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用学翻译研究:综观与思考

语用学翻译研究:综观与思考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用学综观下的口笔译活动可以说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语言使用的过程,其译语是一种双语间转换活动中的多层次的选择。维索尔伦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语用学翻译观能从综观的视角解释语言使用,从翻译环境中的宏观和微观审视语言、文化、语用的顺应性选择与转换。

语用学翻译研究:综观与思考

4.1 语用学综观的翻译研究思想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在他的新作《语用新解》(1999)中从全新角度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提出了语言的综观(perspectiveon language)和顺应论(adaptationtheory)。语用学综观把语言使用的语音符号、词、句、段、篇章等层面拓展到认知、社会、心理、语用等层面的动态研究,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这种语言选择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层面,从语音、语调到语法结构的选择,从语码到语篇的选择等;第二,语言使用者做出的选择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选择,还包括语言策略的选择,而且选用语言策略时所表现的风格或语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形式的策略选择;第三,语言使用者所做出的选择是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做出的;第四,选择发生在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即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做出选择;第五,语言使用者没有权利在选择与不选择之间做出选择,因为语言使用者一旦进入语言使用过程,也就只能选择心中最合适的和最需要的来进行交际;第六,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的语言手段和策略不是机会等同的,所选择的具体手段和策略受到认知、社会和文化等的制约;第七,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手段和策略上所做出的不同选择会导致与它相关的其他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出现变化,换而言之,选择总会引出或伴随有其他的待选项目(Verschueren1999:55~58)。语用学综观下的口笔译活动可以说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语言使用的过程,其译语是一种双语间转换活动中的多层次的选择。

早在1987年,语用学家维索尔伦在其所著的《作为语言顺应理论的语用学》一书中提出,语言顺应即指语言顺应环境,或者环境顺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顺应,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顺应的过程,又是顺应的结果。维索尔伦在其《语用学新解》进一步论述了顺应论,他认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它限定选择的可能范围”。语言的协商性指选择的进行不是按机械方式,也不按严格的形式-功能关系,而根据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的语言特征进行。语言的顺应性指“能让语言使用者可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选择项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征”。根据语用综观论与顺应论,对语言使用的描述和解释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他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后者也称信息通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它主要包括篇内衔接、互文性和线性序列三个主要方面。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和社会环境对交际者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物理世界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也包含了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表形象等。心理世界包括了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维索尔伦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性。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尽量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语言的三个特性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顺应要依赖语境,也就是说,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一环。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要与语境顺应。语言使用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不同的语境。(www.xing528.com)

语言顺应论强调,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任何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都要做出动态的顺应;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现象和交际目的的一致性。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使用的过程也同样要遵守上述原则。只有译文顺应了译语语境的各种需要,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才有可能,译作的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顺应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译者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担负起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就必须使自己的思维运作及翻译过程顺应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李俊峰(2005:49)认为,翻译在宏观上要顺应不同文化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经济体制、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在微观上,则要在语言结构层面顺应于语码和风格,顺应于语言构建成分,顺应于语篇结构。顺应是多层次的和多角度的,但由于跨文化交际中差异的客观存在,绝对的全方位的顺应不可能在一次翻译活动中得到全部实现。译者必须从翻译目的出发,有意识地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技巧,顺应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语用学翻译观能从综观的视角解释语言使用,从翻译环境中的宏观和微观审视语言、文化、语用的顺应性选择与转换。翻译活动的顺应性也要求译者取得最佳关联顺应与选择。同样,从译语的接受性来看,使翻译的语篇接受者只付出极小的认知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去理解译文。这要求译者要把原文的语言信息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转换出来,而不是照搬翻译,否则难免出现文化缺损。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给翻译带来一定程度的障碍,决定了翻译策略的灵活性。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翻译的语码选择顺应。译语正是顺应交际意图与读者期盼,成功地使原语交际者的目的与译语读者的期盼在认知语境上相吻合。

我国学者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顺应理论翻译模式,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曾文雄(2002)首次运用顺应理论解释口译过程的语言使用,认为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译语还应策略性地顺应原语的语言结构、顺应口译的动态过程。袁斌业(2002)认为,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使译者可以按照交际的具体语境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达到翻译的目的。戈玲玲(2001;2002)讨论了语境顺应决定了翻译中的语言选择与词语的意义,动态顺应的译文语言选择不仅要顺应时间、原语语境、语言结构,而且要反映交际者的意识程度和作者的真实意图。宋志平(2004)建构了新型的顺应论翻译观。他认为,翻译过程的选择涉及文本、文化立场、文本意义再现及信息加工等;翻译活动中的选择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特征,受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译文读者的时间环境、审美心理等。顺应性翻译活动的过程及模式可描述为:解读原语文本,选择意义——对所选择意义用目的语表述时,面临多种表达策略和技巧的选择——明确翻译目的,选择顺应的对象或层面——选择相应的策略技巧,实现相应的顺应。高云、韩丽(2004)认为,语用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和交际翻译基本吻合,实际为交际翻译。严敏芬(2002)强调顺应理论对诗歌隐喻共项翻译的解释力,为语用学解释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的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王小凤(2004)讨论了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认为文化语境顺应影响语言风格和文化意象的选择,为文学批评提供一种科学的依据。我国学者在引进语用综观论的同时,结合本土的汉语材料,从多层面、多视角对顺应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解释与局限性做了开拓性的研究,从跨学科的视野开创了语用学综观论的翻译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