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日同形词翻译问题及解决

汉日同形词翻译问题及解决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析汉日同形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武君摘要:在日译汉的过程中时常可见汉日同形词的误译现象,本文依据大量例句,对汉日同形词误译的类型进行总结分类,并对其成因作进一步的分析。本文旨在对汉日同形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分析得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便对今后的翻译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汉日同形词翻译问题及解决

浅析汉日同形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武 君

摘 要:在日译汉的过程中时常可见汉日同形词的误译现象,本文依据大量例句,对汉日同形词误译的类型进行总结分类,并对其成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汉日同形词误译 成因分析 解决策略

一、引 言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汉字词汇,其中一部分在字形上和汉语的词汇一一对应,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汉日同形词,它让我们的翻译工作有很多便利之处。但是其中能与汉语词汇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只有一部分,很多情况下日语的汉字词汇和汉语词汇是不完全对应或者完全不对应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母语影响,以貌取义、望字生意,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汉语的意义去理解、翻译这些词汇,造成了不少误译。

本文旨在对汉日同形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分析得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便对今后的翻译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二、汉日同形词误译的分类

汉日同形词的误译从整体来看皆因对同形词的理解不透彻导致的,但是细分之下也各有差异,本文将其分为四个部分作进一步分析,即形同实则义不同、貌似相同又不同、轻率推理歧义生和原样照搬义难明(陈岩,2000:p36—44)。

2.1 形同实则义不同

此类词汇在汉日同形词中占多数,平时也有多加注意和区分,因此误译现象比较少,但是下面的例子还是告诉我们,在翻译汉日同形词时必需仔细查阅词典,不可遗漏任何微小的差异,切忌望文生义。

▲警官の包!纲に逃げ场を失った犯人は、ついに"念して投降した。(警察布下包围圈,无处可逃的犯人最终觉得没希望了,主动投降了。)

日语的“犯人”指“犯罪的人”,可以译为“犯人,罪人”等,但是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犯人”指“法律判决已生效而被依法执行刑罚的犯罪人”,可见这两个词的意义还是有所区别的。译者在翻译时并未仔细辨析,望字取义,产生了误译,这里译为“罪犯”更合适。

2.2 貌似相同又不同

日语中一部分汉字词汇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对应词,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完全对应的,在不同语境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套用,很容易造成误译,请看下面的例子。

▲未熟者ではありますが、今後ともご指导ご鞭挞のほどお愿い申します。(还很不成熟,恳请今后多加指导和鞭策。)

日语中“未熟”指“(学问或技术)未成熟,不熟练”,因此这里应译为“不老练”更合适。其次,汉语中的“成熟”除过指果实的成熟,就是“比喻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因此日语的“未熟”不等同于汉语的“不成熟”,这里的误译是译者不加仔细辨析,想当然的结果。此外,译文缺少主语,这也是译者没有考虑到汉语表达习惯的表现,应在句首加上“我”。

▲今回の事故は私の不注意であり、弁明の余地はありません。(这次的事故是因为不小心引起的,没有可辩解的余地。)

日语的“不注意”可以直接翻译为“不注意”,但是根据原文的语境,这里是“粗心大意,不谨慎”的意思,考虑到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上主语,可译为“这次的事故是因为我的疏忽引起的,我无可辩解”。

▲物语の中で、主人公は七つの海を冒#して、たくさんの宝物を手に入れます。(故事中主人公在七个大海中探险,获得了许多宝物。)

日语的“宝物”指“宝物,宝贝”,译者在这里没有深入分析句子的语境,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但是这个句子指的是在大海里探险获得了许多金银珠宝的意思,应译为“珍宝”。

▲方向音痴の私は、知らない土地へ来ると方角がまるで分からなくなる。(没有方向感的我到了一个新地方就更分不清方向了。)

单看译文,就会发现“分不清”和“方向”搭配有些不自然,诚然日语的“方角”就是“方向,方位”的意思,但在翻译时不能拘泥于词典的解释,需要结合语境选择译词。原文是说我会弄混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这才是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

2.3 轻率推理歧义生

正如前文所述,汉语译者在遇到日语的汉字词汇时,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汉语的思维去理解、翻译,这样很容易产生歧义,发生误译的现象。

▲突然爆音がとどろき、数机の$%机が编队を组んで头上を通り过ぎていった。(突然响起轰隆隆的爆炸声,数架战斗机编组从头上飞过。)

日语的“爆音”指引擎等嗡嗡的轰鸣声,译者以貌取义,错误理解为了“爆炸声”。这里应还原日语原意,译为“突然响起飞机的轰鸣声,只见数架战斗机编组从头上飞过”。比较合适。

2.4 原样照搬义难明

此类误译在汉日同形词翻译中最常见,下面例句中的汉日同形词,其中有些意思基本相同,有些意思部分相同,有些意思根本不同。甚至,它们会在词性、程度、感情色彩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果不加以辨析直接套用则很容易出现误译的现象。

▲この际ははっきり&白を弁じて、意见の正当性を明确にするべきだ。(这种时候应该分清是非,明确意见的正当性。)

日语里“正当性”和汉语的“正当性”,本身在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译者在这里直接照搬原文,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将后半句译为“明确自己的意见”更为合适。

▲ものごとの善’を弁じる能力がなくては、一人前の社会人とは言えない。(没有分辨事物善恶的能力,就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日语的“社会人”可以指“社会的一员”,但更多时候是指“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人”,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译者为了照顾到原文的意义,采取了照搬原文的翻译方法,懂日语的人理解起来自然没有问题,但大多数不懂日语的读者就会很费解。这里可以根据上下文,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后半句译为“就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人”更为贴切。

▲师は常に一つの信念を守り(け、どんな试练にあっても)节するようなことはなかった。(先生一直坚守一个信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没有变节。)

