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后进生学业水平的科学策略

提高后进生学业水平的科学策略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班里有一个小申同学,沾染了许多恶习。毛老师面对这样一个满身恶习的学生,不仅没嫌弃,而且以“虎口夺羊”的精神,怀着“救救孩子”的紧迫感,全力进行抢救。她同其他老师会同有关部门协同“作战”,耐心细致地做小申的思想工作。在毛老师的帮助下,小申同学不断进步,由后进变为先进。班主任应珍视他们的情感,保护其自尊心。

提高后进生学业水平的科学策略

1.克服偏见,防止歧视。班主任爱护学生,学生会更尊敬班主任;班主任信任、理解学生,学生才会听从、拥护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伟大的情感。它如同春风化雨,如同明媚阳光,可以吹散学生心头的浓雾愁云,可以滋润学生饥渴的心田,可以驱走学生脸上的寒色,可以吹开学生心中繁花似锦。然而班主任的爱在生活中未必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一些后进生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同样渴望班主任的尊重、理解、信任。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优秀生看成一朵花,关心爱护表扬鼓励;对后进生看成一块疤,嫌弃厌恶,批评指责,动不动就揭短,时不时数落,还有的班主任在教室前面角落里设特殊座位,供后进生亮相,采取黑名单上墙,揪出示众等方法,使他们抬不起头。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它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促使学生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2.教师爱生不能偏爱。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一定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把学生分等划类,要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平等待生。学生处在成长阶段,认识水平低,生活能力差,生活经验贫乏,意志比较薄弱,如同幼苗需要和风细雨阳光普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对其倍加爱护,多关心、多指导、多扶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温暖,需要关心,在家需要家长的爱,在学校需要教师的爱,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渴望老师的爱护关心,更珍惜别人的理解信任,更需要人们的尊重。如果班主任能对其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给予温暖,就能促其变落后为先进。全国优秀班主任、上海市虹口区某小学的毛老师就善于用教师的爱去感化学生,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教育好,都能成为好人。她班里有一个小申同学,沾染了许多恶习。毛老师面对这样一个满身恶习的学生,不仅没嫌弃,而且以“虎口夺羊”的精神,怀着“救救孩子”的紧迫感,全力进行抢救。她同其他老师会同有关部门协同“作战”,耐心细致地做小申的思想工作。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爱的甘露去点燃他心灵的火花,使小申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可耻,辜负了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决心重新做人。毛老师看到他的进步,适时引导,让他参加课外航模小组,培养他健康的兴趣爱好;组织公益劳动,让他用自己的双手为集体做事;上课时多提问他,促使他集中思想听课,小申有了明显的进步。一次,当他把地板刷得干干净净时,毛老师拉起他的手看了又看,问他:“小申,你看,现在这双手与以前的这双手有什么不同?”小申很自然想起,以前正是用这双手拿过香烟,偷过东西,干过那些见不得人的丑事。而如今,他眉飞色舞说:“现在,我这双手好了,能为集体做好事了。”毛老师也语重心长地说:“是呀,现在这双手已经变成一双勤劳的手、能干的手,将来还能用这双手为祖国设计万吨巨轮,驾驶着它出国远航呢!”一席话,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小申的心田,使他热血沸腾,逐渐明白了劳动的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道理。在毛老师的帮助下,小申同学不断进步,由后进变为先进。后来他考上高一级学校,在高一级的学校里他成绩优秀,被评为学习上的积极分子,科技发明积极分子。他不断给毛老师来信,汇报他的学习情况,感谢毛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和培养。

由此可见,学生身上暂时出现的缺点错误是能改正的,只要我们不歧视后进生,像爱优秀学生一样爱他们、信任他们、尊重理解他们,他们会向好的方面转变。因此,班主任要用自己无私深沉的爱去理解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尊重后进,把被偏见夺走的信任和尊重还给他们;鼓舞他们进步的信心,启迪他们美好的心灵,他们就会报以真挚的感激之情,并产生巨大的前进力量。

3.一分为二,差非全差。什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青少年处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也容易改掉,只要我们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就能促使其逐渐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即使一时没有转变,我们也要一分为二看待,防止先入为主、晕轮效应,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www.xing528.com)

