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专业化与学生素养提升的目标

教师专业化与学生素养提升的目标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责任和使命。这是教师专业化不可缺少的步骤。教师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培养学生的效率和水平。因此,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技能提出了要求,“因人施教”是对教学技能的宏观规范,在具体教学中要对丰富多样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的灵活运用。因此这里的“灵活”充分体现出教师专业的自主要求。高度的责任心使教师时时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

教师专业化与学生素养提升的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对中小学生培养目标的规范,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从业要求和发展方向,二者具有对应关系。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责任和使命。因此,要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首先要解决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完善的技能

丰富的知识和完善的技能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构成教师专业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缺失,不仅教师专业化无从谈起,甚至无法适应未来的教师职业。

1.丰富的知识积累奠定培养学生素养的基础

首先,对中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师的从业要求。随着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改革的进程,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版陆续出台,与传统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相比,新课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教学目标由应试核心转变为素质培养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成为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目标的本质追求。学生的素质具有综合性特点,它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其中,知识因素是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因素,而知识因素同样具有综合性特点,它是由专业知识、跨专业知识及生活知识等因素构成的,具有极丰富的内涵。而知识素养又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奠定知识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素养,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指教师积累的知识一是要数量大,知识的内存厚重。其次,要多样,以专业知识为主体,涉猎多领域的知识。要有知识素养,是指单纯的知识积累很容易变成“两脚书柜”,为此,必须强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内化,使知识获得融合,构建起对知识认识和理解的个性视野,并通过实践的运用形成能力。知识积累是基础,只有将知识积累提高为知识素养,才能与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目标相对应,最终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使命。这是教师专业化不可缺少的步骤。

2.完善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并给学生在思维方面多样化的启示

有了知识积累并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知识素养,只是具备了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教师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培养学生的效率和水平。这就涉及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问题——怎样把自己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知识素养变成学生的知识素养。因此,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技能提出了要求,“因人施教”是对教学技能的宏观规范,在具体教学中要对丰富多样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的灵活运用。因此,完善的教育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丰富和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果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积累不足,就谈不上有效的选择了。而有了充分的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进行“灵活”的选择。这里的“灵活”既包含着针对的不同内容,也包含着针对不同的学生;既包含着针对不同场合,也包含针对不同情况。因此这里的“灵活”充分体现出教师专业的自主要求。这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保证。同时,不同的方式、方法体现着不同思维的视野。不同方式、方法的运用反映着教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思路,它不仅能够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通过实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多样化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有效途径,这正是教师专业化价值目标所在。

(二)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厚重的情感

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职业,崇高的奉献精神、厚重的情感态度是这个职业最为重要的从业条件。没有责任心或责任心不足,无法实现“教书”的使命,情感缺失甚至冷血,“育人”的任务就会落空。(www.xing528.com)

(1)高度的责任心使教师时时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高度责任心集中表现就是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并为实现工作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从而充分完成自己的职责。这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反映到教师具体行为,则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度的责任心使教师努力而自觉的修炼自己。高度的责任心使教师能够深刻体会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对教师严格和高水平的要求,从而形成学习和充实的需求以及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总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和生活发展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积累,丰富自己素养,并由此更加强化责任感。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教师的责任感促进教师努力而自觉地进行自我修炼,使个人综合素质获得提高,而综合素质提高又强化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职业优化进程就是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获得实现的,其原理在于教师自我修炼的水平越高,反思能力就越强,对自我要求就越高。通过对自己行为和教学过程的反思,不仅能够发现明显的不足,而且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成功过程中的不当细节,这种反思的深刻性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责任心所获得的结果。二是高度的责任心使教师时时关注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明确学生是能否实现目标的最终判定者。因此,对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学生进行时时关注。首先是关注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对构成教育对象群体的学生的年龄、习惯、知识积累、认识能力、思维发展、生理发展阶段等都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这是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时时关注构成群体学生之间的差异。年龄和经历相近的学生有鲜明的共性,但由于具体生活环境及遗传的不同,这些具有鲜明共性的学生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如兴趣、爱好、习惯、意志品质等,这是因人施教的前提,而因人施教是充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途径。时时关注学生,充分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育心理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这正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不断地努力进行自我修炼的原因。

(2)厚重的情感使教师充满爱心,从而影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高度的责任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着朋友和长者的双重角色。作为朋友,教师与学生有着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取长补短。而作为长者,教师肩负着引导的责任,对师生间的交流进行有效组织,对知识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进行引导。无论作为“朋友”还是“长者”,教师都必然要投入厚重的情感,使与学生的交往中充满爱心。这种充满爱心的厚重情感,不仅有益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在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使命中,“育人”较之“教书”有更大的难度,单纯说教式的“育人”违背了潜移默化的规律,从而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通过自己奉献精神和爱心实践,在无声中具有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影响和规范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教师充满爱心的厚重情感对于人才培养更为重要的价值所在。

(三)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有广阔的视野,豁达的心胸

视野和心胸是决定教师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目标落实状况的决定因素,是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提出的又一项不可缺少的要求。

(1)广阔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伴随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课程标准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目标的确定,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了要求。素养是由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情意修养构成的,其重要的表现就是开阔的视野。从小的方面看,对于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从课程到课程的传统模式,而是由课程到跨课程,直到生活整体的全面联系。从大的方面看,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超越狭隘的单一视角,而获得客观的理解和多个方向的透视。因此,教师广阔的视野既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是新课标对教师从业的规范。具体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应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和“教教材”的做法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试教育不仅缺少对教师对专业学习和深化的要求,而且对专业知识的把握也缺少规范,许多教师虽然自己对所教的知识似懂非懂,但只要把考试的知识点交给学生,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以“标准答案”的形式不断强化到学生的记忆中,学生就能获得考试的好成绩,任课教师就会成为优秀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缺乏课程教学的视野,而且也缺少拓展视野的意识。因此,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必须确立拓展自己视野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即以所教课程为核心,通过与专业建立联系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获得深化和拓展,以相邻专业为辅助,进行跨学科学习,丰富所教课程的内涵,以生活为归宿,通过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具备开阔的视野。二是将开阔的视野运用于具体教学的实施中,使学生对内容的把握有多种视角,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有多维的空间,对人与事物的认识全面而具体,从而改变应试教育的狭隘,使学生充分获得个性生长的空间,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豁达的心胸是形成教学民主的基础,有助于学生个性张扬。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中广开言路,给学生以充分表达的权利。同时,教学民主要求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给学生对教学内容和观点以充分选择的自由。教学民主是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性内容。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是对其从业的新的要求。要适应这种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豁达的心胸,而豁达的心胸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果。为了完成这一专业发展要求,教师除了要充分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之外,还需要对专业内容进行深化和拓展,深入把握专业课内容的本质,对于专业课内容进行范围的扩张。在此基础上,尤其要强化教学中的耐心和抵御挫折的能力,养成对事物认识和判断的宏观视野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包容的性格,从而奠定教学民主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追求,进行个性化教学。首先是引导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个性中有违于规律的部分进行恰当而有效的引导,使个性获得健康的发展。其次教师自身要有个性,这是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没有个性或个性过强都会扼杀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的个性应建立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豁达特点和包容胸襟的基础上。再次,要张扬学生的个性,通过对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客观把握,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目标,规范其发展方向,使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紧密结合,为学生有个性的张扬创造条件。

教师专业化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素养,而教师具备全面素养,正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肩负起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目标,必须进行专业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