日语的“)节”可以译为“变节、叛变”,但却是书面语,使用频率并不高,译者并未考虑到这一点,照搬原文,略显生硬。后半句可以译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没有改变过”。

▲この工场がここに移*するまでには、多くの)迁がありました。(这个工厂在迁到这里之前,经历了许多的变迁。)

▲几多の)迁を+て、この国は先进国の仲间入りを果たした。(几经变迁,这个国家终于如愿地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www.xing528.com)

以上两个句子都是关于“)迁”的翻译,诚然这个词可以直接翻译为“变迁”,但是原文更强调一种过程的艰辛,汉语的“变迁”更强调结果,因此第一句的后半句和第二句的前半句均译为“经历了许多波折”更合适。

▲野菜は、他の食品に比べて,格の)动が激しい。(和其他食品相比,蔬菜的价格变动大。)

日语的“)动”翻译到汉语里有很多选择项,有“变动,波动,改变,变化”等,这里要和“价格”搭配,应选择“波动”而不是“变动”。

▲その町は、现在、京都府に编入されている。(那所城市现在被编入了京都府。)

日语的“编入”可以直接翻译为“编入”,但这种译文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读起来不通顺,译为“那所城市现在隶属于京都府”更合适。但是笔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日中词典里也收录了类似的例句,

▲この村は福冈市に编入された。(那个城镇被编入福冈市了。)[1]

不知译者是否也受到影响采取了此种翻译方法,今后还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

▲私が上京するのと-を合わせて、友人も大阪から出てきた。(合着我上京的时间,朋友也从大阪出发赶来了。)

日语中的“上京”指“到东京去”,译者将其直译为“上京”,如此一来会使读者误以为是“到北京去”,从而产生歧义,这里还是明确翻译为“去东京”比较合适。

▲.鮏者らは、/结して作业をボイコットした。(劳动者团结起来举行了罢工。)

日语的“.鮏者”可以等同于汉语的“劳动者”,但是这里的问题和前面讲到的“变节”一样,“劳动者”这个词多见于法律条款、口号、标题等书面文章中,一般使用频率不高,这里译为“工人”更合适。

▲贸易は国の+ 0に大きな影响を与えるものであるから、国によって自由贸易、保护贸易など政策に违いがあらわれる。(贸易对国家的经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各国在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等政策方面存在着差异。)

日语的“保护贸易”译为汉语应为“贸易保护”而不是“保护贸易”,译者在这里未假思索,原样照搬的做法,实在不可取。类似的词汇还有“平和”等,翻译时需多加注意。

▲火事の原因には、火?びや火の不始末のほか放火も少なくない。(造成火灾的原因除了玩火和用火不注意之外,还有不少是故意放火。)

日语的“放火”在汉语里对应的译词为“放火,纵火”,译者选择了“放火”一词,但是根据原文的语境,这里表示一种恶意的行为,使用“纵火”更为恰当。同样“放火罪”也应译为“纵火罪”才是。

▲地球规模で自然破1が进んだ以上、今までのように傍"者でいるわけにはいかない。(全球规模的自然破坏进一步发展,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做旁观者了。)

日语的“地球规模”翻译成汉语应为“全球范围”,而不是“全球规模”,译者在这里原样照搬的翻译方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译文中的“发展”、“做旁观者”也属于不同程度上的误译,由于不属于汉日同形词的范围,此处就不详加分析了。

▲集/の秩序を守るためには、なんらかの法规が必要となります。(维护集团的秩序就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

日语的“集/”根据日中词典的解释,可以译为“集体,集团”,根据原文的语境,这里表示的是“有许多个体结合而成的整体”的意思,而且考虑到和“秩序”搭配的问题,因此选择“集体”这个译词,再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译为“一个集体”较为合适。译者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没有仔细推敲译文,忽略了汉语的表达习惯。

▲この&土地2は、小麦やトウモロコシなどを多量に产し、物の宝库と呼ばれています。(这片黑土地生产小麦、玉米,被称作是谷物的宝库。)

日语的“物”可以直接翻译成“谷物”,但是在这个句子里要搭配“宝库”,按照汉语表达习惯来讲,译为“粮食”更合适。译者只看到词语的字面意思,没有深入分析语境和搭配要素,产生了误译。

三、汉日同形词误译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对汉日同形词翻译中会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汉日同形词有其特殊的性质,在翻译时如果不加以注意,不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直接套用原文词汇,便容易造成误译,当然这跟译者自身对翻译工作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

第二,因为母语的干扰,在译者自身的认知概念中对某些汉日同形词的认识就有偏差,容易“想当然”,以至于在翻译时不去翻词典、查阅资料,遗漏了细微的差异之处(词性、程度、感情色彩等)等都是产生误译的原因。

第三,翻译时必不可少的就是词典,笔者在前文中也有提到,日中词典的例句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内容,作为翻译的一大工具,词典中尚存在不确定的因素,翻译工作如何能准确、有质量地进行。此外,目前市面上缺少一本完整、详尽、权威的汉日同形词词典,这对翻译工作的开展实则不利。

那么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又该如何避免此类问题,或者说在翻译汉日同形词的时候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明确汉日同形词这个概念,知道它的分类(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完全不相同),在翻译过程中排除母语干扰,注意辨析(包括词义、词性、感情色彩等方面),减少误解。其次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注意词语搭配,即使是在汉日同形词完全对应的情况下,有时根据语境的不同,采用灵活贴切的翻译方法,以避免误译。

参考文献

[1]陈岩.新编日译汉教程(第2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林史典等.现代国语用例辞典[M].教育社.1992: 209—232

[3]日中词典(第1版).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小学馆.1987

[4]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注释】

[1]日中词典(第1版).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小学馆.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