不少班主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从后进生身上往往看到的是消极因素占主要地位,落后的思想、严重的缺点、不良的行为常常掩盖了埋藏在深处的那些微弱而发光的东西。这一容易被忽视的、发光的东西恰恰是后进生进步的“火种”和“光源”。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处于成长中天真活泼的青少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有“抗药性”,也有很大的可塑性,从这样的认识出发,一分为二地对待他们,总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要求我们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法和教育艺术,不仅要看到后进生身上的缺点,还要看到他们内心闪光的东西,善于捕捉“闪光点”,像沙里淘金一样发现它、热情地肯定它、精心地扶植它,使它一次次战胜邪恶的、落后的、错误的、消极的因素,不断在矛盾斗争中发扬光大。

4.理解、信任、保护自尊。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需要别人理解,希望得到别人信任,都有自尊的需要。后进生也同样有自尊意识,希望别人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由于他们思想学习上落后,往往在同学中不受欢迎,在集体中没有地位。这使得他们听到的多是批评斥责、讽刺挖苦、埋怨嫌弃,很少被表扬、鼓励。因此他们更渴望理解、信任,渴望人们尊重,更珍惜表扬与鼓励。作为教育者、作为班主任,我们应理解他们的心情,尊重他们的人格,珍惜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鼓起前进的勇气。

人是有感情的,后进生也有感情,他们犯了错误也痛苦不安,希望班主任理解帮助。班主任应珍视他们的情感,保护其自尊心。只有班主任与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融洽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理解,才能沟通;只有尊重才能感化;只有动之以情,才能引起共鸣。不理解的施教就是“压”,理解了教育才能“导”。有些班主任见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意想不到的错误,气不打一处来,不分场合,不论时间地点,劈头盖脸一顿训斥,甚至讽刺挖苦,当众亮相出丑,或者大加惩罚,使他们精神上痛苦不堪,伤心彷徨,手足无措,心理压力很大。这样虽一时将火发了出去,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消极后果是相当严重的。青少年时期是自尊心和上进心最强的时期,心理还不成熟,感情也很脆弱,如同幼苗需要扶植和倍加爱护,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当众出丑会使他们形成自卑心理,在学生中抬不起头,并因此产生心灵创伤,产生抵触或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有的则中途退学,毁掉前程,断送终身。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淑芳老师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一年秋季,她班转入一个在派出所都挂上号的学生。该生既偷盗又打架,家长拿他没办法,流着泪说,“就是将他的手剁去也改不了了”。后来经过王老师调查了解和多次谈心才知道,达到这种程度的原因其中重要一条是他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及逆反心理。他说:“我过去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好,可老师总张口闭口叫我小偷,同学们也瞧不起我,家长也总收拾我,我受不了,就故意惹事气气他们。”由此可见,学生即使是后进生也有自尊心和上进心,并非自甘落后。由于得不到保护和理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刺伤其自尊心,进取的火花就容易被自卑的阴影所窒息。当然,最后这位后进生在王老师的感化教育下思想得到了彻底转变。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有一套独特的艺术手法,他对犯错误包括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没有采取出了问题狠狠地收拾一顿的方法,而是将理解、信任、尊重给予学生。他处罚学生有三种方式: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学生唱一支歌;犯了一般性错误,要去做一件好事来补偿;犯了严重错误,写份500 字的情况说明书,注意:是说明书不是检讨书,他可以为自己辩护,如果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明犯错误的心理活动就行了。魏老师提出的三种处罚方式,对学生来说,人人心悦诚服,因为它一是新颖,乐于接受;二是不留心理创伤,又能受到教育;三是给人以进步的阶梯。即便是批评学生,魏老师也绝不伤其自尊心,总是从侧面或者间接地批评学生,并注意选择恰当的时间和适宜的场合。对偶有错误的学生、自尊心较强比较内向的学生,不进行点名批评。批评的态度上也总是和蔼可亲,目光中饱含着深情,表情中充满着关怀,态度中蕴藏着期望,语言中流露着信任。这就是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讲的“教师要和善、愉快地教育后进生,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哭泣、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这才是教育的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