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导游技能》:中国旅游业进入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新时代

《实用导游技能》:中国旅游业进入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新时代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意见》指出旅游业发展定位是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具有“三新三高”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旅游法》应运而生,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自此,中国旅游业进入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新时代。

《实用导游技能》:中国旅游业进入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新时代

2009年12月,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其中提出:旅游产业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于一体,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同时,《意见》指出旅游业发展定位是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具有“三新三高”特点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但旅游行业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乱象”,其制约和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比如,“零负团费”是旅游业一大毒瘤,强迫购物成为旅游市场的顽疾,景区门票三年必涨,欺客宰客时有发生。这些旅游业乱象,急需国家立法部门和旅游行政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旅游业的法律地位,理顺旅游管理体制问题,规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公共服务,规范旅游业经营者的市场规制问题以及游客权益保护问题,整治市场乱象,给旅游行业营造一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图2-14)。

图2-14 旅游零负团费现象

以上问题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立法的必要性。下面是关于立法的可行性。首先,在《旅游法》最终制定与出台之前,国家已经提出抓紧旅游综合立法,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促使单项立法得到实质性突破,一些领域的旅游法制渐成体系。其次,国家制定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的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www.xing528.com)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旅游法》应运而生,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旅游法》分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旅游法》的出台有利于旅游行业整体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使游客的旅行体验和旅游质量得到保障。《旅游法》从国家层面来立法,以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明确各方权利、责任,使得游客和经营者的维权、政府部门的监管执法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自此,中国旅游业进入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新时代

《旅游法》的特点包括:(1)采取综合立法模式,符合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2)突出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3)实行统一的旅游市场准则,旅游经营者统一准入,要求经营规范化、标准化;(4)注重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以国家统一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5)总结了我国旅游发展和旅游监管的经验,采取综合监管模式;(6)很多规定与现行法律和国际通行做法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2020年3月10日,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了《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其中指出:“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旅游经济蓬勃的生命力,旅游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