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传》之七:文饰视角与自然哲学

《易传》之七:文饰视角与自然哲学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是“文饰”说,见《释文》:“文言,文饰卦下之言也,夫子之十巽。”前说以“文言”为十巽普遍采用的文体,后说以“文言”为专说《乾》、《坤》。这种文体,十巽多有,并不限于《文言》,但《乾》、《坤》是读《易》之门户,此篇专论《乾》、《坤》,不及其他,则与他篇不同。即《文言》所本。2∶2论爻《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易传》之七:文饰视角与自然哲学

前人释“文言”,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文王”说,见《释文》引梁武帝说:“《文言》是文王所制。”这种说法,很明显是附会,根本不可信。

一种是“文饰”说,见《释文》:“文言,文饰卦下之言也,夫子之十巽。”孔颖达疏引庄氏说:“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前说以“文言”为十巽普遍采用的文体,后说以“文言”为专说《乾》、《坤》。

一种是“释经”说,见孔颖达疏,与前者相似,但不同意“文”是“文饰”。他说:“今谓夫子但赞明易道,申说易理,非是文饰华采,当谓释二卦之经文,故称《文言》。”

上述三说,我认为,孔疏最为近是。“文言”的含义并不复杂,只是“引经之文以言其义”。这种文体,十巽多有,并不限于《文言》,但《乾》、《坤》是读《易》之门户,此篇专论《乾》、《坤》,不及其他,则与他篇不同。

此篇有下述辞例:

(1)“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2)“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3)《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4)《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我理解,“文言”就是指这种体例。

1:l 论卦(之一)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案:注意,古人把“元亨”、“利贞”拆作四字读,不是文字训诂,而是道德发挥,属于古人常说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即《文言》所本。

1∶2 论爻(之一)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案:此节分爻而释,每段话对应于一爻,不包括用九。其体例是先引《易经》,后附“子曰”,属于“子曰易云”体,与下不同。

1∶3 论爻(之二)

“潜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

“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案:此节分爻而释,每段话对应一爻,并附用九之释。

1∶4 论爻(之三)(www.xing528.com)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案:此节分爻而释,每段话对应一爻,并附用九之释。

1∶5 论卦(之二),兼及彖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案:此节先释卦,后释彖。“元亨利贞”不作四字读,与上不同。“大哉乾乎”即《彖辞上》1的“大哉乾元”。“六爻发挥”即《彖辞上》1的“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即《彖辞上》1的“时乘六龙以御天”。“云行雨施”即《彖辞上》1的“云行雨施”。

1∶6 论爻(之四)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後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案:此节分爻而释,每段话对应一爻。

2∶1 论卦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案:坤为柔,为静,为顺。

2∶2 论爻

《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案:此节分爻而释,每段话对应一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