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苏辙《老子解》及《无为》的境界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苏辙《老子解》及《无为》的境界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减少再减少,一直达到“无为”的境界。延伸阅读(一)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学日益,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及其有事,自己造也。苟一日知道,顾视万物,无一非妄。及其兼忘此心,纯性而无余,然后无所不为,而不失于无为矣。圣人无为故无事,其心见于外而物安之,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苏辙《老子解》及《无为》的境界

【译文】

求学是每天都增加知识,求道是每天都减少知识。减少再减少,一直达到“无为”的境界。做到顺其自然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治理国家要用不妄为的方法,如果任意妄为,那就无法治理好国家。

【注释】

为学日益:求学是每天都增加知识。为学,求学。日益,每天增加。

为道日损:求道是每天都减少知识。损,减少。

取: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无事:不妄为,不惹是生非。

有事:任意妄为,惹是生非。

延伸阅读(一)✿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为学日益,

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

为道日损。

务欲反虚无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有为则有所失,故无为乃无所不为也。

取天下常以无事,(www.xing528.com)

动常因也。

及其有事,

自己造也。

不足以取天下。

失统本也。

延伸阅读(二)❀ 苏辙《老子解》

为学日益,

不知道而务学,闻见日多,而无以一之,未免为累也。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为道日损。

苟一日知道,顾视万物,无一非妄。去妄以求复性,是谓之损。孔子谓子贡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去妄以求复性,可谓损矣,而去妄之心犹存。及其兼忘此心,纯性而无余,然后无所不为,而不失于无为矣。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见于外,而物恶之,故终不可得。圣人无为故无事,其心见于外而物安之,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