂念,才能抑制对名利的追求之心再次生长出来。

6.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注 释

①溺志:谓使心志沉湎其中。

②槁心:指心情淡漠,如枯树一般,对一切都无动于衷。

③元默:即玄默。谓沉静无为。

④圆机:佛家语,顿悟之机根。比喻超脱是非,不为外物所拘牵。

译 文

纷扰杂乱的场所固然能使人沉溺其中,枯燥寂寞的环境也会使人淡漠麻木。所以学者应该寄心于沉静无为之中,使真实的自我得到安宁;也应该顺遂心意地愉快生活,从而涵养自己的圆机,摆脱外物的牵绊。

赏 析

做人的理想状态是既方且圆,既要保持坚定的原则,也要学会在必要时采取权变的方法,刚中带柔,融方与圆,方圆合一,才能无所不胜。长期处于纷繁复杂的场所自然会使人变得浮躁,但并非处于枯燥寂寞的环境便能一本万利。儒家提倡中庸之道,要选择适中的生活方式,避免矫枉过正,也就是说既要能静下心来寻求内心的安宁,摆脱名利烦扰探寻人之本质,也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这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摆脱外物羁绊以寻求内心。

7.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译 文

过去的错误绝不可保留,否则残根就会萌芽,余烬就会复燃,而尘世之情终将累及玄理的旨趣;今天看来正确的东西绝对不可以固执,否则沉渣余滓将不能除净,玄理旨趣反会转为欲望的根苗。

赏 析

人对于错误的做法和正确的事物都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对于错误的做法,纠正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是大多数人都明白的道理,孔子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即是指导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而作者在此处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启示,即是对于正确事物的态度。对于当时看来是正确的东西也不能一味固执己见,也即是孔子所说的“毋固”。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限于当时的客观环境和技术条件,被认为是正确事物的也可能在后来被推翻,如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的“地心说”最终被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之中的“日心说”所取代,因而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确立太阳为行星系统的中心。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对当时认为正确的东西怀有合理的质疑才能打破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僵局。

8.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译 文

无事时便反思自己是否有错乱又无聊的念头,有事时便反思自己是否有无礼又浮躁的情绪,得意时便反思自己是否有骄傲自负的言语和态度,失意时便反思自己是否有怨天尤人的心绪和情怀。时时省察自己,等到这些缺点从多到少,从少到无,这才是学问的真谛。

赏 析

身处纷繁复杂的凡尘俗世之中,人应当时常与自己进行对话,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注重内心的修养。孔子要求人们“内省”“自论”、孟子主张“求放心”、王守仁提倡的修养之法为“致良知”,这些都是儒家提出的提高人们道德思想行为的方法,用以达到修身正己的目的。无论是在有事无事之时还是在得意失意之时,都要时常自省。只有不断省察自身,克服缺点,才能渐臻佳境,实现人格升华。

9.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注 释

①伪果:佛学上对于前因谓后生之法为果。修道有所证悟,谓之证果。言其修行成功,学佛证得之果,与外道之盲修瞎炼所得有正邪之分,故曰正果。伪果与之相对。

译 文

一个人只有拥有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才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里处变自如。想要建功立业,每件事情都要脚踏实地起步,若是稍存贪慕声名的心思,便只能得到不正的结果;想要讲修道德,每个念头都要建基于精神世界,若是稍有计较功效,便会落入尘俗的世情网罗。

赏 析

古代士大夫以能实现“内圣外王”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状态,“内圣”即是注重道德修养,修身律己;“外王”是指能够辅佐君主,实现建功立业。但是多数人只能实现二者之一,要么“内圣”,要么“外王”,因为能够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百折不挠的勇气,还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我,守住本心,以及学会权变,处变自如地应对各种事件。

晚清名臣曾国藩即是实现“内圣外王”的典型代表。不仅建立湘军镇压多次叛乱,而且与张之洞等人创办洋务,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对于治军,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之人,其中,“德”排在首位,“带勇之人,该求我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对于“带勇之人”的要求是“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这也是曾国藩所治之军纪律严谨的原因之一。曾国藩对道德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他所治之军上,更体现在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上。梁启超对于曾国藩的评价为“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由此观之,曾国藩不仅能够脚踏实地、克服困难,而且不沽名钓誉,始终谦虚驰骋,其道德修养可见一斑。

