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跨文化交际学的探究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跨文化交际学的探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探究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卢雪飞摘要:由中国学生通常喜欢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这一文化现象而产生的学术观点不乏多见。由此一来,中国学生形成了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沉默不语的习惯。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跨文化交际学的探究

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探究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

卢雪飞

摘 要:由中国学生通常喜欢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这一文化现象而产生的学术观点不乏多见。基于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国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本文意在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做一个全面详细地解释及探索。

关键词:中国学生 沉默 中国文化 中国教育模式 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引 言

中国学生习惯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这一文化现象引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有关高语境文化和“面子”概念的跨文化交际原理,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沉默并非什么也不说,或者对其他人不作出任何表示。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都包含意义,沉默的意义则取决于听话者理解的敏感程度。沉默能够引发不同的解读和模糊的语境,这也使得沉默是交流的最高形式之一,但同时也是产生误解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实际上,在交流时产生的沉默现象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文化、情景语境和参与者。Sobkowiak认为沉默可以分为几大类型:不发言;不发声;隐瞒学识;交际失败;无知觉或不解[2]。Jenson指出,沉默具备语意的连接,感情的渲染,意图的显露,观点的评判,以及气氛的激发功能[3]。尽管沉默看起来是悄无声息的,但它仍传达着心理上的、感情上的以及文化上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2.1 儒家道德

几千年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在中国人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其形成了一种本能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举止。Saville-Troike指出,“依据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角色以及年龄特征,在单一的语言群体中,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与这个群体说话的总量及其规定的沉默量度密切相关”[4]。儒家思想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两个重要观念就是等级和遵从,其核心思想认为社会是有等级秩序的,以年长、资历和高社会地位为尊。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中得以生存,而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上级就应该享有特权和权力,并尊重下级;而下级就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这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被称为“礼”。社会的和谐秩序在所有人端庄得体的行为举止中才能得以维系。因此,出于礼貌和对老师的敬畏,同时受到儒家道德规范中的“慎言”和“中庸之道”的教诲,中国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安静听讲。

2.2 中国传统教学模式

在中国,课堂秩序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原则,老师是唯一能控制课堂节奏和保证良好教学环境的人。由于中国的大多数学校仍采取“灌输—吸收”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从而缺乏独立的创新思考能力,习惯等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另外,在中国大班授课的形式下,为了不影响整个班级的授课进度,老师喜欢学生在课下提问,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是非常不恰当和对老师有失尊重的。由此一来,中国学生形成了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沉默不语的习惯。

三、对中国式沉默的理论解读

3.1 集体主义、谦逊和不确定性规避

中国传承了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重视群体目标,强调团结统一。当一个人一生将要依附于一个特定人群时,维护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对这个群体的所有人都至关重要。因此,人们都喜爱和平,避免冲突,维护集体的统一。谦逊源自儒家思想中的适当原则,要求人们依据自身的社会地位保持特定的谦恭,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受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学生用沉默作为保护自己的工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建立和维护融洽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保持沉默也被视为规避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中国属于较强的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在不确定自己的观点或答案是否正确的情况下,中国学生不会在课堂上鲁莽发言,他们担心自己的见解会造成消极的结果,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3.2 沉默作为高语境文化下的互动和参与

在西方国家,话语或许是一个人抒发情感、表达立场以及获得信任最有力的武器,但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高语境文化的国家里,推崇婉转的表达和谦虚的态度。在一些特殊场合下,沉默被认为是表达思想、情感和态度更恰当的方式。中国人在人生经历、信息网络等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求,也不期望有很多有深度的背景信息”[5],因此,他们的意思不会包含在话语中,而是通过姿态、空间,甚至沉默来表达。Tannen认为沉默是“对婉转的极度表达”,“如果说婉转是说话人另有所指,那么沉默则是虽无声息,却有所指”[6]。习惯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学生将沉默作为“获取、组织和吸收新的学习资料的有效途径”[7]

3.3 “面子”分析

3.1.1 何为“面子”

在Stella Ting-Toomey著名的面子协商理论中提到,“面子”是指“一个人在有关环境中的投射影象”,是对我们在公共场合自我形象的比喻,是我们希望别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我们的方式[8]。中国传统观念里的“面子”具有双重含义:“脸”和“面子”。“脸”是指一个群体对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的尊敬[9];“面子”是指名望和声誉。

