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教师评价素养培训方法与需求

外语教师评价素养培训方法与需求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价素养的培训应根据外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平衡好实践、原则和环境等不同层面的要求。目前,我国对教师评价能力发展仍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师资格认证也尚未对教师评价能力提出任何要求。

外语教师评价素养培训方法与需求

1.对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要求

尽管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发展仍缺乏指导性的理论框架,但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外语教育领域快速发展,使我们得以在外语评价实践的摸索过程中获得许多经验。因此,参考Fulcher(2012)的拓展定义和Taylor(2013)针对不同群体提出的语言评价素养图,同时结合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主要评价实践活动分类,笔者提出一个对外语教师评价素养要求的模型(见图4)。

图4 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评价类型和对应的评价素养要求

首先,如图4左侧所示,评价素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评价环境(A),评价过程、原则和理念(B),以及评价知识、技能和能力(C)。如果我们把对教师的评价素养要求从低到高予以描述,并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表示为1~5,那么对外语教师评价素养的要求就可以根据各类评价任务的特点,用类似评分时采用的量表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其次,如图4右则所示,我国外语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类型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大规模考试(如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校本的学业测试(如分班考试、期中或期末考试),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堂评价。不同类型的评价目的不同、方法和内容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不同,所需的评价素养也不同。

具体来看,外语教师经常开展的是课堂评价活动,包括设计评价任务、实施课堂评价、记录评价结果、反馈评价信息等。首先,这些评价活动对教师在实践层面的评价素养要求最高(C=5),其次是过程、原则和理念层面的评价素养(B=4),而环境层面的要求则相对可以低一些(A=3)。外语教师有时需要参加校本学业测试的开发和实施,包括确定考试目的、制定考核目标、设计和命制试题和评分标准、实施考试和评分、报告考试结果。这些评价活动对各个层面的评价素养要求都较高(A=4,B=4,C=4)。大部分外语教师并不直接参加大规模考试设计,但他们需要了解考试的目的,理解考试的目标,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和评分标准,理解分数含义,并且合理使用考试结果。与课堂评价不同,大规模考试方面的评价素养要求以环境层面为最高(A=5),实践层面为最低(C=3)。当然,如前文所述,这些对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要求是作者依据实践经验提出的假设,有待将来在实证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论证。

2.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培训(www.xing528.com)

评价素养发展既具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外语教师既需要评价专业知识和技能,又需要外语教学能力和经验。评价素养的培训应根据外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平衡好实践、原则和环境等不同层面的要求(Taylor 2009)。而且,培训课程可以分模块,对每个维度上的评价素养进行细致的培训;培训方式有工作坊、在线学习、自学等。工作坊尽管费时、昂贵,但仍是最常用的方法,是正式课程的有效补充(Malone 2008)。

无论采用何种培训方式,也无论针对何种类型的评价活动,评价素养都需要在教学和评价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脱离实际运用的培训是不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从研究角度来看,评价素养并非一个“非有即无”的概念,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体,可以分层次、分等级,形成一个有坡度的阶梯。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语言评价素养连续体的研究,开发对评价素养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的工具,探索提高评价素养培训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教师联盟和全国教育测量委员会等机构提出了教育评价能力职业标准,从评价工具的选择、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和运用、评价手段的开发、评价结果的报告以及评价中的伦理道德等7个方面对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提出了要求(参见唐雄英2013)。目前,我国对教师评价能力发展仍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师资格认证也尚未对教师评价能力提出任何要求。如果能够开发出评价教师语言评价能力的有效工具,就可以用来跟踪培训过程、检验培训效果,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价素养资格认证或颁发合格证书。

3.评价素养发展与外语教育改革

环境因素是评价素养理论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我国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研究和发展还需紧密结合国家外语教育改革动态,满足国家对不同教育层次的评价要求。例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01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是减少考试和竞赛,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是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因此,对中小学外语教师评价素养的培养需要更多地侧重课堂评价和学业测试,并以促进学习作为评价的重要理念。

此外,我国正在推进外语教育目标和能力标准的改革(林蕙青2015,2016),评价体系改革既是外语教育改革的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评价体系不改,教育改革则无法推进。以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2018)为例,外语教师需要了解量表研制和发布的社会背景(即“环境”层面的评价素养),学习量表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理解量表的等级设置原理和原则(即“原则”层面的评价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使用量表,特别是在课堂评价和学业测试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研究量表所描述的能力标准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探索量表对教学评价的作用和意义,验证量表的效度并对量表的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即“实践”层面的评价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