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

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将国际理念和要求融入到其评估工作中去,对竞争主体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客观的比对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

二、以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为标杆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

研究型大学的国际竞争过程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用国际质量标准、国际理念来衡量教育质量和科研质量,并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的长期战略。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必须协调好自身的内在稳定性和外在时效性:内在稳定性,即消除偶然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利影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其国际竞争力水平应基本保持稳定;外在时效性使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能及时反映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质与量”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的动态变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竞争不是“同质化”,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的本土化特色。鉴于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将国际理念和要求融入到其评估工作中去,对竞争主体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客观的比对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注释】

[1] 参见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1。

[2]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Available at http://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

[3]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2010.Available at http://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

[4] Porter,M.E.,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New York,Free Press,1985.

[5] 参见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6] Depperu,D.and Cerrato,D.,“Analyz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t the Firm Level:Concepts and Measures,”Quaderni del Dipartimento di Scienze Economiche e Sociali,Universita Cattolica del Sacro Cuore Piacenza,2005,p.32.

[7] Prahalad,C.K.and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8] 参见[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37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9] 参见张卓:《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和评价体系》,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49页。

[10] 参见孟丽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概念塑型》,载《教育科学》,2002(6),59~60页。

[11] 参见王继华、文胜利:《论大学核心竞争力》,载《中国高教研究》,2001(4),83页。

[12] 参见施鲁莎:《论大学文化与高校核心竞争力》,载《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7~70页。

[13] 参见刘中亮:《论大学精神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载《高教管理》,2010(4),33~35页。

[14] 参见梁祥凤:《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载《教育与现代化》,2005(4),25~31页。

[15] 参见宋东霞、赵彦云:《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竞争力发展研究》,载《教育发展研究》,2003(2),41~44页。

[16] 参见张智、宗明华:《大学竞争力的内涵、指标与构筑》,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11页。

[17] 参见成长春:《赢得未来》,134~1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 参见马士斌:《“战国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载《学海》,2000(5),163~166页。

[19] 参见林莉、刘元芳:《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载《科技导报》,2003(5),51~53页。

[20] 参见李璐岚:《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载《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96~99页。

[21] 参见杨自杰:《学术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载《学术论丛》,2009(22),104~105页。

[22] 参见高宏:《试析大学核心竞争力》,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1),13~15页。

[23] 参见杨广耀、刘志旺:《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总体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9),203~205页。

[24] 参见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载《教育研究》,2002(7),42~46页。

[25] 参见迟景明、马辉:《论核心竞争力与大学发展》,载《辽宁教育研究》,2003(5),15~18页。

[26] 参见侯光明:《中国研究型大学理论探索与发展创新》,17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7] 参见朱冬辉:《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提升问题初探》,载《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6),25~28页。

[28] 参见汪金龙:《“入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载《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1),7~11页。

[29] 参见杨丽君、王萍:《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意义》,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2),79~82页。

[30] 参见崔艳萍:《高等教育的国际融合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载《中国高教研究》,2002(2),73~74页。

[31] Marginson,S.,“Competition and Markets in Higher Education:A Glonacal Analysis,”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2004(2),p.199.

[32] 参见曲绍卫、杨峰:《论大学组织制度及其竞争力价值》,载《教育研究》,2007(3),41~45页。

[33] 参见[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37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4] Dill,D.D.and Soo,M.,“Academic Quality,League Tables,and Public Policy: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University Ranking Systems,”Higher Education,2005(4),pp.495—533;Cowan,J.,“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1985(3),pp.235—239.

[35]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Globalis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2007,Available at http://doc.utwente.nl/60264/1/Marginson07globalisation.pdf;Lombardi,J.V.,Quality Engines:The strategic principles for competitive universit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Center Reports,University of Florida,pristupljeno,2001,p.3;Lombardi,J.,Craig,D.,Capaldi,E.and Gater,D.,“University Organization,Governance and Competitiveness,”An Annual Report from the Lombardi Program on Measuring University Performance,2002.

[36] 参见《试论创建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见http://news.hzau.edu.cn/showarticle.php?aid=5176。

[37] 参见王明洲:《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载《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3(10),15~18页;王战军、孙锐:《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载《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研究版),2003(5),10~13页。

[38] 参见魏炳波:《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载《高校教育管理》,2010(4),7~9页。

[39] http://www.oecd.org/document/0,2340,en_2649_34487_25998799_1_1_1_1,00.html.

[40] 参见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眭依凡、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载《中国高教研究》,2008(11),18~22页。

[41] 参见吴松、沈紫金:《WTO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2] Rorida,R.,“Engine or infrastructure?The university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1999.Available at http://creativeclass.com/rfcgdb/articles/5%20Engine%20or%20Infrastructure.pdf.

[43] http://web.mit.edu/faculty/index.html.

[44] http://www.arwu.org/.

