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传播导论:把关人理论实践

网络传播导论:把关人理论实践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组织 “把关”,首先直接体现为对新闻素材 “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传播系统中的职业 “把关人”可以进入信息圈的核心,接触到一般大众接触不到的信息。网络似乎提供了一个没有 “把关人”的无限自由的信息平台。虽然网络传播的种种特性使传统的 “把关人”理论受到挑战,微观的把关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

网络传播导论:把关人理论实践

一、“把关人”理论简介

“把关人”(Gatekeeper)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把关”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传播学五大先驱之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Kurt Lewin)提出的。他从事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的研究。1947年,他在 《群体生活中的渠道》一书中,首次把 “传播”与 “把关”作为相联系的术语使用,指出信息能否进入传播渠道或继续在渠道中流动取决于 “把关人”,“把关人”根据有关规定或者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行信息的选择,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卢因的研究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关注。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他在研究美国一家非都市报纸的编辑时明确提出新闻的筛选过程中存在 “把关人”,为传播中的 “把关”现象 (如图5-1所示)提供了实证材料,即众多信息到达传媒组织之后,经过记者编辑的删选,舍弃一部分,余下的那部分信息经过编辑发布出来传播给受众。他指出,传播过程有一个取舍、选择信息的过程。新闻素材数量众多,林林总总,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 “有闻必录”,总会根据某些标准,加以必要的筛选和过滤,在新闻素材涌向传播者的过程中,媒介组织设置了一道 “关口”,通过 “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是经过筛选和过滤后留下的部分素材为原料的信息制品。

图5-1 “把关人”模式

威尔斯·拉姆说:“在信息传播网上布满了 ‘把关人’。在这些 ‘把关人’中,记者决定报道哪些事实,编辑决定选用哪些信息,摒弃哪些消息。”[1]这充分体现了 “把关人”对事实取舍的重要作用。

传播组织 “把关”,首先直接体现为对新闻素材 “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可以表现为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两方面,业务标准指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而市场标准指的是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另一方面,把关活动最终还受到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的影响。作为职业的信息传播机构,大众媒介在信息收集上有特殊的优势。新闻传播系统中的职业 “把关人”可以进入信息圈的核心,接触到一般大众接触不到的信息。影响信息过滤结果的因素,除媒介人的新闻价值观外,更有力量的是传统和权力。

美国学者休梅克和瑞斯的研究,更系统地阐明了哪些因素会影响媒介的内容,他们提出的五个方面是:

(1)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例如传播者自身的特性喜好,个人和职业的背景,个人态度和职业角色。

(2)来自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例如截稿时间及其他时间限制、出版物的版面要求、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结构、新闻价值、客观原则及记者对官方信源的依赖。

(3)媒介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例如媒介组织的营利目标可以以各种方式影响媒介的内容。

(4)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例如利益集团、政府等的影响。

(5)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体现的是一种宏观层次的社会现象。包罗万象的意识形态可能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影响媒介的内容。

休梅克和瑞斯认为,这五种因素,是从微观到宏观的等级结构。其中,意识形态处于结构的最顶端,其影响力通过各个层次向下渗透。

传播工作者方面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其余四个方面的因素中,媒介工作惯例和意识形态影响基本上分别是传统与权力的另一种说法;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是意识形态的影响的延伸物;媒介组织的方式不过是意识形态的实际表现方式。

二、网络时代的 “把关人”理论

(一)网络传播中是否也存在 “把关人”

谈到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冲击与影响,人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传媒的 “把关”是否也存在,是否也能对受众起到作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超文本链接使人们能随心所欲地在信息海洋中遨游、冲浪,人们接触的新闻信息不再限于由单一或少数几种大众传播媒体提供,他们能从互联网的旮旮旯旯 “拉”出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互相补充或互相抵牾的新闻信息,只要其愿意付出精力和时间,总可以找到大量的,甚至是海量的信息。网络似乎提供了一个没有 “把关人”的无限自由的信息平台。在网络传播时代,“把关人”理论是否还成立呢?

