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告有感-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报告有感-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联系条” “心里话本”等,这些是于老师工作中的法宝。于老师一次所带的班级55人中,22个单亲。可见,于老师对教育的用心良苦,用情至深。这正如于老师所言:用职业幸福感克服倦怠感。

报告有感-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青岛西海岸新区育才小学 闫丽丽

2017年7月21日,聆听了“天使教师”于洁的讲座《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后,我被她的优雅气质、善良、智慧折服。

于洁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说话,用亲切、诙谐、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担任班主任多年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与会的老师们,告诉我们该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爱戴的班主任。从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可以看出她的报告是多么精彩。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贯穿报告始终,一个个案例解读着她的教育思想。一个个难题,在她那儿似乎只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伴随着她的成长。她在从教的道路上默默地用爱诠释着教育的意义,演绎着教育的无痕。她“用心用情”的教育方式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一、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

于老师从教20余年中,有19年是半路接班。所接的班往往都是别人不敢接,或者接不下去的,“问题学生”多。可到了她手中,一个个“刺头”在经过一年半载后,竟然都能“改头换面”,并且和她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是说她有魔法棒,而是她有独特的方法。换言之,她是用智慧让“顽童”们折服、归顺。“家长联系条” “心里话本”等,这些是于老师工作中的法宝。她总是在等,等待教育的契机。她注意观察,从点滴入手,慢慢走进学生的内心。她总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去“私人定制”,找到恰如其分的解决教育难题的方法,用智慧和真心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用科学的道理和学生交流,润物无声,最终让学生口服心服,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不奏效时,我们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要因材施教,不要把学生看扁,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充分挖掘出他精彩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步入我们预设的教育轨迹,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功。

“装在套子里的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男孩硬是被于老师给“拿下”了。于老师先是慢慢走进他的内心,慢慢取得他的信任,一直用爱感化着男孩,最终让男孩心甘情愿地在心有灵犀中一点一点地剪掉长发。于老师用她的教育故事向我们诠释了教育要有智慧,要讲究艺术,要有足够的耐心。

二、带班,老师应把学生的什么放第一位?(www.xing528.com)

于老师一次所带的班级55人中,22个单亲。而其中一个迟到了一年的女孩,硬是在于老师坚持为她买了两年早饭的感化下,到校时间比较早了,最终也考上了一所理想的艺术学校。这其中的困难只有于老师自己知道。这告诉我们: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成功放第二位。一旦功利心当头,职业倦怠感就会随之而来。

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就是因为于老师对学生真情的付出,才有了学生对她的爱戴:过节时的一声声问候、一封封催人泪下的信件、一张张永生难忘的照片、一届届学生口口相传,接力下去,让我们感受到教师作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还有比成绩和分数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的美好回忆。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出现问题时,要有颗平常的心,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正是我需要继续努力做到的。

三、做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

于老师在报告中展示了大量的图片、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勤于记录、善于反思的老师。她坚持用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可见,于老师对教育的用心良苦,用情至深。我不知道于老师从哪挤出那么多时间干这一切,我想唯有对教育的挚爱,唯有对自己事业的执着,才有了学生心中的天使教师。这正如于老师所言:用职业幸福感克服倦怠感。

至此,我想用“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来形容我们的天使教师,希望每一位教育者都能从中受到启迪,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