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我的教育研究故事

从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我的教育研究故事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我做了课例研究“初中写作课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初一作文《我们班的×××》为例”。张娜博士看了我的课题申请书后与我讨论,建议我开展课例研究,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来体现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于是我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想法融入第一次的写作课教学实验中。还记得我第一次开课,来帮忙观察的教师有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张娜博士、王丽琴博士、郑新华博士,还有一批科研班的学员。

从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我的教育研究故事

2013年,我做了课例研究“初中写作课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初一作文《我们班的×××》为例”。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基本呈现了“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再计划—再行动—再观察与反思……”的过程。

当时从教时间尚短的我正对作文教学一筹莫展,不知如何突破,在尝试了传统写作教学、仿写教学、QQ日志等方法未见成效后,最终结合自身的教学习惯:小组合作、自由讨论,打算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有了初步方向后,我开始通过“百度”和“中国知网”查找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写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研究相关的文章并不多,专门针对初中小组合作写作教学的就更少了,可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张娜博士看了我的课题申请书后与我讨论,建议我开展课例研究,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来体现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于是我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想法融入第一次的写作课教学实验中。(www.xing528.com)

课前,我设计了本次教案、学习指导单、小组学习情况观察记录单、小组学习情况观察分析纲要,并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课中,由观察员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这堂课中学生的习得程度、专注度、合作中的配合度等。课后,任课老师和观察员们坐在一起讨论这堂课的得失并提出改进建议。然后任课老师重新调整上课方案,实施第二次教学,观察员同样做好记录,并重点观察课堂调整后的效果,课后再一起研讨。为了便于检测改进课的有效性,两次课在同一个班级中展开。

还记得我第一次开课,来帮忙观察的教师有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张娜博士、王丽琴博士、郑新华博士,还有一批科研班的学员。大家就自己所观察小组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谈自己的感想。一堂课听下来,各位观察员都记录了满满一大张纸,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有清晰的记录,并且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改进意见。尤其是我们学员中的一位幼儿园学段的蔡老师,她还结合了自己女儿的学习经历提出了“男女有别”的小组分配观点。还有郑新华博士向我提供了他观察的盛菲小组,这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最后成为我之后修改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