[45]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

[46] 参见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10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7] 参见侯光明:《中国研究型大学理论探索与发展创新》,15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8] 参见史万兵、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的指标体系构建》,载《中国高教研究》,2003(6),37~38页。

[49] 参见王连森、陈国军:《声誉管理:大学发展的新课题》,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3),12~15页;王连森、栾开政:《大学声誉形成机理与管理策略——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载《现代大学教育》,2007(5),66~70页。

[50] 参见缪荣、茅宁:《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探讨》,载《管理现代化》,2003(3),20~23页。(www.xing528.com)

[51] Cyrenne,P.and Grant,H.,“University Decision Making and Prestige:An empirical study,”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9(2),pp.237—248.

[52] Lombardi,J.V.,Craig,D.D.and Capaldi,E.D.,The Top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Florida,Th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2001.

[53] Marginson,S.,“Competition and Markets in Higher Education:A Glonacal Analysis,”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2004(2),p.186.

[54] 参见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载《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1),5~9页。

[55] 参见王永生:《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下册),692页,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6] Berdahl,R.M.,Research Universities:Their Value to Society Extends Well Beyond Research,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2009,p.8.

[57] 参见宋东霞:《中国大学竞争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Cameron,K.,“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8(4),pp.604—632。

[58] 参见Horta,H.,“Global and National Prominent Universities:Internationalization,Competitiveness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Higher Education,2009(3),pp.387—405;喜多村和之:《大学教育の国际化》,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87。

[59] Lombardi,J.,Craig,D.,Capaldi,E.and Gater,D.,“University organization,governance and competitiveness,”An Annual Report from the Lombardi Program on Measuring University Performance,2002.

[60] Marginson,S.,“Dynamics of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2006(1),pp.1—39.

[61] 参见王生卫、李惠玲:《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载《南方论刊》,2003(9),24~29页。

[62]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University Research:Understanding Its Role,2007.

[63] Ma,R.,Ni,C.and Qiu,J.,“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of World Universities in Computer Science,”Scientometrics,2008(2),pp.245—260.

[64] 参见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双重过程分析》,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7),27~30页;雷朝兹、黄应刚:《中外大学技术转移比较》,载《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5),45~52页。

[65] Walshok,M.L.,Knowledge without Boundaries:What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Can Do for the Economy,the Workplace,and the Community(Jossey Bass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Serie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5.

[66] 参见杨力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研究》,载《探索与争鸣》,2003(12),147~149页。

[67] 参见沈祖芸:《社会转型期大学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载《中国教育报》,2006—11—07。

[68] 参见郭传杰:《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功能》,载《中国教育报》,2008—03—03。

[69] 参见王本东:《中美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的特点分析及比较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02~104页;熊晓亮:《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践履》,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赵鑫:《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运行机制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0] 参见王生卫、李惠玲:《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载《南方论刊》,2003(9),24~29页。

[71] 参见刘念才、Jan Sadlak:《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创新·改革》,51页,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2] 参见宋东霞:《中国大学竞争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3] 参见宋东霞:《中国大学竞争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4] 参见宋东霞:《中国大学竞争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5] 参见杨晓辉:《中日大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比较》,载《教学育人:学术理论》,2006(9),95~96页。

[76] 参见喜多村和之:《大学教育の国际化》,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87。

[77]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师资不仅包括教师和科研人员,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

[78] 参见陈学飞:《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1~15页,北京,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研究会,2004。

[79] 参见[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佩蒂·M·彼得森:《新世纪高等教育全球化挑战与创新理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80] 参见[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36~40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81] Marginson,S.,“Competition and Markets in Higher Education:A Glonacal Analysis,”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2004(2),p.198.

[82] 参见冯端:《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从卡文迪什实验室看实验室的作用》,载《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1~5页。

[83] 参见赵文华、黄缨、刘念才:《美国在研究型大学中建立国际实验室的启示》,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7~62页。

[84]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5] 参见刘献君:《论高校战略管理》,载《高等教育研究》,2006(2),1~7页。

[86] 参见张夏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与管理优化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7] 参见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8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8] 参见吴培良、郑明身:《工业企业组织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89] 参见朱缨:《规划·质量·趋势——基于学校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校长评价思路》,载《江苏高教》,2008(4),44~47页。

[90] 参见朱缨:《规划·质量·趋势——基于学校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校长评价思路》,载《江苏高教》,2008(4),44~47页。

[91] 参见娄成武、史万兵:《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179~203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2] 参见陈子辰:《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5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93] 参见朱缨:《规划·质量·趋势——基于学校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校长评价思路》,载《江苏高教》,2008(4),44~47页。

[94] 参见娄成武、史万兵:《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179~203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5] 参见李巧针:《解析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权力基础》,载《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7),95~100页。

[96] 参见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181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7] 参见刘创、刘红英:《学术声誉:大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基点》,载《中国高教研究》,2006(6),36~37页。

[98] 参见林荣日:《中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17~20页;吴剑平等:《一流大学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载《教育发展研究》,2002(12),46~47页。

[99] Shenkar,O.and Yuchtman-Yaar,E.,“Reputation,Image,Prestige and Goodwill: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Standing,”Human Relations,1997(11),pp.1361—1381.

[100] 参见袁立莉:《论社会声誉对现代大学发展的影响》,载《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6~7页。

[101] 参见邱均平、张洋、余以胜:《200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是如何产生的》,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7),74~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