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之自然哲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周易》之自然哲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日来复”是以六日为一轮,第七天属下一轮。七日来复一卦六爻,每爻配一日,一共是六日,到第七日,已经属于下一卦,其实是六日一轮,而非七日一轮。一般认为,“中行”和“得中”有关,《易经》的“中”是指下卦之中和上卦之中,即第二、第五爻,但这里的“中行”却见于六四。其实,“中”字还有一种用法,是指六爻之中,即第二、三、四、五爻。迷复,凶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周易》之自然哲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大义】

此卦下震上坤,(1)讲出行一定要原路返回。

《复》卦与《剥》卦相反,《剥》卦是一阳领五阴,象征彻底剥夺,《复》卦是五阴领一阳,象征彻底恢复,互为逆过程。《序卦》:“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杂卦》:“剥,烂(阑)也;《复》,反也。”这里是以“反复其道”讲逆过程。

此卦卦辞有“七日来复”说。“七日来复”是以六日为一轮,第七天属下一轮。这和西历的星期完全不一样。(2)近代,西历传入,我国才有星期。星期天,旧称“来复日”,其实是用中国概念翻译西历术语,根本旧不到哪儿。现在,中国的尊孔复古派,视所有西洋节日为奇耻大辱,但取消星期天,谈何容易。你叫他周末上班,他也不干。或说,星期天,必须改叫“来复日”。可是,这种“来复日”,中国哪有?明明是跟西方抬杠,成心造出来的。中国的“国粹”大多如此。

【校读】

 有往复、回复、答复、报复、反复、恢复等不同用法。这里主要指返回。

七日来复 一卦六爻,每爻配一日,一共是六日,到第七日,已经属于下一卦,其实是六日一轮,而非七日一轮。案:《易经》配日,始于何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条材料很重要。汉易讲卦气,有所谓六日七分说,即以360日分配60卦,每卦得6日,每爻得一日,剩下的5.25日,每日合80分,共计420分,平均分配到60卦中,每卦可得7分(参看孔颖达疏)。《易经》创作的时代,虽然还不能证明有这种卦气说,但古人有六日一轮的说法还是很重要。下《震》卦六二、《既济》六二有“七日得”,同此。

祗悔 “祗”音zhī。孔颖达疏引韩氏说、《周易集解》引侯果说,都说“祗悔”是大悔。《说文解字·大部》:“奃,大也。”“奃”相当“大抵”的“抵”,就是这个字。

休复 上《否》卦九五有“休否”,“休”字的用法同此。(www.xing528.com)

频复 与上“休复”相反。“频”读颦,指皱眉头,一脸苦相。王弼注和马融、虞翻注(《周易集解》引)皆以“频”为频蹙、愁苦之义。下《巽》卦九三有“频巽”,频是频繁之义,与此不同。

中行独复 “中行”是半道。这种用法的“中行”,《易经》有三个例子。上文有《泰》卦九二,下文有《夬》卦九五。一般认为,“中行”和“得中”有关,《易经》的“中”是指下卦之中和上卦之中,即第二、第五爻,但这里的“中行”却见于六四。虞翻说,此例“不在二五,何得称‘中行’耳”(《周易集解》引)。其实,“中”字还有一种用法,是指六爻之中,即第二、三、四、五爻。(3)“独复”,指独断专行,不受他人影响,决心往回走。

敦复 王弼注、孔颖达疏以“敦”为敦厚义。案:此卦六二与六五敌,“敦”有对义。

迷复,凶 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1) 《左传》成公十六年记晋史之占,其卦遇《复》。又《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子大叔之占,在《复》之《颐》,涉及此卦上六。

(2) 西历的星期源自《创世记》。他们有所谓安息日(sabbath)。犹太教以星期六为安息日。基督教,有些派别以星期日为安息日,有些派别以星期六为安息日。他们还有安息年(sabbatical year),也是七年为一轮。古代犹太人,每七年要休耕一年;美国大学教授,每七年可以轮休一年,就是休安息年。

(3)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125页:“《文言》乾九四云:‘中不在人。’中谓三四,居一卦之中也。又《系辞》云:‘其初难知,其上易知……若夫杂物撰德……非其中爻不备。’中爻谓中四爻,即下所谓二与四、三与五也。四居卦中,独与初应,故曰中行独复。虞翻谓‘四不在二五,何得称中行?’岂知三四称中爻,易固有明例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