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丝竹:《欢乐歌》与《三六》赏析

江南丝竹:《欢乐歌》与《三六》赏析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欢乐歌》乐曲介绍与赏析《欢乐歌》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民族器乐小合奏《江南好》就是据此改编的。《三六》乐曲介绍与赏析《三六》又名《三落》,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在江南丝竹中,本曲在原始谱的基础上,根据加花的程度,分为《老三六》、《中板三六》、《花板三六》三首独立的乐曲。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是江南丝竹文曲的代表。这也是江南丝竹支声性复调织体的特点。

江南丝竹:《欢乐歌》与《三六》赏析

《欢乐歌

乐曲介绍与赏析

《欢乐歌》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旋律流畅,富有歌唱性,全曲充满着愉快欢乐的情绪。

乐曲由慢渐快,表示欢乐情绪逐渐高涨,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将母曲《欢乐歌》发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为本段,构成了(A1A2A)的变奏体结构,也就是说据以发展的主题在后,因此有人称它为“倒装变奏式”。

“放慢”是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如将一拍放慢为两拍或四拍,用以扩大结构。“加花”是在放慢的节奏上,围绕母曲的骨干音,增添几个相邻的音,以装饰和丰富旋律。这样就发展成与母曲具有一定对比的新型曲调,若不仔细分析,很难辨认其渊源关系。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民族器乐小合奏《江南好》就是据此改编的。

《三六》

乐曲介绍与赏析

《三六》又名《三落》,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活泼流畅,欢快而具有弹性

它的原始谱是流水板,在李芳园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里收录有此曲,改名为《梅花三弄》,并在各段加有小标题,分段方式也与老谱有出入。

在江南丝竹中,本曲在原始谱的基础上,根据加花的程度,分为《老三六》(即《原板三六》)、《中板三六》、《花板三六》三首独立的乐曲。

此曲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主体由多个曲调组成,各个曲调间采用一个相同乐段的“合头”串连。不尽相同的曲调形成调式、速度上的对比,构成分散、聚合的效果,使旋律更加活泼流畅,欢快而具有弹性。

用“合头”连接若干曲调,形成一个完整的乐曲,是我国民间音乐中流传很久的一种曲体结构形式,它在江南锣鼓曲牌中也谱遍使用。

《慢三六》

乐曲介绍与赏析

《慢三六》又名《花三六》,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系以《三六》的音乐素材为基础,进行放慢加花变奏,独立成曲,发展而来的。

乐曲乐观明朗,亲切动人。

《云庆》

乐曲介绍与赏析

《云庆》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系从《锣鼓四合》套中的《云庆光》一节发展而来,又名《景星云庆》、《庆云板》。曲调轻松优美,常在节日和喜庆堂会中演出。

全曲共分三段,首段悠扬抒情;中段明朗活泼;尾段热烈兴奋,节奏顿挫有力。

乐曲主要采用齐奏,更好地表现了人们喜庆的情绪。

《中花六板》

乐曲介绍与赏析

《中花六板》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www.xing528.com)

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并将其组合成套,称《五代同堂》。“五代同堂”这一名称是取其吉利之意,子孙五代同堂,福高寿长。另外也示意五曲同出一宗。

《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即将节拍逐层成倍扩充,而速度逐层放慢,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文曲的代表。

亦可用箫、二胡、琵琶、扬琴等少量乐器演奏,拟“舜弹五弦,以歌《南风》”之古意,取名《熏风曲》,亦名《虞舜熏风曲》,格调则更为雅致。

《四合如意

乐曲介绍与赏析

《四合如意》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四合是曲牌名,包含由多首曲牌联合成套之意。此曲又名《桥》,为丝竹素材汇聚而成的综合大曲。全曲洋溢着一种热闹欢庆的气氛。

《四合如意》因流传地区不同,有《苏合》、《杭合》、《扬合》等不同版本,其中以上海地区流行最广,是一首由八首曲牌联缀而成的大型套曲。包括《小拜堂》、《玉娥郎》、《巧连环》、《云阳板》、《紧急风》、《头卖》、《二卖》、《三卖》。

乐曲以散板开始,接下的慢板是《三六》的放慢加花,此曲最大的特色是在后半部分的“卖”,由多种丝竹乐器轮流独立演奏,演奏者可即兴发挥,争相献技,有相互传接和竞赛的意义,故又称为“赛”,演奏者彼此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并与合奏穿插进行,相逐成趣,变化自如。最后丝竹齐鸣,渲染出一种热闹欢腾的气氛。

《行街》

乐曲介绍与赏析

《行街》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所谓行街,就是在街上行走,是一种边走边演奏的形式。经常用于节日,庙会或喜庆的场合,乐曲轻盈欢快,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首乐曲又叫《行街四合》,因为经常用于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有两个版本并存。一是由《小拜门》、《玉娥郎》、《行街》及其变化重复部分组成。二是由《行街》、《快六板》、《柳青娘》、《快六板》、《行街》尾声组成。二者不论其组合的曲牌有所同异和多少不一,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行街》及其变奏为主体,所以它们都属变奏性的联缀体。

全曲分为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且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此曲运用支声复调织体写法,各个乐器声部既充分发挥个人演奏特长和乐器性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合之则相互协调融合,从而构成了多样与统一的合奏整体。这也是江南丝竹支声性复调织体的特点。

《小霓裳》

乐曲介绍与赏析

《小霓裳》原名《霓裳曲》,为有别于李芳园编辑的同名琵琶曲,故改称《小霓裳》。

原为杭州丝竹曲,旋律温润典雅,清丽飘逸,是描写月色的精品之作。

此曲最先流行于杭州,据说是杭州丝竹艺人根据民间器乐曲牌《玉娥郎》移植,但迄今未见有与《小霓裳》相似的《玉娥郎》曲谱发表,故此说待考。

20世纪20、30年代,王巽之等人传此曲到上海,经孙裕德等国乐界有识之士的推广,该曲现已成为上海丝竹界喜爱演奏的曲目之一,流传面很广。

全曲共五段,设有分段小标题;玉兔东升、银蟾吐彩、皓月当空、嫣娥梭织、玉兔西沉。这五个标题显然系根据唐明皇游月宫闻仙乐的传说编写。演奏乐器有箫、二胡,琵琶和扬琴,音响清越华美,音调典雅靡丽,清丽飘逸,具有古代舞风之神韵,蕴含月里嫦娥翩翩起舞的意境。主题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无明显对比。在重复时,两个部分中间插入舞蹈性节奏音型加以展开。

整个乐曲布局很有特点:第一段,只呈示主题的前半部分;第五段只重复主题的后半部分,在尾部稍作扩充,出现引人注听的清角音,造成一波三折的情趣。而第二、三、四段,在完整主题的前后部分中间,插入有较大扩充的段落。这样,全曲出现双重性的“合头”~~“合尾”的格局:

[1]合头[2]合头~~合尾[3]合头~~合尾[4]合头~~合尾[5]合尾~~。合头与合尾的间隔出现,贯穿全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合头与合尾之间插入的展开段落,使音乐具有发展的动力。正由于这样,主题只被重复演奏,但她仍富有艺术魅力,耐人寻味。

乐曲采用齐奏性织体写法,各乐器声部以同度或八度的重叠,演奏同一的旋律,它们细致地、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同一的音乐情趣,使乐声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