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素论教育-日间学校和寄宿学校揭秘

罗素论教育-日间学校和寄宿学校揭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男孩或女孩究竟应送进日间学校还是寄宿学校,在我看来,是一个必须根据每个孩子所处环境及其性格而定的问题。对多数人来说,住宅附近缺少真正上乘的日间学校,孩子要到好的学校上学也许要走很远的路。恐怕这些不良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因送孩子上寄宿学校而引起,我认为其严重性足以抵消寄宿学校的诸多优点。尽管存在这种缺点,总的来说,与英国上层社会折磨所有具有特殊头脑或异常德性的男孩的做

罗素论教育-日间学校和寄宿学校揭秘

一个男孩或女孩究竟应送进日间学校还是寄宿学校,在我看来,是一个必须根据每个孩子所处环境及其性格而定的问题。每种制度各有其优点,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制度的优点较大,在另一种情况下那种制度的优点更多。在本章中我要阐述几点论据,这些论据在我为自己的孩子作决定时将会权衡,而且我想,这些论据可能也会被其他为子女尽心的父母所考虑。

在各种考虑之中,居于首位的是健康问题。无论对现实学校的何种评价为真,一个清楚的事实是:它们在这方面较之多数家庭更具有科学上的细致精心的特点,因为学校能雇用大夫、牙医以及了解最新知识的女总管(matrons),而忙碌的父母在医学上可能是比较无知的。此外,学校可设置在有益于健康的邻近地区。对于那些住在大城镇的人而言,仅此一点就足以成为赞同寄宿制学校的有力论据。显而易见的是,年轻人的大部分时间最好能在乡下度过,所以如果做父母的必须住在城里,那么为了子女的教育而将他们送出去,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这种理由也许不久就会失去许多有效性,例如,伦敦的卫生状况正在稳步改善,如果采用人工紫外线,也许能达到乡间的标准。然而,即使疾病能够降低到乡间水平,大量的精神紧张仍然存在。不绝的喧器无论对孩子还是大人都甚为不利,然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潮湿泥土的气味以及清风徐来、星光闪烁,都会贮藏在每一个男女的记忆之中。因此,我认为,无论城市的卫生如何改善,对年轻人来说,将其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乡下度过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赞成去寄宿学校就读的另一个论据——尽管是一个相当次要的理由——是能节省往返的时间。对多数人来说,住宅附近缺少真正上乘的日间学校,孩子要到好的学校上学也许要走很远的路。这个论据对于乡间居民最为有力,正如前一个论据对于城市住户最为有力一样。

若要在教育方法上试行任何革新计划,都必须先在寄宿学校里实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相信改革的父母不大可能全都住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幼儿的情况则与此有别,因为他们并不完全受教育当局的支配,其结果是:蒙台梭利女士和麦克米伦小姐都能利用穷人的孩子进行实验。相反,在公认的在校数年间,唯有富人才能获准用他们的孩子进行实验。他们中的多数自然愿选择旧式的传统教育;少数赞同别种教育的人又散居于各地,无论何地都难以维持一所日间学校。像比达利斯这样的教育实验[1],只有在寄宿学校里才能进行。

然而站在反对方面的论据也颇为有力。在学校里,生活的许多特点不曾表现出来。这是一个人为的世界,它的问题与外面世界的问题大不一样。一个只在假期返家的男孩,当受到所有家人的过度体贴时,他所获得的人生知识可能要比那些早晚回家的男孩少了许多。目前在这方面女孩还不致如此,因为许多家庭都要求她们做些家务。但随着女孩的教育逐渐同化为男孩的教育,她们的家庭生活也将变得相似,她们现有的许多家务知识也将丧失殆尽。在男女儿童年满15岁或16岁之后,让他们分担父母的一些家务和忧虑是有益的。诚然,这种分担不必太多,因为那会干扰学业,但总要分担一点,以免他们认识不到年长者也有其自身的生活、自身的利益、自身的重要性。在学校中,唯有年轻人才有价值,而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在假日,家庭气氛往往受年轻人的支配。其后果是,他们容易变得傲慢、冷酷,对成年人生活的艰辛一无所知,并且远离父母。

这种状况易对年轻人的情感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对父母的感情会趋于萎缩,决不会学习调整自己的行为,去与那些嗜好和追求与己有别的人友好相处。我认为这会导致某种自私的完善(selfish completeness),即觉得自己的人格是一种排他之物。家庭是对这种倾向最自然的矫正媒体,因为家庭是由年龄各异、性别不同、职责有别的人构成的一个单位。如果说由同类的个体组成的集体未必是有机体,家庭则具有有机体的特征。父母爱子女主要是因为他们曾如此殚精竭虑,如果他们不曾在子女身上花费心血,子女就不会重视他们。然而他们的付出必须是合理的,如果他们还有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生活,那么这种付出应当只是必需的。尊重他人的权利是年轻人所应学习的事情之一,这在家庭里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容易学到。让男女孩子知道他们的父亲常为忧患而烦恼,他们的母亲则为了众多琐事而疲惫,对他们无疑是一件好事。让孩子的孝心在青春期内保持活跃,也是有益的。缺乏家庭亲情的世界会变得严酷而机械,其成员个个想专权逞威,一旦失败,却又摇尾乞怜。恐怕这些不良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因送孩子上寄宿学校而引起,我认为其严重性足以抵消寄宿学校的诸多优点。

