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节庆游-舞狮子、赏月、登高

中国文化节庆游-舞狮子、赏月、登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各族人民生活习俗和节会喜庆中,春节庙会、元宵灯市、清明踏青、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是较为流行的游览方式。如舞狮子,每当“爆竹声中一岁除”之时,舞狮活动便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乡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开封城外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中国文化节庆游-舞狮子、赏月、登高

在中国各族人民生活习俗和节会喜庆中,春节庙会元宵灯市、清明踏青、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是较为流行的游览方式。

春节庙会。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主要有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花市等。如舞狮子,每当“爆竹声中一岁除”之时,舞狮活动便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乡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使》诗中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起毛衣摆双耳。两人合扮一头大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另一人扮作武士。当武士拿绣环引诱、踢打狮子时,狮子便随着鼓点演出各种各样的舞姿:忽而翘首翘望,忽而回头凝视,忽而匍匐在地,忽而奋力跃起,忽而张牙舞爪,忽而摇头摆尾,忽而舐毛洗耳,忽而朝拜翻滚,千姿百态,令人称奇。

元宵灯市。是夜,张灯结彩,吃元宵,猜灯谜,表演戏曲和杂耍技艺,这是西汉之后世代沿袭的民间习俗。《东京梦华录》云: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至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北宋词辛弃疾对元宵之夜繁华熙攘的赏灯景象做过惟妙惟肖的描绘。他在《元夕》词中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踏青。时逢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气候宜人。人们竞相到郊外去,拖暮方归。唐代诗人杜甫在《清明诗》中云: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清明踏青之风盛行于宋时,宋周密在《武林旧亭》中记述了杭州清明踏青的事:是时,城中士女“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开封城外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www.xing528.com)

端午竞舟。古代吴越民族(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一次图腾祭的节日。该民族有断发文身的习俗。每年五月初五,举行一次图腾祭,把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裹在树叶里扔到水里供图腾龙吃;且伴着鼓声,划着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做竞渡游戏,给图腾和自己带来乐趣。端午竞舟即来自此。后来人们把这一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一起,使其更有深远意义。人们悼念屈原,“羡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怒其志”(王逸《离骚章句》),以激励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习俗在北方地区也有发展。

中秋赏月。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辉洒地。千家万户围坐在庭院、楼台、地坪赏月,与月共享月饼、花生等礼品;且吟诗作对,感受天伦,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中秋赏月盛于宋时,宋词对之多有描绘,苏东坡水调歌头》词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登高。九九重阳,金秋送爽,风霜高洁,丹桂飘香。此时,好高望远,赏菊赋诗,别有一番情趣。当人们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时,那漫山遍野的山花,金黄的果实;那晨光熹微的拂晓,夕阳如火的黄昏……尽收眼底。面对祖国锦绣河山,怎不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历代诗人骚客以重阳为题,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在《九日》诗中云: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刘禹锡《九日登高》诗中云: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露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