在美国从事传播研究的学者马成龙指出,一方面,新闻网站提供的内容大大增加,就意味着需要对此有更多的筛选和 “把关”,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范围大大增加,又意味着 “把关”的减少。这种表述,实际提出了两个层面上的 “把关”的概念,一种是微观的,即个别媒体网站对于自己站点内容的 “把关”;另一种是宏观的,即在整个网络传播环境中的 “把关”。虽然网络传播的种种特性使传统的 “把关人”理论受到挑战,微观的把关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从此意义上说,把关从来都没有消失,也永远不会消失,或者说网络对于把关作用的消解,都为时过早。从数量上,一个专业媒体可以提供比以往更多的信息,但这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可以不加选择,相反,如果专业媒体把一切可得到的信息捡来就用,只会使自己站点提供的内容鱼龙混杂,甚至是因虚假信息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结果是,它的信用度可能会下降,品牌贬值,最终也就会导致自己经营上的失败。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和发布背后仍有其深层的经济政治原因(尽管有时候连传播者自己也难以察觉)。(www.xing528.com)

在区分不同层次的 “把关”后,我们要考虑每一种 “把关”会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并最终影响受众对环境的认知和个体的态度及社会舆论。尽管网络具有海量的优势,但无论受众如何绕开宏观的控制去获得信息,最终他仍要进入某一站点,也就是说,他最终仍可能会进入一个微观的 “把关人”的 “势力范围”中。再者,生活中网络用户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和专业的信息机构相比的,大多数人关注的仍然是那些在网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信息机构站点。由此看来,被削弱的主要是政府的 “把关”功能而非专业新闻机构的“把关”功能。然而,虽然政府的直接控制力相对减弱,为了在网络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地位,政府会采取其他一些策略,其中之一应是扩大自己国家的一些主要新闻机构的影响以防止本国受众的流失,并强大本国在网络中的声音。所以,政府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这些媒体以扶持,也就是说,政府的把关仍然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微观的 “把关”中。新闻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媒体新闻工作在网上的延伸,政府工作的观点和立场仍然要渗透或者说表现到网络世界中来。

(二)网络传播挑战 “把关”

在网络传播的情况下,传统的把关显然受到了挑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第一是网络传播者的无限多源。传统媒体、事业、政府、团体、各种商业公司和网络中的芸芸众生都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发布各种新闻,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网络的信息量是传统媒体所能提供的信息量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1998年1月,克林顿的性丑闻事件,是由麦特·德拉吉的个人网页首先发布;1999年4月15日韩国货机坠毁,是由一个目击者、普通网友在新浪 “谈天说地”论坛率先发布;1999年5月8日,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是由商业网站新浪网率先发布;对于北约拿 “旧地图”作为误炸的借口,是美国国家地图在其网站上予以否认;在科索沃战争中,位于科索沃中部的一家修道院建立的网站担当起了对外传递信息的重任。由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者正以几何级数增长,即使普通受众也能成为网上的传播者,都可以拥有并实际行使一定的传播权利,信息的无限多源和职业把关人的缺失使得把关成为难题。从乐观方面说是受众的 “知”的权利扩大,推进了民主自由的进程,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传统传播者的权威性受到了威胁会导致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谣言的消极影响比以往范围更广,后果更严重。

第二是 “把关”程序减少导致 “注意力”经济的兴起。目前,我国的新闻网站从业人员较少,还未形成像传统媒体那样规范的组织,所以 “把关人”的环境相对宽松。因此,网络新闻道的 “把关”程序比传统新闻 “把关”程序减少了。传统 “把关”程序多,使得传播出的新闻质量更高。但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体的发行量覆盖率概念的含义也逐渐模糊。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新闻的“注意力”上,一条消息吸引了多少眼球才是网络传播者追求的目标。他们创办的网站、制作的网页是否成功的核心要素自然就放在了新闻的吸引力上面。为了迎合大众和市场,网络传播者的意愿不但取决于社会、组织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也放在了网民 “用眼投票”的结果上。而职业 “把关人”的缺失为 “注意力”经济的兴起提供了 “便利”。

