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理学科DIS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物理学科DIS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据分析表明,DIS实验有54%的时间供学生探索研究,而传统实验在这方面所用的时间只有5%。从这一比例来看,传统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计算、作图、归纳等基础能力;DIS 实验则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和规律的探求能力。此外,还需进行DIS 校本课程开发。DIS 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两部分。[案例4-17] 物理实验“测定本地重力加速度”引导学生利用DIS 系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测定重力加速度。

物理学科DIS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1.数字化实验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比较

传统实验和DIS 实验都能帮助学生认知、理解、掌握物理概念。传统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明显不如DIS 实验,因而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概念认知、理解、掌握能力的提高;DIS 实验有明显的优势,它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关注程度,相应地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理解、掌握上的能力;另外,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提高了认知概念方面的局限;对概念的理解相应增强;能更全面地掌握物理概念,具体体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数字化实验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操作能力是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基本能力,正确而有序的实验操作是达成实验目的的关键。因此这一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实验和DIS 实验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传统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较多,操作时间较长,实验中容易出现故障,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有序的思维能力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品质

DIS 实验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体现了实验设计的方便性原则。同时DIS 实验系统作为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工具,提高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学习、拓展知识的能力。

3.数字化实验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对教学时间的重新分配

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数字手段应用于数据采集环节,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得到实验数据,从而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上。

在数据分析环节,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可将学生从简单、机械、烦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创造力的方面。利用计算机的即时绘图软件,可以在采集数据的同时把需要的物理图线绘制出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在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的实验中,用“位移传感器”把物体导轨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运算,可以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甚至能在几秒内自动绘出运动v-t 图像。这样,学生可以减少重复性操作,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数字化实验和传统实验效率对比见表4-1。

表4-1 数字化实验和传统实验效率对比

加强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计算、作图能力,数形结合、归纳结论能力的培养。传统实验在数据处理方面所花的时间占整个实验过程的45%,学生要经过详细的计算或描点作图,才能根据计算的结果或做出的图像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传统实验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图能力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计算过程冗长,学生用于探索研究的时间就很少。

DIS实验则正好相反,它用于数据处理的时间只占整个实验过程的3%,计算、描点、作图的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如图4-7 所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数据进行探索、研究、推测结论,然后选择合适的函数进行拟合。数据分析表明,DIS实验有54%的时间供学生探索研究,而传统实验在这方面所用的时间只有5%。从这一比例来看,传统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计算、作图、归纳等基础能力;DIS 实验则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和规律的探求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很容易得到各种图像,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图像、声波的振动图像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DIS 实验中的各种函数拟合功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推测答案的能力,以及根据信息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传统实验在这方面则难望其项背。

图4-7 传统实验与DIS 实验学生活动时间分布对比图

4.数字化实验的课程开发

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把教育的首要目标从获取知识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此外,还需进行DIS 校本课程开发。DIS 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两部分。理论学习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采用储能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DIS 实验教程》。理论课教学以教学班为单位,每周1 课时。

实验探究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学生自主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时,将每班学生分为三个实验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10 个小组,每小组两人。每次实验三组学生分别进入理化生实验室,每三周一个循环,三周后视具体情况更换课题。实验复习阶段约20 课时;探究拓展阶段课时安排视组数而定,每组活动时间不少于10 课时。

[案例4-17] 物理实验“测定本地重力加速度

引导学生利用DIS 系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测定重力加速度。通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交流探讨实验结果、挖掘数据和图线中蕴含的物理意义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体验从实验设计、过程探究、数据处理到误差分析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科学的求真务实,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1.研究主要环节

本设计采用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小结的模式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情景引入,提出研究目的:测定本地重力加速度。

第二环节,采用开放性形式,各小组设计方案。(www.xing528.com)

第三环节,自由选择实验探究,测定本地重力加速度。

第四环节,交流分析结果。

2.研究实施过程

(1)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和使用一些常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 不同,测量g 值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导出这次探究的任务:测量本地的重力加速度。

(2)方案设计。

阶段一: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讨论所提出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否科学、合理。

阶段二:表达与归纳。各小组代表向全体同学表述该组讨论提出的方法与方案。

(3)实验探究。提供三组器材供学生实验自由选择进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探究,演示频闪照相法测重力加速度。根据现有器材安排三组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明确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实践完成本小组的方案后,能够总结分享结果。

器材组一: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器材组二:用光电门传感器测重力加速度

器材组三:用单摆、光电门传感器测重力加速度

演示实验:频闪照相法测重力加速度

(4)实验结果交流分析。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并进行优缺点互评。分析测量方案选择、操作精度、数据处理方法各个方面对实验误差的影响,试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背景DIS 实验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个性化提高

(1)通过误差分析,对当天的实验提出1~2 个改进方案。

(2)思考:通过当天的实际操作,请表达一下,在伽利略时代测重力加速度与我们今天使用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电脑等一系列数字化工具测量相比,有何不同,有何感受?

4.案例反思

重力加速度的值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参量,测量重力加速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知识上它是力学各种原理的综合应用,在方法上渗透着间接法、累积法等各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据处理中蕴含多种分析方法,情感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1)注重启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得出结论,体验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了科学方法,培养了科学精神。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恰到好处地落实学习情感、实践探究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2)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学习新知识。在学生利用实验仪器探究“测定本地重力加速度”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各种原理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后,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认真分析误差,最后归纳总结。使原有的知识在应用层次上得到提高和升华。认识到测重力加速度各种方法的本质与内涵,学生的认知水平自然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3)强化实施探究过程,实验中DIS 和传统实验运用合理恰当。学生在传统实验中感悟到经典物理思维的光辉,在DIS 实验中,充分体现了DIS 实验所具有的便捷、直观、实时、准确等特点。

(4)突出学习兴趣培养,产生良好学习动机,从而顺畅地进入实验探究程序。多支路并行的开放式教学,新颖的设计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效。开放性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范围,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创造了外动(活动)和内动(思维)双活跃的课堂。将课堂向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度自然延伸,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高涨,达到了“我要学、我想学”的境界。

(5)注重诱导强化方法,在实验设计中,启发学生应用累积法、图像法、平均值法、极限法等各种科学研究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