10.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注 释

①儆(jǐng)惕:戒惧。

②收摄:收聚。这里指精神高度集中。

③鼓畅:鼓动并使畅达。

译 文

身体不应该太过忙碌,但在闲暇时稍忙些事务,却可以提醒自己戒除怠惰之气;心神不可以太过放纵,但在精神高度集中后稍作放松,却可以激发并舒展人的天赋灵机。

赏 析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过于忙碌会造成健康问题,因此要适当地休息;过于悠闲的生活容易使人散漫怠惰、不思进取,因此在闲暇时也要让自己有事可做,戒除怠惰之气,不可以让心神过于放纵。另外,精神高度集中之后的放松也更能激发人的灵感。作者在此告诉我们要平衡好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忙中有闲,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享受生活。

晋书·陶侃传》记载了一个故事:陶侃在广州时清闲无事,常常在早上的时候把甓(砖)搬到屋外,又在晚上的时候搬回来。一些人看见后就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陶侃回答说,“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害怕过于悠闲的生活使自己怠惰,若不磨炼自己,将来恐怕难以担当大任。可见,在悠闲之时也能常保警惕、紧张之心,才能使心神不会过于散漫。

11.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注 释

①麋(mí)鹿:一指麋与鹿,一单指麋。麋,哺乳动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性温顺,吃植物。原产中国,是一种稀有的珍贵兽类。也叫“四不像”。

②豢养:喂养;驯养。羁縻:拘禁。

译 文

钟、鼓体内空虚,因为声音传得远而招致撞击;麋鹿本性超逸,因为依赖人类的驯养而遭受拘禁。可见名声是招致祸患的本源,欲望是消散意志的媒介。学者不可以不努力将名心利欲扫除干净。

赏 析

作者以钟鼓和麋鹿为戒,提示人们应该远离名声和欲望。名声会招致祸患,欲望使人意志消散,难以逃脱,想要获得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就要努力挣脱名利的枷锁,从欲海中逃离,洗涤心灵,保持内心的纯净。为“荣利所缠缚”的人心会在各种“尘埃”的遮蔽下渐渐“失真”而丢掉本心,被追逐的“虚妄”所吞噬,真心最终也就变成了“妄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即是人们的色、受、想、行、识,只有看淡这五蕴,达到空无一物,不纠结于名利欲望,痛苦和烦恼才能悄然而去,达到彻底的解脱。

12.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译 文

头脑常常保持清醒,仅仅能躲避旁人的暗算;内心始终纤尘不染,方可彻底解开尘世的网罗。

赏 析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即使是头脑清醒,也仅仅只能躲过这些明枪和暗箭,躲避旁人的暗算,而一劳永逸、彻底解决的方法是能做到内心的纤尘不染。内心纤尘不染的人,心境清虚淡泊,没有必求必得之物,逍遥自在,能彻底解开尘世的枷锁。只有寻根溯源,从根本上入手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佛家常说“一切皆由心生”,人心本如“明镜台”,是尘世间的“尘埃”蒙蔽了“本心”,因此回归本心才能彻底解开“地网天罗”,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13.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注 释

①生民:养民,也指生育人。根芽:植物的根与幼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

②撑天撑地:顶天立地。柱石: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

③贪冒:贪得;贪图财利。

④立命:谓修身养性以奉天命。张载所谓“为生民立命”,是其“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的一个引申。立心:树立准则。

译 文

一点慈悲不忍的念头,是根育生万物的源头;一段有所不为的气节,是支撑天地宇宙的柱石。故而君子对于一虫一蚁都不忍心伤害,一缕一丝都不容自己贪图,如此便可以己身为万物保全性体,为天地树立准则。

赏 析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通常认为天地是无心的,人心即是天地之心,因此怀有“仁”心的为官者是百姓的福音,对生民的那一丝不忍就是“仁”心,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所说的“以百姓心为心”,是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孟子》说“有所为,有所不为”,能时刻奉律克己,“不为”不当为之事,抑制私欲,不贪赃玩法,如此才能“为生民立命”。

14.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注 释

①尘氛:犹言灰尘烟雾。这里指尘俗的氛围。

②火炎:亦作“火焰”,物体燃烧时所发的炽热的光华,这里比喻严酷剧烈的斗争环境。冰兢:《诗·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以“冰兢”表示恐惧、谨慎之意。

