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孩子在学校排便问题的关键措施

解决孩子在学校排便问题的关键措施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憋大便、不肯排便的话,会造成便秘问题,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伤害。因此,孩子能不能在学校里正常排便,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家长在孩子入学幼儿园、小学之前,要注意提醒孩子重视自己的排便,有了便意就要排,千万不能憋大便。因此,对于如此多的孩子宁肯憋着也不愿意在学校里大便的情况,家长应该重视,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重视起来。

解决孩子在学校排便问题的关键措施

宁波的网红班主任@我们1班王悦微表示,她教一年级,最近有一项新发现:班上大部分孩子从来不在学校排便。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日前,记者在杭州不同城区的3所小学及4所幼儿园,做了入班调查,调查人数超过200人,年龄段在3~8岁。调查中发现,从未在学校拉过大便的小朋友有53人,男女比例约1∶1,其中有憋大便习惯的小朋友,超出90%。(2018年12月26日《钱江晚报》)

排便的重要性不亚于吃饭。食物经过肠胃分解消化,营养物质被身体吸收利用,剩余的不完全消化物和代谢产生毒素,就要被排出体外,这才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代谢循环。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憋大便、不肯排便的话,会造成便秘问题,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伤害。

孩子宁愿憋大便,也不肯在学校大便,原因分析主要有三点:第一,学校的厕所环境和家里有很大不同,比如隐私空间、光照条件和卫生条件都有所欠缺,孩子心理上抵触在学校排便;第二,排便的时间不足,比如上下课高峰时间,要使用厕所的人较多,在排便的学生会被别的同学催促产生心理焦虑;第三,健康知识缺乏,对于不及时排便的危害认识不足。

孩子的排便问题,看似小,其实大,因为学校是集体空间,学生要习惯于集体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如果迟迟不肯在学校里排便,不利于正常的社会心理形成,容易发生心理问题,不利于其未来的社会化生存。其次,如果孩子因为憋大便而产生的便秘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延续到成年,给其带来严重的生理痛苦。因此,孩子能不能在学校里正常排便,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www.xing528.com)

首先,家长和学校要做好孩子的排便教育。家长在孩子入学幼儿园、小学之前,要注意提醒孩子重视自己的排便,有了便意就要排,千万不能憋大便。家长要提醒孩子学校的厕所环境和家里的卫生间环境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学校里的排便条件。家长还要训练孩子的排便时间控制,不要养成磨蹭的习惯,以适应学校的时间要求。学校教师要继续做好学生的排便教育,提醒学生不要憋大便,也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排便。教师千万不能拖堂,造成课间时间太紧张,导致有些孩子不能去厕所。

其次,学校的“厕所革命”也要同步跟上,建设好学校厕所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排便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比如,校园里要尽量多建设厕所,并且在安排蹲位的同时,既要考虑到性别的差异,也要考虑习惯于在家里使用马桶的学生的需求,适当设置马桶。无论是蹲位和马桶,都必须做好隔断封闭,做好隐私保护,让学生排便有心理安全感。厕所的保洁要定时化,一个地面污水横流无处下脚,气味刺鼻无法进入的厕所,不要说大便,连小便也会成为问题。厕所的照明安全设备要有保障,一个白天都黑乎乎的厕所,谁敢进去?

孩子的事情无小事,教育的事情都是大事。学校是孩子每天要学习生活8小时以上的地方,孩子在学校里的吃喝拉撒一举一动都要得到高度的关注。因此,对于如此多的孩子宁肯憋着也不愿意在学校里大便的情况,家长应该重视,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重视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