第三是 “把关”技术尚不完善,专业人员素质偏低。网络技术仍处在发展阶段,技术上的问题阻碍了把关功能的发挥。现在的论坛虽设有版主,但版主只能在受众传出对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修改删除。这是因为网络信息发布时通过节点,信息发送FPP请求后到达网络节点,连接上之后,网络自动送出此信息,没有设定关卡。比如2002年10月18日香港艺人罗文去世的信息,由香港一家广播电台提前10小时播报出来,然后迅速借助网络力量传遍全国各地整个华人圈中,医院里还在紧张抢救,网络上已是 “许多人眼泪在飞”,这次假新闻波及面如此之大,连新华网也未能幸免。

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的海量 “把关人”要求更高。“把关人”必须同时具备技术和 “慧眼”才能 “把”出好新闻。网络编辑不仅需要掌握使用新闻技术的能力,例如,对文本、图画、音频、视频的编辑与发布,还必须会操作大型数据库及信息发布系统,制作精美的网页等。相较传统媒体对 “把关人”的技术要求相对低。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的高速性要求编辑在第一时间选出好的新闻,保质又保量,这种要求对于专业人员来讲是非常高的。而传统新闻的编辑人员面对的信息量没有网络传播中的大,在时间上也没有如此紧迫,由此得出,网络新闻 “把关人”面对的挑战大于传统新闻编辑人员,技术和专业素质的因素导致传统的 “把关人”理论受到挑战。

(三)网络中如何 “把关”

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是最大的 “把关人”,这方面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网络传播活动。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如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草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制定的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信息产业部制定的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都起到了把关的作用。在政府的监管和调控下,网络传播者为了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对网上的内容实施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会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删除或者屏蔽。

(2)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例如,“封杀”某些网站。当然技术的控制往往容易挣脱,人们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来绕过关卡,还有一些网络黑客可以通过特殊的程序来修改和涂抹传出的信息,造成信息的鱼龙混杂。因此技术手段的运用不能是单独使用,还必须结合法律手段才能发挥作用。

(3)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通过扶持重点网站来推动本国在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以改变本国在国际网络传播中的不利地位,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开发更为有效先进的网络技术,使本国的网络市场更加成熟有序,从而使本国的声誉和实力在国际上跃上更高台阶

在微观层面上的 “把关”则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培养专业的网络 “把关人”

网民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会感到无所适从,搜索所需信息会越来越困难,这时就需要专门的网络传播者来 “把关”,帮助网友挑选、梳理和理解事实,他们对信息进行加工后及时提供给网民。不仅如此,网络传播更需要的是专业的网络 “把关人”。面对杂乱无章、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把关人”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职责就是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的现状是,很多网络传播者为了争取时间或吸引关注,不认真、详细地去核实待报道的新闻的真实性,甚至是为了吸引眼球仅凭信息提供者的一面之词就公开报道。例如2003年3月28日最先出现在 《中国日报》上的有关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被杀害的新闻,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被新浪、搜狐等知名网站转载报道。事实上,它最先出现在CNN上,是2002年愚人节期间的假新闻,各大网站在相继转载之前都未曾想过去核实和考证,可见专业的网络“把关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2.网络传播机构加强把关

每个网站传播机构都有自己的新闻理念和工作原则。例如新浪网是一家可以与具有传统媒体背景的专业新闻网站相抗衡的网络媒体,“看新闻上新浪”是很多网民的选择,这与新浪网在新闻传播方面奉行的指导原则有密切关系。作为商业网站,新浪网并没有新闻采访权,它能保持新闻报道的中立立场,尽量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客观进行新闻报道,这就是新浪的“把关”。一个新闻传播机构想要获得网民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只能在信息筛选方面加大 “把关”力度。只有保证自己提供的信息迅速、真实、可靠,才能提高信用度,提升品牌效应,赢得市场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时代在带来无限广阔空间的同时,受众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相应的,网络媒体和传播者的把关作用被大大削弱了,然而个人、媒介组织以及政府等角色的 “把关人”依然存在,社会需要他们规范网络使用和传播的秩序,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真实的网络世界。

[1] 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