译 文

拨开世上的尘俗气氛,胸中自无如蹈烈火的严酷斗争与如履薄冰的戒惧战栗;消除心中的狭隘念头,眼前就会常有清风明月般的美丽景象。

赏 析

“一切烦恼皆由心生”,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若能抛开世间尘埃,消除心中鄙吝,明白人一生“本来无一物”,明白“赤条条来了无牵挂”,看开看淡之后自然无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忧亦无怖”之后自然能闲看花开花落,享受清风徐来。

15.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注 释

①操存:执持心志,不使丧失。语出《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涵养:修身养性。

②鸢飞鱼跃:《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颖达疏:“其上则鸢鸟得飞至于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于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后以“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鸢,鸷鸟,属猛禽类,俗称鹞鹰、老鹰。

③处一化齐:指站在同一立场看待不同的事物,差别就会消失。以静观动,动亦能静。

译 文

修学者如果因为情势动静不定就表现出不同的操行;因为环境或喧或静就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还是磨炼不够、心神混杂的缘故。必须要执持心志,修身养性,达到在静止的云水中看到鱼龙潜跃之景、在狂风暴雨中看到风平浪静之象的境界,才能体会到外界千般变化,我心始终如一的妙趣。

赏 析

情势永远处于变动之中,这是由客观环境所决定而难以改变的事情。但是人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看世界的方法和态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格局,能够在动荡环境中处变不惊、安稳如山的人才是真正豁达,心胸宽阔、有大境界的人。能不随环境变化、始终“守一”是需要经历过时间的磨炼,不断修身养性所得,非有坚强意志者不可得也。内心始终如一的人能正确看待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即使身处艰难境地,也能享受诗意的生活,真正做到“哀矜勿喜”。

苏轼在40多岁时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由政府要员而迁谪到黄州这个偏远小地当刺史,居住之地是山坡上的草棚,而且需要率全家在坎坷坚硬的山石和荒草间耕种,无比艰辛。这种人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了,但是他却能积极向上,苦中作乐。黄州时期的苏东坡,“放浪山水之间,与渔樵杂处”,潜心创作,其作品豪放之余别具风骨,如著名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黄州寒食诗帖》等都是作于此时。可以说黄州被贬时期是苏东坡的思想、作品和人生境界的转化时期,这之后的苏轼渐悟禅境,为人处世更加旷达。

16.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注 释

①情识:感情与知识。

②事障:佛家语。佛教称阻碍圣道的烦恼为障,贪、嗔、痴、慢等能使生死相续,成为达到涅槃之障,故曰事障。

③理障:佛家语。佛教称执于文字而见理不真为理障。此处指由邪见等理惑障碍真见。

译 文

人心像一颗明珠。用物质享受的欲望去遮蔽心灵,就像明珠沾染了泥沙,想要将它洗净还比较容易;用感情和理性来衬托心灵,就像明珠被镶上了黄金白银,想要洗干净就最难了。故而对于修学者来说,不必担心脏污之病,真正值得忧虑的是洁净之病难以医治;不必害怕物欲的阻碍,真正需要挂怀的是情理的遮蔽难以消除。

赏 析

人心本来如一颗明珠,应当是清澈透明的,但是随着外物对人的诱惑和影响,使得本心渐渐离开原本的轨道而沾染上污秽。但是物质享受的欲望对于本心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容易清除的,因为这是能够意识得到的,解决这类欲望的关键在于人本身主观上是否愿意纠正。而对于影响人至深的情理等主观意识才是最难以清除的,就像嵌入人骨血之中的事物一样难以剥除,更可怕的是这些对人产生影响的感情和理性甚至难以为人所发现,又何谈消除呢?佛家将此两种影响人的事物分为事障和理障,事障并不可怕,人们更应该提防的是错误的思想以及情感对人造成的障碍。

17.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 文

作为躯壳的自我要看得透彻,这样才能看到世间万物都是空幻的,使自己的心灵常处于空虚的状态,以备正确的道理进驻;作为本性的自我要看得真切,这样才能领悟到诸般道理,使自己的心灵常处于充实的状态,令物欲无从侵入。

赏 析(www.xing528.com)

