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质健康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大学生体质健康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提高,这不仅指身体正常的发育,也指其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可以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不仅推动了学校体育评价方式的重大改革,也引发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反思与变革,使学校体育步入新的改革发展阶段。

大学生体质健康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有关部门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施行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上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增强学生体质,推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发布,呼应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全民健康生活水平的要求;同时,对于科学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而开展针对性的身体锻炼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从学生身体的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相应的测试内容中,选择了一些与学生年龄段相适应的关系到身体发展及身体健康素质的要素。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好的方面是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血红蛋白低等情况的检出率继续下降;但不好的方面也同时存在,这类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肥胖、视力不良的检出率继续上升、居高不下。

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在广泛并深入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于是在2007年,国家正式颁布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内涵在于规范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既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标准。(www.xing528.com)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提高,这不仅指身体正常的发育,也指其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学生个体素质与标准的比较与评估,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追求健康的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基本与国家体育教育的目标一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试行更进一步地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评判标准,对各年龄段学生的体质健康评判标准的内容描述也更为详尽,真正实现了价值评价从原来的形式化回归于本质化。可以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不仅推动了学校体育评价方式的重大改革,也引发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反思与变革,使学校体育步入新的改革发展阶段。

2014年,教育部组织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于2014年7月下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2014)》)至各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目前,各教育部门和机构所实施的均是2014年修订版本,下文将附上《标准(2014)》的部分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