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材二次开发实践-微课的成果

教材二次开发实践-微课的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课是最近最为流行的一种课程形式,全国上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教到职教,都在举办各个层次的微课大赛,每所学校的老师都在忙着做微课。全国首届高等教育微课大赛中的微课绝大部分就不符合微课的要求。微课的出现为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差异提供了条件。微课的出现使教材由原来的单维逐步多维,建构立体化的教材也成为教材资源建设的任务,教材的二次开发也因此必须适应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需求。

教材二次开发实践-微课的成果

微课是最近最为流行的一种课程形式,全国上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教到职教,都在举办各个层次的微课大赛,每所学校的老师都在忙着做微课。

所谓微课原只是一种在线小视频,与我们所说的微课程其实不是完全相同的理念。微课一般聚焦某一知识点、某一教学环节或教师教学中或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时间一般在10分钟之内,以视频为表现形式。目前出现的微课视频拍摄方式很多,除常规的摄像机,一般还可以用录屏软件(Camstasia Studio等)、白板、Ipad微课助手等,Office 2010等的PPT同样具有视频录制功能,为教师录制微课提供了方便。

微课可以是讲授型的,可以是活动型的;可以由学生参与,也可以只是教师的讲授,甚至可以是互动采访等,形式根据微课内容而定,没有统一的要求。网络上,甚至是微课比赛中的微课可谓五花八门,但并不是所有的都符合微课的要求。全国首届高等教育微课大赛中的微课绝大部分就不符合微课的要求。有的太长,达20分钟,属于常规课堂的压缩课;有的只是课堂教学的片断;有的融讲练于一体,其实还是常规教学,只不过时间短了一些。(www.xing528.com)

微课的出现为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差异提供了条件。在大学阶段,课时比较少,教师往往无法通过每周有限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教师经常苦恼如何处理一些基础知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微课的出现解决了以前无法处理的知识问题。教师可以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化整为零,分项处理,拍摄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放到网上,供需要的学生自学。教师感觉有必要给学生讲,利用课堂又怕耽误时间的都可以通过微课方式处理。而微课又为学生反复观看学习提供了条件。

微课的出现使教材由原来的单维逐步多维,建构立体化的教材也成为教材资源建设的任务,教材的二次开发也因此必须适应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结合学习者分析,拍摄微课,作为学生自学的材料。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拍摄微课,也可以鼓励学生将作业、问题拍摄成小视频在空间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