作为“躯壳的我”所需要看破的是对于物欲的态度,只有不在意尘世间的名利欲望,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是虚妄,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处于空虚的状态,达到内心的自由宁静。《金刚经》最后的四句偈语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告诉我们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是虚幻而容易破灭的幻象,如同梦境、泡影一般空虚,又如同露水和闪电一样短暂,因此我们应该看清这世界“空”的本质,不要因虚幻的东西抑制住本性。解脱外在的物欲之后,我们还要返归本心,加强内心的修养。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即要认识宇宙的奥秘,了解事物的本相,这一切不需要在外物中求取,而需要返观自身,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只有提升本心的抵抗力,才能让物欲无从侵入。

18.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译 文

脸面上清扫开层层伪饰,眉目才不会让人觉得可憎;胸中涤荡过数斗俗尘,谈吐才会让人觉得清新有味。

赏 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真心坦诚,而非戴着层层面具,使人无法窥知真意。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也即是因为部分人脸上戴着伪饰,让人捉摸不透。面具戴久了会长成身体的一部分,从而导致自己的本来面目无法识别,别人看自己也会觉得面目可憎。人如果长期处于尔虞吾诈的环境之中,彼此都在演戏,互相猜忌、彼此提防,生命又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人间原本珍贵的感情又是否会成为笑谈?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提倡的“正心、诚意”之说倒是可供借鉴学习。

一些人开口闭口谈的是生意,睁眼闭眼想的是名利,却并不反身修德,拒绝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这样的人显得市侩、油腻,令人反感。只有洗涤心灵、洗尽铅华,心中充盈人间大道,才能成为真诚而有品位的人。

19.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译 文

保全了心灵的本来面目,方可言及了悟之心;洞察了世间的法则,才能讨论高蹈遁世。

赏 析

人之一生漫长而又短暂,总要经历世事浮沉、跌宕起伏。只有在经历过生命无常,洞察世间法则之后才能言及“出世”,否则就只是逃避而非看破。人的本心澄澈透明,只有在经历过名利侵袭之后依然能保持澄澈透明,才有资格说了悟人心。

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虽然此处所说是读书,但人的生命进程又岂非如此?只有增加人生的阅历,不断破除迷惑和不解,才能不断窥得生命的真意。

20.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注 释

①大冶:古称技术精湛的铸造金属器的工匠。

②渎(dú):沟渠。

译 文

如果我果真是巨大无比的熔炉、技术精湛的工匠,又怎会担心不能将坚硬的金属与粗劣的铁矿陶铸熔炼;如果我果真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浩浩汤汤的长江,又怎会担心不能将横溢的河流与污浊的沟渠纳入怀中。

赏 析

人的眼界决定人的格局。眼界宽阔的人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斤斤计较上,而是将眼光投向更高远的地方,胸中容得下星辰大海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开阔的人对他人的包容就如同巨大无比的熔炉融化坚硬的金属铁矿、宽阔无比的海洋容纳河流沟渠,他们不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更能以美好的品质感化道德不佳的人。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的郭泰极富同情心,乐于帮助他人,重视提携后进。当时陈留一个叫左原的郡学生,因“犯法见斥”而被人不喜和疏远。郭泰曾经遇到他然后设下美酒佳肴款待他,并以古代名贤改过自新的例子教育、引导他,希望他能痛改前非,修身正己。有的人讥笑、责备郭泰不与恶人断绝关系,但是郭泰回答说:“对于不仁的人,如果过于疏远他们,这反而会逼得他们作乱。”后来左原突然心怀愤懑,准备伙同部分人报复当时的一些学生,有人说郭泰在学校,左原感到有愧于郭泰之前的劝诫之语,于是放弃了。由此可以看出郭泰人品之高尚。

21.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注 释

①愧赧(nǎn):因羞惭而面红耳赤。

译 文

光天化日之下欺人,难以逃脱清夜独处时的羞惭脸红;红颜少壮之时失志,只会留下晚年徒劳无益的悲伤。

赏 析

正所谓“雁过留痕,风过留声”,无论是否深刻,又或者好与坏,人的所作所为终究会在时光的齿轮中留下印记。在白日里欺负人难逃夜晚扪心自问时良心的谴责,在年少时虚度光阴也终究难免暮年回首往事时挥之不去的遗憾。人的时间宝贵而又易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句依然回响在耳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并未远去。我们应该努力把握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浪费时间在恶的事情上,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22.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注 释

①念虑:思虑。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

②超凡入圣:谓达到登峰造极、超越凡庸的境界。

③星渊:犹天渊。喻差别大。

译 文

将积累财货的心思用在积累学问上,将追求功名的意念用在追求道德上,将疼爱妻儿的心思用在疼爱父母上,将保全爵位的策略用在保全国家上。出离此念,进入彼念,两种思虑之间只差毫末,却可超越凡庸、比于圣贤,人品也会天差地别。人们为什么不猛然醒悟呢?

