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教师研究的逻辑框架

从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教师研究的逻辑框架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证强调的事实和证据可以来自文献调查,更要来自研究者亲历的现场观察、调查与实验。教师研究在学习实证研究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借鉴实证研究关于“问题与假设—资料与证据—结论与讨论”[20]的逻辑框架,把个人亲历的教育现场生成的事实以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支持个人研究结论的证据。教师研究需在借鉴专家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适合个人操作的点,并逐渐形成教师实证研究的独特做法。

从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教师研究的逻辑框架

教育理论界的教育实证研究,首先强调教育的科学研究,其研究过程遵循假设—检验的逻辑,研究者通过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具体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概况和总结,从而对假设进行证实和证伪的验证。实证强调的事实和证据可以来自文献调查,更要来自研究者亲历的现场观察、调查与实验。教师研究在学习实证研究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借鉴实证研究关于“问题与假设—资料与证据—结论与讨论”[20]的逻辑框架,把个人亲历的教育现场生成的事实以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支持个人研究结论的证据。

1 理解必要的研究方法

借鉴专家的实证研究,教师要以实证的精神开展研究,以开展有意识的研究设计和运用研究方法丰富行动研究的过程以及提升研究的质量。“中小学教师在选择教育研究方法时,首先需要对经典的教育研究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选题的需要,选择切合自己选题的研究方法。”[21]教师学习研究方法的过程不单单是听、看和读相关资料的过程,学习必然伴随着运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要达成理解,“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具备真正的能力,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22]。教师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同样如此,仅有了解是不够的,一定要经由研究中的使用才能达成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并找到适合个人的研究方法和运用策略。(www.xing528.com)

2 关注研究的相对系统性

教师进行实证研究的目的不像专家研究那样追求经过严密论证的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追求新理论的构建与新教育规律的发现,教师研究是针对问题的解决,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进行相对的系统性的说明与表达,实现自圆其说,并从中发现和表达个人理论。研究相对系统性表达需建立在相对系统的研究设计、实施与针对特定研究对象的相对系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上。专家的实证研究所强调的研究问题的典型性、代表性、理论的深度与研究方法的严格运用,是一般教师无法企及的。教师研究需在借鉴专家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适合个人操作的点,并逐渐形成教师实证研究的独特做法。如果以统一的高标准要求教师,只能把教师排除在研究大门之外;如果以怎样做都行的低标准要求,又无疑是在继续降低教师研究的质量。教师的发展是在其无数次挑战个人能力边缘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研究亦是如此。教师在研究中,必然经历一次一次转化式学习,而不仅仅是累进式学习(增加知识和技能),进而产生醍醐灌顶般对教育、生活乃至生命意义的洞察和领悟[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