当然,正如现代心理学家所坚持认为的,父亲或母亲的过分影响是极为有害之事。但若像我所建议的那样,让孩子两三岁就上学,我相信这种情形不大可能发生。在我看来,孩子很小就去就读的日间学校,可以在父母支配一切与父母无所作为两种倾向之间进行恰如其分的调和。就我们刚才所提到的种种考虑而言,如果再配之以一个良好的家庭,看来显然不失为孩子成长的最佳途径。

对于那些感觉敏锐的男孩来说,若让他们留在清一色的男孩圈子里,则不无一定的危险。12岁左右的男孩大都桀骜不驯且粗心大意。就在最近,在一所享有盛名的公学里,发生了一桩因一个男孩同情工党而被打成重伤的事件。凡观点和情趣与一般人格格不入的男孩,在这些地方可能会遭遇极大的不幸。即使在现存的最现代、最进步的寄宿学校里,在布尔人战争期间,亲布尔人的男孩的日子也很不好过。[2]凡喜爱读书并不厌学的男孩,都要遭到虐待。在法国,那些才高八斗的男孩子每每进入高等师范学校[3],不再与一般的男孩厮混。这一计划确实有一些长处。它能防止那些聪颖的孩子(intellectuals)神经受到伤害,防止他们成为不学无术的庸人的跟屁虫,这种情况在我们英国天天都在发生。它能使那些不受欢迎的男孩避免原来必须承受的紧张与痛苦。它还使得对那些较为聪明的男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这样,与较为迟钝的孩子相比,他们就能以更为快速的步伐前进。然而,另一方面,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做法也会使这些精英与社会的其他阶层发生隔离,或许还会使他们对普通人缺乏理解。尽管存在这种缺点,总的来说,与英国上层社会折磨所有具有特殊头脑或异常德性的男孩的做法相比,我认为这种做法还是好一些,除非那些孩子碰巧也善于游戏。(www.xing528.com)

然而,男孩子的桀骜不驯不是不能矫治的,事实上,他们的野性已比过去减少了许多。《汤姆·布朗的学生时代》(TomBrown's School Days)为我们描述了一幅阴暗的画面,倘若把它应用于现代公学,则未免夸大其词。若与我们在前面几章所提到的受过早期训练的男孩相比,二者更不可同日而语。我认为,男女合校——正如比达利斯所表明的,这在寄宿学校里乃是可能的——也许会对男孩子产生讲文明的影响。对于承认男女性别差异,我会谨慎从事,但我认为,较之男生,女生很少对行为怪异之人以拳脚相加。然而,现在能让我放心地将智力、品德和感受性方面超乎常人,或者政治上不保守、神学上不正统的男孩子送进去的寄宿学校,又有几所呢?对于这种男孩子,我确信现有的公学制度流弊甚多。可是在此类男孩中,几乎包括了所有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在上述讨论中,赞成和反对寄宿学校的意见兼而有之,但唯有两种理由是实质的和不可变更的,并且也是针锋相对的:一方面,有田舍、空气和空间之利;另一方面,有家庭亲情及明了家庭责任而得到的教育。至于那些住在乡间的父母,则具有赞成寄宿学校的另一种论据,就是周边不大可能有上乘的日间学校。鉴于这些相互冲突的考虑,我认为达到任何共识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孩子强壮活泼,那么健康的考虑就不必十分在意,这样赞成寄宿学校的论据就少了一种。如果子女对父母情深意切,那么赞成日间学校的论据就少了一种,因为放假的日子足以使家庭亲情维系下去,而住校期间又正好可防止家庭亲情趋于过度。一个敏感的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最好不进寄宿学校;在极端的个案中,甚至以不上学为宜。当然,一所好学校要优于一个坏家庭,一个好家庭要优于一所坏学校。但在两方面都不错时,就须权衡优点大小、酌情而定了。

上述意见,我都是从地位优越的父母的角度阐述的,对他们来说,个人选择是可能的。如果从社会观的立场出发,用政治的眼光考察有关问题时,则还有其他因素须进入我们的视野。一方面,我们有寄宿学校的费用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离家,又可简化住房问题。除了个别例外,我坚决主张所有的孩子18岁前都应接受学校教育,只有在此之后,才进行专门的职业训练。针对我们现在的话题,虽然两种求学方式都不乏诸多支持的理由,但在未来的长时期内,由于经济上的考虑,将使得大多数工薪阶层在决定取舍时,首选的仍会是日间学校。既然不存在认为这一决定是错误的有力依据,我们不妨予以认可,尽管事实上人们不是基于教育的依据而作出这一决定的。

【注释】

[1]比达利斯(Bedales),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郡的一所学校,全称为Bedales School。该校因进行男女学生同校实验(1898年)而开历史之先河。——译者注

[2]布尔人(Boer),生活在南非的荷兰移民及其后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他们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曾发动武装起义,反对英国在南非的统治,史称“英布战争”。——译者注

[3]全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该校创办于1795年,原来主要培养师资,后来也培养科学家、文学家及政治家,为法国地位最高的高等学府之一。作者在这里所指的可能是它的预科。——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