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型大学校长:国际竞争力与筹资挑战

研究型大学校长:国际竞争力与筹资挑战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型大学校长不仅要妥善地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要依靠社会力量,组织社会资源,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研究型大学校长:国际竞争力与筹资挑战

八、大学校长

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最高行政长官,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其对一所大学的创建、平稳运行、革故鼎新、进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办学理念、素质水平三方面(见表1—7)。

表1—7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体系

img18

1.选拔任用

选拔任用是为了判断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研究型大学校长这一角色,领导大学向前发展,因此需要对品行、学识、办学理念、领导能力、精力、事业心等进行全面的考察,重点是素质和能力的考察[90],具体体现在大学校长的选拔范围、选拔标准和遴选模式三个方面。在选拔研究型大学校长时,必须考虑到候选人的人格、学识、能力、威望,以及与研究型大学校长相适应的管理才能、创新精神、研究水平,或者具备这些潜在特质的素质依据。研究型大学的遴选模式通常包括“公开招聘、民主评议、委员会集中、组织审查、国家任命”等步骤。[91](www.xing528.com)

2.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研究型大学管理和运行的哲学基础,也是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其实质是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92]研究型大学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一个跨国公司,校长对制定大学远景规划、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进行的有效管理,以及对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控制[93],都起着领导作用。研究型大学校长只有用一个明确的办学理念,把有着不同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的师生凝聚起来,才能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付诸实践[94],但这需要很高的管理技巧和能力。

3.素质水平

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往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学术水平。学术性是研究型大学的生命力所在,大学校长只有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背景,才能对知识分子的工作特点、性质以及成长有切身的了解[95],并且赢得学术界的尊重,广纳海内外学术大师前来任职。二是管理能力。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必须是出色的管理者,既能运筹帷幄,做好全面规划,又能协调内外,达到整体和谐,善于果断处理各种重大事务。三是开拓精神。研究型大学校长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判断学校组织变革的方向[96],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勇于接受新事物、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四是社会活动能力。研究型大学校长不仅要妥善地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要依靠社会力量,组织社会资源,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