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边合作取得11个洁净煤合作项目,促进我国劣质煤清洁利用发展

双边合作取得11个洁净煤合作项目,促进我国劣质煤清洁利用发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4月,双方同意在维护双边经济、产业政策和技术利益的基础上,加强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并达成洁净煤领域的合作协议。双方共确定合作项目11个,涉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以及改善煤矿安全等项内容。该工作组旨在促进和加强双方在技术和商务领域尤其是在采煤和煤矿安全领域的合作。

双边合作取得11个洁净煤合作项目,促进我国劣质煤清洁利用发展

一、双边合作

1.中日气候变化对话

中日两国一直在针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对话。2007年4月,双方同意在维护双边经济、产业政策和技术利益的基础上,加强能源环境领域的合作,并达成洁净煤领域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煤炭高效生产、煤矿安全和洁净煤技术,重点关注燃煤发电领域的合作。2008年5月,两国签署了中日双方六点联合声明,该项声明同意两国加强能源和环保方面的合作,同时确保继续研究和提高与煤制油相关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CCS)。

2.中日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合作

2008年5月,中日两国宣布联合开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及提高石油采收率(EOR)项目,目标是通过中国的两个燃煤电厂,每年回收3.0~4.0Mt CO2。日方在其经济产业省牵头下的合作单位包括日挥株式会社日本煤炭能源中心、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三菱公司和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中方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下的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公用事业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3.中澳洁净煤技术联合协调组

基于2000年中澳双边资源合作对话框架下的长期能源合作机制,中澳两国于2007年1月建立了中澳洁净煤技术联合协调组。2007年3月举行了关于中澳洁净煤技术项目动议的第一次会议澳大利亚政府为该项目拨款1 200万澳元,其中第一个项目是400万澳元用于支持在北京开展的示范工程。第二个项目是400MW整体干燥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DGCC)示范项目,中方合作方包括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将耗资7.5亿澳元,其中澳大利亚政府提供1亿澳元,目标是提高燃煤效率、环境效能和经济效益。2008年4月,中澳洁净煤技术联合协调组又获得澳大利亚国家低排放煤炭基金2 000万澳元的资助。

4.中澳气候变化伙伴计划

中澳气候变化伙伴计划于2003年建立。在前期工作中,澳大利亚帮助中国评估CO2封存潜力,并协助CO2源汇匹配的研究。2006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姜伟新与澳大利亚环境和遗产部部长依恩·坎佩尔在北京签署了《中澳关于气候变化项目活动框架合作意向书》。双方共确定合作项目11个,涉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以及改善煤矿安全等项内容。其中“中国煤矿区煤层气资源和项目潜力研究”等3个与煤层气相关的项目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负责具体实施。

5.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www.xing528.com)

中美双方在能源领域有着长期的合作。2000年,双方签订了化石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双方在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烟气脱硫和二氧化碳封存(CCS)方面开展联合研发活动和信息交流。2002年2月,成立了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以促进双边在关键政策和科学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氢和燃料电池技术以及CO2捕集和封存技术。2004年5月,美国能源部(DOE)和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举行了“中美能源政策对话”,其内容涵盖化石能源领域的广泛合作。2007年5月,双方在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达成了合作协议。

6.中欧气候变化伙伴计划

2005年9月,中国—欧盟峰会制定了中欧气候变化伙伴计划,该计划提供了在气候变化和能源合作与对话方面的高层政治框架。该计划合并了中国—欧盟洁净煤行动计划、中国—欧盟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这两个计划都在2005年3月正式启动。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通过利用CO2捕集和封存技术,在中国和欧盟开发、示范先进的煤炭利用近零排放技术”;大幅度降低关键技术的成本,促进技术的推广。合作项目的四大重点领域包括:能源政策发展、能效(包括燃煤锅炉的能效)、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

7.中英气候变化工作组

2005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和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并成立了中英气候变化工作组。合作目的是促进中欧利用CO2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发展,实现电厂近零排放。英国倡导的煤炭利用近零排放(NZEC)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于2009年10月完成,该项目为期三年、耗资350万英镑。

8.中英洁净煤技术转让计划

1998年起,基于英国贸易工业部和我国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英两国签订了洁净煤技术转让协议,该协议着重强调联合开发和推广适用于中国的技术。2005年11月,中英双方签订了谅解备忘录。该文件旨在促进技术转让,示范英国的专用技术,并将其作为中国的零部件和技术来源,以帮助中国减少煤炭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承担了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已连续多年翻译、出版并散发了英国洁净煤技术相关的重要信息和出版物。

9.中德环境合作

德国和中国一直致力于开展财政和技术等方面的战略合作项目,并以环境问题为重点。双方在煤炭领域的合作主要由中德煤炭工作组执行,该工作组集合了两国的重要官员、科学家和企业家。该工作组旨在促进和加强双方在技术和商务领域尤其是在采煤和煤矿安全领域的合作。其中,大部分合作项目都是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的指导下完成的。该公司资助了许多合作项目,并参与了从政策建议到具体执行措施的整个过程,内容包括煤炭开采和煤田灭火等。此外,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和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正在筹建之中。对前者,欧盟将提供最高可达975万欧元的资助,重点领域包括洁净煤(包括CO2捕集与封存)、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等5个领域,目前在进行招标;对后者,中美双方将共同投入1 500万美元,重点领域包括节能建筑、洁净煤、清洁能源汽车技术开发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