赏 析

人生是无数个选择的排列组合,每一步的选择都决定着最后的人生轨迹。作者认为人选择成为凡庸还是圣贤只在一念之间,如果放弃积货财之心、求功名之念、爱妻子之心、保爵位之策,而是选择更加有意义的对于学问、道德、父母和国家的追求,才能超凡入圣。作者提出的高要求是鲜少有人能够达到的,也因此历史上圣人少出,毕竟成为圣人需要放弃俗世的欢乐,而这正是大多数人所贪恋的。如果成为圣人的要求很难,那我们也不妨勉励自己努力向圣人靠近,至少不能让自己成为庸人。

23.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注 释

①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挹损:减少;缩小。

译 文

要建立多福的根基,只需要一念之间的善意与慈爱,要打开万善的大门,没什么比得过压制内心的杂念。

赏 析

佛家讲求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早在《周易》中也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可见人们对于“善念”的共识和重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常怀善意、常做善事之人往往能得善报,而为恶之人终究会伤及自身,祸及子孙。

汉朝开国大将韩信,在淮阴时曾受到不良少年和屠户的欺侮而受跨下之辱。后来韩信成为楚王回到故乡,召来那个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少年,并让他做楚中尉,并告诉诸将说:“这个人是壮士啊,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如果杀了他也就不会有如今我的名声和地位了”(《史记·淮阴侯列传》)。此事成为千古美谈,韩信的宽广胸襟由此可见一斑。

24.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译 文

只有将物欲之路塞住,才能打开道德义理的大门;只有卸掉肩上的世俗杂事,方能挑起圣贤的重担。

赏 析

作者十分强调做一个“去妄存真”、抛去妄念的人,这也是由于作者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总结其人生的经验教训以馈赠后来之人。由此可以观之,抛却妄念、回归本心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得道成圣。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要想“了”需得学会放下,放下了才能心无旁贷。

25.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译 文

能融化人们秉性上的偏激和自私,便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能消除家庭内的猜忌和矛盾,便是一种绝高的才略。

赏 析

人性都有弱点,自私是人的本性,大部分人也都容易偏激,而圣人和凡夫俗子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克服自身道德上的短处,这是一门需要长期修炼的学问。家庭是现代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但是家庭中也常出现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发挥人的智慧。在《史记》中就记载了舜处理家庭矛盾的做法,令人钦佩。舜的父亲叫瞽叟,是一个眼盲心也盲的人,舜的生母早逝,瞽叟另娶了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象。后妻嚣张傲慢,象为人也高傲无礼、桀骜不驯,但是瞽叟更宠爱后妻和她所生的儿子,常常想要杀掉舜,于是舜只有常常躲避逃走。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做过买卖。他一不小心就会因为犯点小错而受到重罚,更可怕的是他们一家人都想要除掉他。然而舜始终顺着他们,对父母恪守孝道,对弟兄保持慈让。父母想要杀掉他总是无法得逞,他却往往在父母弟弟需要的时候出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舜在20岁时因为孝道出名,30岁时被尧选为接班人,并将两个女儿嫁与他。后来不管他的父母兄弟如何对待他,他都依然保持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友爱。(《史记·五帝本纪》)

26.功夫自难处做去者,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者,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译 文

做事自难处去做,如顶风划桨,这才是成大事的真谛。学问自苦中得来,似沙海淘金,这才是做学问的真奥义。

赏 析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告诫自己的儿子说“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也常说要“先苦后甜”,由此可知做事时应该选择先从难处入手,做学问也应当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宋代名臣范仲淹,在十几岁时只身求学于当时著名的应天府书院。当时他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每天早上把米粥煮好,等粥凝固后,把粥划分成三块,并就着咸菜,当作一日三餐的饭食。一位同窗好友来探望他时正好遇到他吃饭,看见他生活艰苦就想要帮助他,先是拿出一些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但范仲淹非常委婉地推辞了。之后又在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也不好再拒绝,欣然接受了。他的朋友再来拜访时发现这些佳肴根本没有动过,于是他很生气,认为范仲淹过于清高,范仲淹说:“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并非是不感谢朋友的好意,而是害怕吃了佳肴之后无法忍受现在吃的粥而已,可见范仲淹的学问都是自苦中得来的。

