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区域循环经济探究

甘肃省区域循环经济探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综合开发利用河西地区优越的光热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突破水资源紧缺的限制,形成以“绿洲农业+工矿城市”为特色的区域循环经济复合模式,把本区建成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商品蔬菜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金属冶炼基地,并带动周围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区域循环经济探究

6.2.2.1河西干旱区循环模式

河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根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综合开发利用河西地区优越的光热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突破水资源紧缺的限制,形成以“绿洲农业+工矿城市”为特色的区域循环经济复合模式,把本区建成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商品蔬菜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金属冶炼基地,并带动周围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图6-3 河西地区产业循环体系

结合本区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特点,本文设计了“节水型特色农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金属冶炼加工业-旅游业-风能太阳能”为主的产业循环体系(图6-3)。充分发挥本区光热资源优势,节约农业用水,突破水资源的约束,发展节水型特色农业:利用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以延长加工产业链条和节约水资源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循环体系;发挥本区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循环型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和水耗,开展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发挥本区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替代高耗水的传统产业,缓解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开发本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替代常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6.2.2.2黄土高原区循环模式(www.xing528.com)

黄土高原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结合黄土高原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克服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等限制因素,本书设计了“集雨农业+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工业+太阳能、沼气”为主的区域产业循环体系。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集雨农业,缓解干旱缺水问题;以沼气为纽带,农、林、果、畜联动生产,以沼渣等有机肥料还田弥补土壤肥力之不足;调整工业结构,以节约水资源和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重点,形成农畜产品循环加工体系;发挥本区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循环型能源工业,注重保护性开发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利用本区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替代草皮、草根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保护生态环境

6.2.2.3甘南高寒区循环模式

根据甘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林草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围绕畜牧业,形成“草场-畜牧业-旅游业-水电”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循环体系,把本区建成全省重要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特色旅游基地和水电能源工业基地。

6.2.2.4陇南山地区循环模式

根据陇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充分利用本区水热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优势资源,形成以“特色农业-有色金属-旅游业-沼气”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循环体系,把本区建成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有色金属采选基地和旅游业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