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指导方案:有效教与学

高中政治教学指导方案:有效教与学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授课一、自主预习,形成初步认知结合提前所发预习学案,引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注重引导、开拓学生思维,并及时总结归纳,使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为分析实际问题打下紧实的基础。依据课标和考点梳理教材基本知识,是基础知识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教师利用学案“考点梳理”栏目,让学生读书、记忆、填写。

高中政治教学指导方案:有效教与学

新授课

一、自主预习,形成初步认知

结合提前所发预习学案,引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边读边思,边写边记,最大限度的自主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点问题;双色笔做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背诵、理解思考及练习巩固,力求做到明确教材核心和考点问题,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

带着问题读书,带着问题上课,增强阅读和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讲评或复习旧知

课时和作业的安排是协调一致,并不是矛盾冲突的,所以每节课可以对上一节的作业进行必要的讲评。讲评作业要着力解决好知识误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审题误区(主体限定、程度限定、方向限定、范围限定、材料限定)、答题误区(试题类型、建模问题、书写格式)、方法指导等。讲评不能面面俱到、题题都讲如同记流水账,占用大量时间,新授课变成讲评课,以致本末倒置。也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如同雨过地皮湿,讲不到错题集中点,浪费时间精力,以致出力不讨好。通过作讲评应该基本达到旧知的复习和提升的目的。

三、情境导入、展示预习成果

政治学科的生命力就在于其鲜明的时代性。它所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在上课时,精心设计时政和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该节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而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首先要有确定的主题,所选素材、知识点的讲解和探究活动的设置都必须围绕主题,防止散乱地罗列和堆砌材料;再者情境选材要广泛,既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已有事例,也可选择时政性更强的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最后注意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性,既考虑程度较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着眼个别学生程度不好的客观学情。总之,应在精心设计的问题引领下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激发学生思维,发现学生认知误区和难点,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提炼。

四、精讲问题,答困释疑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好的课堂一定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控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掌握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过程。特别是在新授课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及时捕捉学生讨论中存在的疑惑点和知识的盲点的基础上,在对教材的整体逻辑及重难点准确把握的前提下,围绕学习的重点和考点,教师要用最短的时间,借助最高效实用的教学手段进行必要的点拨和分析,帮助学生解决疑点和难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注重引导、开拓学生思维,并及时总结归纳,使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为分析实际问题打下紧实的基础。教师讲解务必要切中要害、“针弊时砭”“对症下药”,不能泛泛而谈,平铺直叙。

五、总结整合,形成体系

有教育专家说: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学生是政治学科新授课课堂的主体,对于知识的巩固落实、能力的提升拔高,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预习、听讲和教师板书情况,对知识进行再梳理、归纳整合,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自己认识和能力。

六、课堂检测,巩固提升

实践是检验认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认知如何都需要课堂检测的操作来判定。因此,根据不同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检测试题,突出重点和考点,突出易错点和易混点,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注意学生有效的思考和判断,注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而逐渐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复习课

第一环节:明确课标要求和高考考点。

按照考试大纲、说明和新课程标准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教师用1—2分钟的时间明确本课或本框课标要求(包括“内容目标”和“提示与建议”)和高考考点,让学生明确复习要求,确立复习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环节:梳理教材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

依据课标和考点梳理教材基本知识,是基础知识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环节。这一环节一般可包括如下步骤(几个步骤也可进行适当整合,穿插使用)。

①自我梳理,识记理解。教师利用学案“考点梳理”栏目(含填空和简答),让学生读书、记忆、填写。这一环节也可提前布置,让学生课前预习。这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动脑思维,大胆探索,不能仅仅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要求有思考,有归纳,有提升。

②检查提问,落实知识。教师通过学生自查、同位互查、教师抽查、集体默写、板演等多种方式督促检查,克服“教师提问”的单一方式。这种多方式立体式落实基础内容的方法,既能发现问题、夯实基础,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只有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③点拨重点,规范知识。教师通过检查提问,发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然后对重点、难点、疑点、模糊点、易错点、易混点和联系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提示点拨,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并形成本节课内容的基本知识框架。这个环节要强调四个字,即精讲、点拨。精讲要有针对性,不拖泥带水,罗里罗嗦;点拨强调有效性,要立足课堂,着眼学情。

第三环节:例题精选、情境探究。(www.xing528.com)

①教师紧扣教材基本知识,以近年高考典型试题为例,师生共同探究,让学生感悟高考、体验高考,了解高考对本节课知识点考查的形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在了解中夯实相应考点,在分析中掌握思路方法,进而实现全面认知高考,全面掌握高考。

②引入社会热点或生活中的案例,创设情境问题,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情境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一步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把基本知识融入现实生活,明确知识的运用方向和角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第四环节:当堂练习,评价矫正。

题目的选择切勿选难攀高,要立足复习学情和考情,选择具有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限时、闭卷、规范”地进行训练,以期实现训练的有效性。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点评。点评要真实到位,或针对整体做题情况,或评价个别同学。点评时,多用欣赏的眼光,多点几个赞,会使学生勇气倍增,轻装上阵,能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的正确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最终转化为有效学习行动。

讲评课

第一环节:考情分析,情感激励。

教师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及时将考试阅卷统计结果、学生得失分情况、卷面规范情况等大数据信息及时公布,并做出详细说明。科学分析考情和学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答题情况,了解到自己存在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以及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查缺补漏、提升拔高。教师尤其要对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思路清晰、成绩优秀学生的答卷进行展示,发挥其示范和榜样作用。

第二环节:出示答案,学生纠错。

教师出示答案,留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查、自改,学生根据参考答案,对照自己答卷自纠、自悟,或与其他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

注意:指导学生自我整理,形成满分卷的同时要从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分析出错的原因,独立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并归类。

指导学生自主分析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并将题目按考点进行归类。

指导学生自查和自改,切勿只核对错误,只计算分数,不能偏离纠错的根本目的。

第三环节:重点讲评,集中纠错。

这是讲评课的关键之所在。教师备课时,要重点统计分析部分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归类集中,查明原因,回扣课本。讲评时,教师指明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要集中重点讲解共同存在的问题,学生知识掌握的欠缺处,出错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还要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材料和设问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实现学生考点知识的再现,解题能力的提高和方法技巧的掌握。

第四环节:归类分析,变式练习。

①结合具体典型试题,师生分别从题型、思路、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归类总结,并回归课本,回扣考点知识,实现能力与知识在典型试题的再现,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避免或只重视知识回扣,或只重视方法指导,或只重视能力培养等,真正做到讲有所得、听有所得。注意:教师讲解试题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平衡发展。

②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在讲评完后,要给出新题进行变式训练,可以改变材料设置,可以更改相关知识点,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复习旧知中获得新收获。变式训练与补偿训练二者相结合,才能强化对试卷中考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补偿跟踪,反思整理。

教师要求学生补充完善答案,整理错题集,并实行错题重做,补偿训练,巩固讲评效果。

这一环节需注意:第一,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当堂完成或自习课完成。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整理错题集,并总结错因、归纳解题方法等,避免简单誊抄或粘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