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独到之处解析

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独到之处解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细化和具体化,在理解信息资源配置问题上,有它独到的见解。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的核心在于考虑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也是它最大特色所在。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是随着研究制度变量如何影响信息资源配置及配置效率这一理论而逐渐深化的。因此,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就是明确界定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独到之处解析

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细化和具体化,在理解信息资源配置问题上,有它独到的见解。

(1)新制度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把资源配置与交易看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对资源配置的认识也就是对交易的认识[24]。它诠释了资源配置的本质。威廉姆森认为:“当一项物品劳务超过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25]。这种“物品劳务的转移”实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行为,而这种资源配置行为总是伴随着各种交易的产生与发展的。因此,信息资源配置,从本质上讲是信息资源在不同经济参与者之间的配置利用和合约安排过程,即交易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以交易成本为基本工具来分析作为制度集合的市场是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的。交易成本(费用)理论表明信息资源配置是有成本的,也就存在如何配置和配置效率问题。因此,信息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以产权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作为节省交易费用、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保证。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的核心在于考虑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也是它最大特色所在。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是随着研究制度变量如何影响信息资源配置及配置效率这一理论而逐渐深化的。科斯定理修正并拓展了完全竞争模型的市场配置资源理论模式,在引入制度变量及修订新古典假设条件的前提下重新论证市场是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的。科斯之后的产权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进一步探讨了产权的功能,不同形式的产权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产权的三大功能可以决定资源配置利用效率[26],也同样能够决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第一,产权的配置功能。信息资源配置过程既是信息资源本身的利用过程,也是信息资源权利的转让过程。在信息资源配置利用过程中因权利的改变,必然带来摩擦与冲突,这就带来了交易成本。因此,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就是明确界定产权。产权明晰及易于转让有利于降低信息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产权的激励功能。产权制度理论中指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当某种制度因素使人的这种私有权受到削弱时,人的选择便会与社会范围内资源合理配置所要求的选择不一致,于是便产生了动力问题”[27]。由于产权具有鲜明的排他性,直接影响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绩效,因此信息资源配置中应充分利用产权的激励“活性”来降低信息资源配置利用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从而使经济参与者的个体配置信息资源行为与社会整体配置信息资源行为相协调,真正通过界定产权来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产权的约束功能。“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28]明晰的产权确定了产权主体的权利、利益边界,也体现了产权主体在享受资源配置带来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成本,这实质上构成了对产权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的约束。这种约束促使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行为主体必须充分权衡信息资源配置的成本与收益,从而提高信息资源配置利用效率。(www.xing528.com)

(3)新制度经济学信息资源配置理论具体研究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它始终强调制度安排对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产权界定及交易、保护成本与信息的完备程度、契约和法律程序等有关,公共物品不具排他性难以界定产权,私人所有并不一定比政府所有更有效率,因此需要对增加的排他性成本和可减少的公共产权内部的管理成本进行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产权的交易方式;有效的企业产权结构,可降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国家作为强权组织决定了它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其提供博弈规则目的的双重性(诺斯悖论),由此可能导致产权的无效率甚至导致国家的衰落,而成功的国家法律制度能有效地克服“搭便车”问题,从而降低产权的排他性成本,提高国家信息资源整体配置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