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美丽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建设美丽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面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一定要树立大局观,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即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各自为战到全域治理,多头管理到统筹协同的转变,坚决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需要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建设美丽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牵一发而动全局。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因此种树、治水、护田应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如果各自为战、顾此失彼,最终会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哪个群体,无论处于生态环保的哪个环节,任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生态环保大局。因此面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一定要树立大局观,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即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各自为战到全域治理,多头管理到统筹协同的转变,坚决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实施系统性治理中,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推进三者协调发展。在污染防治中,基于空气、水流变动不居、跨区流动的特点,更加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相互配合,防止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在环境治理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等各方面齐头并进,更加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更加注重各项制度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不断完善生态治理的宏观体制、中观制度、微观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系统,生态治理要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才能顺应生态环保的内在规律,取得生态治理的最优绩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需要加快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继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