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研究: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研究:相关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竞争力是指在已有的有关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大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研究:相关研究成果

二、大学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现阶段大学竞争力的研究大多是借用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缺乏与高等教育理论的整合研究,没有对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内涵进行深刻剖析。总的来说,大学竞争力目前尚处在引入概念、嫁接模式、借用方法以及结构、要素的初步设计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学者通常是从要素角度和能力角度两方面对大学竞争力进行阐释的。

1.从要素角度解读大学竞争力

从要素角度来看,大学竞争力是大学获得相对优势并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其中,二因素论有:学术核心(学科和专业构成)和管理外壳(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9];硬件(师资力量、资本存量、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区位力、结构优化程度、聚集力)和软件文化要素、制度要素、管理要素、开放要素、秩序要素)[10]。三因素论有:教师、管理和校长[11];制度体系、学科体系和文化体系[12];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和学科建设机制[13]。四因素论有:人力资源、资金资源、高校地位和管理模式[14];学生素质、师资队伍、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15];制度与机制要素、文化与精神要素、物质与财力要素、学科与管理要素[16];学术能力(名师、学科竞争力、学问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规格、人才生产数量、人才生产质量)、管理能力(管理者、争取发展经费和空间、创建良好学术环境,提高办学效益)、文化力(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校风)[17]。七因素论有:高校员工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激情、合作与竞争等。[18]

综上,从要素角度来看,大学竞争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大学的各种竞争资源,是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主要分为人力资源(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校长、学生)、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中间层是大学的各种运行要素,可以保证高校正常运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学科建设、结构优化程度)、能力系统(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及管理模式(秩序要素);最深层是大学的精神系统,是大学竞争力的本质和精髓所在,包括理念、文化及价值观等。

2.从能力角度解读大学竞争力(www.xing528.com)

从能力角度研究大学竞争力,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知识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以大学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及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下形成。[19]

二是创新能力。大学竞争力是指在已有的有关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大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20]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竞争力是指大学利用所掌握的资源所创造出新的思想、方法和产品,并且把它们转化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财富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大学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21]

三是转化能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大学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大学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控制、转化资源以及创造社会价值收益并为社会提供知识、人才和服务的能力。[22]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竞争力是指在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高等教育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能力,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能力。[23]

四是整合能力。学者们指出,大学的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对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显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24]大学以其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等竞争要素的既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战略整合,通过阶段性评估不断完善和升级转换,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25]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研究型大学在长期形成的内在优势和获取外部资源渠道的基础上构建的,以核心学科为标志、以特色文化为内核的,能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人、财、物、知识信息),使学校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与同层次竞争对手相区别的能力或能力体系。[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