27.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译 文

性情固执的人福薄,而圆融的人福分必厚。办事过于急躁的人寿命短促,而性情宽厚的人享年必定长久。故而君子不谈论命数,涵养性情即是顺从天命的做法;也不谈论天数,尽人力所能为自然可以扭转局势。

赏 析

圆融宽厚之人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少为外事烦扰。而性情固执、办事急躁之人容易得罪人,喜欢斤斤计较,这样的人通常情绪不佳。《黄帝内经》概括了人的情志修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此也可知圆融宽厚之人与固执急躁之人在身体状况与生命长短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一切顺应天命,合于自然,而不必刻意求之。“尽人事,听天命”,当能做的做完之后就听天由命,将一切交付上天。古人相信天与命数,认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而事物的发展通常是按照邹衍提出的“五行”相生相克之规律运行。

28.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译 文

对于才能和智慧都特别卓越的人,应该以学问收敛控制他的急躁之性;对于志气和节操激动昂扬的人,应当用道德和品行消融他的偏狭之情。

赏 析

聪明之人难免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如果以学问统摄其急躁的毛病则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问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对古往今来无数天才智慧的结合。聪明之人看到这些学问才能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而谦虚谨慎。《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有“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一句,意思是: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真正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都是能够虚怀若谷、谦虚谨慎、通透豁达之人。

29.云烟影里现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注 释

①桎梏:刑具。脚镣手铐。谓束缚,压制。

译 文

云烟影里显出佛的无相真身,方开始悟出形骸是心灵的枷锁,禽鸟声中听见万物各有的不变不灭之性,才知道情识是损伤心灵的戈矛。

赏 析

佛家强调“空相”,受佛家思想影响的作者也流露出对“空”的重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空”中没有“色”的实体,没有对“色”的思维意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没有六根六尘的界限与其被认识的界限,心中没有不明白和因不明白而烦恼的影子,直到忘记死亡。没有因为累积恶因造成苦果,没有因为缺乏智慧而没有所得,那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缘故。这与作者提出的“形骸为桎梏”“情识是戈矛”若合符契。

30.人欲从初起剪除,便似新刍遽斩,其工夫极易。天理自乍明时充拓,便如尘镜复磨,其光彩更新。

译 文

人欲从刚产生时就加以剪除伐灭,便仿佛将新生的草骤然斩断,不费吹灰之力。天理自刚显明时便加以充实开拓,便如同将落尘的铜镜重新磨亮,它的光彩会更加照人。

赏 析

关于天理与人欲,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存天理,灭人欲”,这是从《礼记·乐记》中记载的“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演化而来。后世对于朱熹这句话通常是断章取义地加以利用或批评,殊不知在这一句话之后还有一句是“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可以看出朱熹所要灭的人欲是过度的欲望,而非全部的欲望。作者此处所说的人欲是过度的欲望还是泛指一切人欲不是很明确。

31.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

译 文

一勺水便具有四海的水味,故而对世间生灭无常的事物不必全部加以体尝;千里江面上的月光总是由那一轮明月照射而来,故而心性应当独自保持着清澈明亮的状态。

赏 析

作者在此处所举“一勺水”与“千江月”的例子,表达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勺水里已包含四海水味,因此从部分可以窥见整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表达的也是这个道理。千江之月也来源于一轮月亮,正如朱熹提出的“月印万川”“理一分殊”,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也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心性,因此要独自保持着清澈明亮的状态。

32.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注 释

①火内栽莲:《维摩诘经》:“火内生莲花,是可谓稀有。”比喻稀有,也比喻深陷火坑,而能洁身不毁。

译 文

得意时论地谈天,全都如同水底捞月,不过一场空幻;失意时吞冰吃雪,才仿佛火内生莲,深陷火坑而洁己不毁,着实难能可贵。

赏 析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才能真正得到磨炼,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味。处于顺境中,吃饱喝足之后,发一番感慨,说一通道理,这种言论并没有真正认识人生,无助于取得真正的成功。《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成功之人都是于逆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在失意之时,才能对生命有彻底的理解,在这种时候能保持本心、坚守如一,才能难能可贵的。

33.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译 文

事理靠听别人的谈论才能领悟的,必然有领悟的地方,也还有迷惑的地方,总归不如自己领悟来得清楚明白;兴致通过外界事物才能获得的,虽能暂时得到,必然还会失去,总归不如自己得到的悠闲安乐。