虽然中西文化中都涉及“面子”的概念,但两者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中国人把面子看得远比西方人重,因为中国有着历史久远的和谐与统一,人们奉行社会等级和秩序。在西方,集体和亲友的关系纽带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次变化,他们更关注个人发展。所以,西方人不像中国人一样极力维护集体的统一和谐,他们努力减小社会差距,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他们较少顾及自己在公共场合的面子。(www.xing528.com)

3.3.2 沉默作为保全面子和给面子的策略

Stella Ting-Toomey在面子协商理论中提出了一条关于面子的完整系统的理论路线,以解决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深层次上产生的冲突。在这一点上,这个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现象。

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文化类型。Ting-Toomey在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之间的区别上进行研究。Harry Triandis指出,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之间非常重要的三点区别就是这两种文化的成员对自我、目标和职责的不同看法[10]。第二部分是自我分析类型。Ting-Toomey强调,同一文化中的人对个人自给能力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视程度不同。她用独立自我和依赖自我来描述一个人的自我独立和与他人关联的程度。独立自我推崇自我身份,更在乎自我形象,因此在个体主义文化中非常普遍。而依赖自我强调集体身份,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所以与集体主义紧密相关[11]。第三部分是面子维护。关系到保全自己的面子还是他人的面子。第四部分是冲突管理类型。Ting-Toomey对人们在各自的需求、利益和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给出了五种不同的回应方式:回避、妥协、协商、解决和控制[12]。

依据理论的前两部分,中国学生的沉默可以看作是保全面子的策略。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个人在公共场合的形象和面子至关重要。因此,在中国,面子是一个人在特定的集体中与他人交流时可以对外宣称的名誉形象[13]。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学生都很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为了避免在课堂上犯错,中国学生通常不愿意参加课堂讨论或提问,从而不仅保全了自己的面子,也保全了家人和中国同伴的面子。

基于理论的后两个部分,沉默不语是中国学生给别人面子的策略。受集体主义文化的熏陶,中国人认为别人的面子比自己的面子更为重要。当面质疑老师会让老师在全班学生面前丢面子,使其权威和专业性受到挑战。因此,为了充分尊重老师,中国学生选择保持沉默。在西方课堂上,外国老师喜欢语言表达和沟通,与中国学生委婉谦虚的性格作风产生冲突。在这种冲突下,中国学生采取了Ting-Toomey冲突管理中提到的回避策略,即沉默,从而给外国老师面子。

四、结 论

从以上原因可以得出,当另一种文化的实践经验和风俗习惯与自己的文化有所不同时,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文化。具体而言,首先,沉默并不代表缺乏沟通或兴趣,或许是中国学生出于尊敬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其次,沉默或许是中国学生一种补偿性的学习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中国学生擅长内化所学知识。最后,沉默同样可以理解为由于缺乏语言交际和学术能力的另一种选择。只要对跨文化交际常识作好充分的准备,并乐于挖掘有别于自身文化的其他文化现象下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文化敏感的人来说,文化定式、文化偏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Liu Jun. Negotiating Silence in American Classrooms: Three Chinese Cases[J].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2002,2(1): 37—54

[2]Sobkowiak,W. Silence and Markedness Theory[A]. In: Jaworski,A. Eds. Silen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1997. 39—62

[3]Jensen,J. V.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J]. ETC: 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1973,30: 249—257

[4]Saville-Troike,M. The Place of Silence in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Communication[A]. In: Saville-Troike,M and D. Tannen Eds. Perspectives on Silence[C]. Norwood: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 3—18

[5]Hall,E. T. and M. R. Hall.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Germans,French and Americans. Yarmouth: Intercultural Press,1990

[6]Tannen,D. Silence: Anything But[A]. In: Saville-Troike,M and D. Tannen Eds. Perspectives on Silence[C]. Norwood: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 93—111

[7]Jaworski,A. and Sachdev,I. Beliefs about Silence in the Classroom[J]. Language and Education,1998,12(4): 273—292

[8][11]Griffin,Em. 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2008

[9]Hu,H.C. The Chinese Concept of‘Face’[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44,46: 45—64

[10]Triandis,Harry C.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Boulder: Westview,1995

[12]Ting-Toomey,Stella,and Atsuko Kurogi. Facework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nflict: An Updated Face-Negotiation Theo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8,22: 190

[13]Mao,L. M. Beyond Politeness Theory:‘Face’Revisited and Renewed[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4,21: 451—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