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TSF规模扩大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TSF规模扩大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TSF的存在也可能使终身轨教师丧失对教学的追求,更加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或提升教学技能,进而导致教学与研究进一步被割裂。但在薪资福利方面,TSF的待遇略低于终身轨职位。

TSF规模扩大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无论从教学质量、财政预算还是教学科研的平衡、教师职业选择等维度来看,TSF都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但与此同时,TSF也存在一些可能的缺陷和不足(详见表3)。事实上,TSF产生最直接的动力来自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其存在也的确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改善、课程创新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来自不同教师的、多元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式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因此,少数教师承担过多的教学工作量则容易削弱教育的多样性。此外,由于相比传统的终身轨教师,TSF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教学和学习领域,而教学和学习很难量化,教学方面的工作量也很难与研究成果放在一起进行衡量,因此对TSF的教学绩效进行评估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说,教学型职位更加经济合算,因为他们通常承担比终身轨教师更多的教学任务,而学校为此所需付出的薪资和福利成本却相对较低,但将签订短期聘用合同的临时或兼职讲师转化为更加稳定的全职教学轨教师,将在短期内增加大学在教师薪资和福利方面的成本开支。

TSF的出现和发展还对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一方面,TSF的出现体现了大学对于教学的关注和认可,他们专注于教学并密切关注学生需求,当大部分教师专注科研而忽略教学时,他们通过确保高质量的教学和学习体验,有效避免了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研究进一步失衡。同时,TSF承担大量教学任务,因此间接分担了部分终身轨教师的教学负担,为其专注科研提供了支持。但另一方面,TSF的教学工作量与绩效和其他终身轨教师的研究工作相比不具备可比性,这可能加剧教学与研究的分化。同时,TSF的存在也可能使终身轨教师丧失对教学的追求,更加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或提升教学技能,进而导致教学与研究进一步被割裂。最后,TSF的引入还为具有不同兴趣和专长的教师提供了更多可替代的、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选择。由于它是侧重教学的、与终身教轨相平行的职业发展轨道,因此,它为对教学感兴趣的终身轨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提供了可能。另外,它还为学校短期聘任的合同制教师和兼职讲师提供了更具职业安全保障的发展机会。但在薪资福利方面,TSF的待遇略低于终身轨职位。此外,研究至上的学术界传统和“研究优于教学”的固有理念可能使得专注于教学的TSF被边缘化,或被视为“二等公民”,从而人为导致学术等级的进一步分化。一位受访者提到,“学校声称教学系列职位和终身轨职位是同等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教学总是被忽视,我们经常被视作二等公民,不是每个人都尊重和理解这个职位,在许多学科,我们没有机会给研究生授课,而且,我们没有资格任职系主任等学术管理职位,即便我们中有许多人都拥有出色的管理能力”。[14]TSF如果不能获得终身教职或教授职位,待遇也比终身轨教师低,且被排除在大学和院系治理之外,那么TSF与传统的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联系可能会进一步疏远。

表3 TSF的优势特征与可能的缺陷(www.xing528.com)

在引入TSF和进一步扩大TSF规模的过程中,大学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依据教学80%、科研10%、服务10%的岗位职责分配比例,TSF需要承担少量的学术研究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但这类研究具体包括什么?是否有必要要求他们承担一小部分基于学科的学术研究?还是允许他们仅承担基于反思性教学、参与教学以及课程发展的教学学术研究?为了让TSF职位与传统的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终身轨职位更具有可比性,规定其从事适量的基于学科的研究似乎是必需的,因为必要的学术有利于他们进行课程开发和创新,在科学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的知识经济时代,不从事研究可能导致他们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过时的学科知识也将限制他们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同时,如果TSF的岗位职责不包括研究和学术,这可能间接剥夺了他们的晋升机会,将他们限制在远离主流学术界的“工作贫民区”。尽管要求TSF花费10%的时间从事研究在理论上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但实际上,学术研究通常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如此短的时间很难产生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而且还加重了他们原本就繁重的教学负担。与专注于研究的终身轨教师相比,TSF在竞争经费获取方面也处于劣势,在研究经费缺乏的情况下,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此外,相比基于学科的学术研究,教学学术在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缺乏认可度和影响力,传统的以论文发表为主的学术成果呈现方式难以准确、全面、客观地传达复杂、动态的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全部内容和有价值的信息,许多教学成果常以研讨会、教学工作坊、小组会议等小范围、非正式的渠道进行传播,导致教学学术的研究成果难以得到主流学术界的认同。因此,如何从更广泛的维度来看待教学的价值,如何建立多情境、多主体、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如何以TSF为中心营造教学学术的氛围,均是未来进一步发展TSF需要考虑的问题。与传统的终身轨教职相比,教学轨职位的工作职责分配、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及薪酬待遇都需要各方利益群体重新协商和定义,这将是复杂而漫长的权力(权利)博弈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