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关怀:提升有知水平,改变权威角色

教师关怀:提升有知水平,改变权威角色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把这些“无知”显示出来,本身就体现了对“无知”的超越。教师的有知是相对的,我们在发现学生“无知”并进行引导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提高有知水平,从而彻底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实现课堂教学中真正关怀。

教师关怀:提升有知水平,改变权威角色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怀是课程教育人文性的体现,也是对传统教学中“无人”教育的清肃,是对全灌输式教学的改变,是突出教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措施。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要求师生在平等对话中进行交流。因此,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为前提,以师生的相互关怀为基础。没有关怀就没有真正的平等,没有关怀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关怀是对人的爱护和尊重,是对学生的期待和鼓励,也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的源泉,是开放自己的勇气,是促成教师和学生在新课标背景下形成新型关系的动力,同时也是新型关系的具体表现。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关怀,在整个新课程的实施中是不可缺少的。

(一)倾听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的关怀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为依据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缺少,甚至没有对学生的关怀,其主要原因是师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以及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观念的影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话语霸权者。与此对应,采用的是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由这种格局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处于教育教学的从属地位,学生对教师有的是畏惧和顺从,教师对学生有的则是支配和控制,课堂教学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的尊重,所以,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缺少关怀的教学,应试制度的“标准答案”既是造就师生地位不平等的原因,同时又是促成这种不平等地位发展的动力。在应试制度下,一旦教师传授的内容和教师的个人见解成为了“标准答案”,就失去了学生个人的独立空间,精神的压迫便自然产生,课堂教学的“关怀”就无从谈起了。新课标充满着对学生关怀的理念,要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种在教学中师生地位的改变和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缺少关怀的局面,课堂教学中单向的关怀和交互的关怀,成为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关怀的和谐的课堂,不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且成为目标本身。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教师要倾听学生的见解,改变课堂教学中无视学生存在的局面。在倾听中努力发现和弘扬在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成人世界所缺少的现代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倾听成为师生进入彼此世界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关怀。二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评价。做到这一点,要改变传统教育目标中一刀切式的求同倾向,充分认识到个性是创造的基础,对学生的个性一方面进行积极倡导和鼓励,另一方面进行积极的、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个性通过评价和引导,能够始终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体谅学生的“无知”,耐心进行引导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认知水平的全面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时期,无论是在对社会的认识还是对文本的理解,都留有他们认知水平发展的特定时期的种种印迹,时常显示出一种“无知”状态,这是学生在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从“无知”到有知的自然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把这些“无知”显示出来,本身就体现了对“无知”的超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怀就要体谅这种“无知”,并充分利用这种“无知”,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有知的世界,使他们在不断地通过“无知”实现“有知”的过程中走向成熟,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体谅学生的“无知”,首先,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孩子、当成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去对待,而不是以一个成人的标准去挑剔和责备,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认识和观点因幼稚和不符实际而显得“无知”时,教师不是进行耐心的引导,而是冷嘲热讽进行挖苦,不仅伤害学生,也露出自己真正的无知。其次,体谅学生的“无知”,教师还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修养,能恰当有效地判断在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掌握学生所体现的“无知”中哪些是合理的、通过正常引导可以改变的,哪些是超出了合理范畴、需要加强和补充相关的基础才能获得改变的,从而选择出恰当的引导策略。再次,体谅学生的“无知”,还需要教师具备教师的风范,时时记起我们自己都是从“无知”中走出来的,面对学生我们常常发现他们的“无知”而我们自己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一定也存在着无知。教师的有知是相对的,我们在发现学生“无知”并进行引导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提高有知水平,从而彻底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实现课堂教学中真正关怀。(www.xing528.com)

(三)包容学生的“冒犯”,实施爱心感化

教学是交往,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交往过程,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没有走出传统观念的教师那里,这种正常矛盾冲突就是“冒犯”。当然,有些班级直接地或潜在地存在着一些有意与教师作对的学生,这也构成了一种“冒犯”。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冒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认识和观点的分歧而发生矛盾对教师的“冒犯”;另一种是有意冒犯,学生有意识地与教师的认识和观点相左而对教师产生的“冒犯”。我们这里用“冒犯”一词表述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是以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教师感受为依据的。从本质上讲,“冒犯”一词反映的依然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权威的观念,因为是至高无上的,是标准答案的制造者,所以违背教师的观点就是“冒犯”。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认识,还必须要确立新课标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与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者,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服务者。没有树立起这样的理念,就无法走出被“冒犯”的困境。对于“冒犯”的第一种情况,即认识和意见上的分歧,一方面要让学生将认识和意见的内容及产生的过程和依据表述清楚,从而使教师和同学们作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将自己的认识和意见,以一个普通的对话者而不是教师的身份阐述清楚,使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观点进行客观评价的同时,通过对比和综合获得更为全面的把握,对于学生认识和观点出现的错误,教师在寻找出原因的同时,进行恰当的引导。对于“冒犯”的第二种情况,即有意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观点,应客观地分析其合理因素,对不合理因素也客观地做出评价,并进行恰当的引导。要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一方面努力把没有根据的、有意与教师观点相左的质疑,引导到有疑而质的正确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要将学生的质疑作为拓展思路和视角的契机,使质疑精神的培养在教师与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中得以实现。

课堂教学中的关怀,是实现教育的文化内涵重要途径,由于传统教育教学中关怀理念缺失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关怀的缺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严重影响了新课标的落实,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倾听学生见解,尊重学生个性,体谅学生无知,包容学生的“冒犯”,实施爱心感化,耐心进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沐浴中获得健康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