赏 析

听别人的谈论所领悟的终归不彻底,只有通过自己领悟的才能清楚明白;外物能带给我们一定的快乐和幸福,但这些情绪会随着外物的消逝而随之消逝,想要永久地留住这种感觉,只能从自己的内心中真正体悟,如此方能跨越得失。这令人想起了孟子的自得原则:“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所获之道都是自得之道。

34.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注 释

①平情:公允而不偏于感情。

译 文

众人情感的相同之处,反映的就是人之本性,舍弃情感,人的本性就不能显现;众人欲望的公共部分就是天理,舍弃欲望,天理道义就无法申明。故而君子不能消灭人的情感,只能追求公允无私,无所偏执而已;不能灭绝人的欲望,只能寄望于节制欲望,敛性收心而已。

赏 析

作者此处对于天理和人欲做了一定的探讨。不禁让人想到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是对天理和人欲做出的探讨。二者相同之处都在于反对过度的欲望,主张人应该节制欲望,敛性守心。对于天理,朱熹认为“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作者认为“欲之公处即为理”,可见,二者所理解的“天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主张合理的欲望,完全灭除欲望是不符合天理道义的行为,所需要灭除的只是过度的、不必需的部分。两者对于“天理”和“人欲”的相似之处不得不使人联想到洪应明的这段话便是受到朱熹的影响而演化来的。一点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对于人的情感也做出了探讨,这是朱熹所不曾涉及的。作者认为人的情感是不能消灭和舍弃的,唯有向公正无私无限地靠近。

35.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译 文

要想遭遇变故却不会仓皇忙乱,必须在平常时候牢牢守住每一个心念;要想面临死亡而不贪恋生命,必须在活着时看轻每一件事情。

赏 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在平时无数次地练习,才能在用到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误的可能性。若想在遭遇变故时保持冷静理性,则需要在平常时候常常练习遭遇变故时的表现,因此在真正遭遇变故时才能下意识地做出反应,减少思考的时间,是一种条件性反射下的无意识活动。在生活中经常举行的安全演练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生死问题是伴随人一生的现实问题,如何调节生死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困惑引发了古往今来无数哲人的思考,也导致了多种不同的生死观。生死均是无可避免的,而如何看待生死则成了解决的方法之一。庄子视“悦生而恶死”为人生的一大桎梏。认为要获得人生“自由”,就必须超脱死生之变。提出“以死生为—条”,否定生与死的界限,甚至把死亡作为人生自由、幸福的最终实现。作者认为想要在死亡来临时,需从活着时入手,如果生时能够看淡,在死亡来临时也不会对生命再有所贪恋了。

36.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译 文

一个念头出了差错,就足以丧失生平所积累的全部善行;终身省察约束自己,也难以弥补一件错事所造成的损失。

赏 析

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念之间所犯的错,会毁掉之前的所有努力,只有时刻保持谨慎,尽量减少错误出现的机会。而有些错误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人用一生时间来省察约束自己也无法弥补的。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虽然小心行事也无法杜绝错误的出现,但一定能减少错误,并避免大的错误的产生。

37.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注 释

①心体:指思想。

②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孟子·公孙丑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用以指主观精神。宋代及以后的部分学者认为“气”是一种在“理”之后的物质。

③三时:早、午、晚。谙练:熟习;熟练。

译 文

五更时躺在枕席上,审视参省自己的内心,此时元气未动,情欲未萌,才能现出自己本来的面目;在三餐饮食中谙习人世滋味,浓郁时不欣喜,淡薄时也不厌倦,方是切切实实的修养工夫。

赏 析

五更之时正是天将明之时,是日与月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作者认为五更时参省自己的内心更有利于参见本心,在于这时元气未动,情欲未萌,一切都是最安静的时候,也是阴阳交替之时,既是前一日的结束,也是重启新的一天的时候。古人的时间观与今日有一定的区别,今天的凌晨12点充当了当时五更时的角色,是因为今天的时间观受到西方的影响。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理解作者的意图。人生处处皆可修行,处处皆含有道,在三餐之中也不例外。三餐饮食中也能体悟人生滋味,浓郁时不欣喜,淡薄时也不厌倦,如此方可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小事之中体会切切实实的修养功夫,也是儒家思想家提倡的“格物致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