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基础与教师实践的成果

理论基础与教师实践的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惟吾德馨”也。以此证明德馨,理由成立。精神的富有足以弥补物质条件的简陋,这是德馨的又一个有力的佐证。佛经劝人向善,阅佛经,亦为修身养性之举,这俩业余爱好亦可证明德馨。行文至此,作者志趣之高雅、知识之渊博、胸襟之超脱、眼界之高远,全都跃然纸上,对“德馨”二字做了有力的支撑。陋室不陋,“惟吾德馨”。

理论基础与教师实践的成果

论语·子罕》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段话流传到唐代,被一个叫刘禹锡的人发扬光大。他写了一篇《陋室铭》,颇为自得地说,自己所居住的陋室也不陋,为何不陋?“惟吾德馨”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德馨,作者列举了以下论据: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余以为:这四条论据成立,理由如下:(www.xing528.com)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清幽宁静。贫居陋室,不改其乐,颇有颜回之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绿,亦君子之趣也。阶长绿苔,少人行也,如此方显得欲之寡,心之专也。草色入帘,境之幽也,如此方显得胸襟之超尘绝俗也。以此证明德馨,理由成立。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结交的人高雅。说说笑笑的全是学识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精神的富有足以弥补物质条件的简陋,这是德馨的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爱好高雅。琴棋书画在古代常常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使在今天也常用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琴为素琴,表明作者“不拘于物”,在闲暇之时,能调素琴自乐,于此才艺可见爱好高雅。佛经劝人向善,阅佛经,亦为修身养性之举,这俩业余爱好亦可证明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清净闲适。既是孔子向往的生活场景,更是道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让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让多少鸢飞戾天者、经纶事务者迷途知返?“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云笈七签》》)道家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消极无为,复返自然。繁弦急管扰乱耳朵,那是俗人的消遣方式,成堆公文劳累身心,那是庸俗官场生存状态。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追求的东西。行文至此,作者志趣之高雅、知识之渊博(尽得儒、释、道之精华)、胸襟之超脱、眼界之高远,全都跃然纸上,对“德馨”二字做了有力的支撑。

陋室不陋,“惟吾德馨”。作者不仅将德馨的理由阐述得如此充分,而且还阐述得非常艺术。开头并不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而是以山以仙而名,水以龙而灵引出,这样,德之于室,就好比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清新贴切自然,让人不免会心一笑。结尾处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既是例证,又是自况,不知赚来多少赞许的目光。再引孔子的话作结:“何陋之有?”其权威性、雄辩力不容置疑,读到此,只有拍案叫绝的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