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学的飞跃:意识模式转型与成长研究

管理学的飞跃:意识模式转型与成长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管理学研究的进步,实际上最终都要深入到人的意识联结层面。真正的管理学,只有在人的平等主体性得到确认前提下才能够存在。在管理学领域当中质的飞跃,就是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管理学的飞跃:意识模式转型与成长研究

二、管理学的飞跃

如果说在农业社会,人们阶层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附的生存关系,以获取型意识模式作为主导,那么在工业社会作为人与人联系的基本经济单元——企业来说,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价值创造的单元。

表面上看起来,企业是赚取利润的组织,但本质上却是人的自由创造意识转化为现实价值的社会单元。企业在某种程度来说,就像是群体意识在经济领域的“转化器”,将人的意识创造转化为现实的价值。

这种转化并不是单个人的意识创造的转化,而是作为一个组织单元的群体意识的转化。因此,企业也成了人的意识实现创造性联结的基本单元。而管理学研究的进步,实际上最终都要深入到人的意识联结层面。

以往对于管理的认识,重点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效率,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按照企业的制度进行模式化的运作,所以管理也主要是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并没有深入到人的意识心理层面。作为被管理者的人,也仅仅是组织中的一个部件,并不是被当做主体性的人来看待。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以获取劳动价值为目的,管理的目的也往往只是在进行重复性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执行率的问题。因为缺乏人们意识层面的协作,所以创造力不能有效地发挥。

真正的管理学,只有在人的平等主体性得到确认前提下才能够存在。如果人本身没有主体性,那么作为企业的员工来说,就仅仅是被支配的劳动力的角色。理论上讲,只要加大权力的控制,就可以实现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

在人的主体性认知缺乏的情况下,人的主体性保障往往只是停留在外部制度层面。尽管企业的员工在表面上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合同关系,但在本质上却是员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报酬的关系。在具体的企业运作过程当中,一切都是按照企业的要求行事。作为企业的员工除了在决定建立或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具有主体性之外,在雇佣阶段,仅仅是被支配者的角色。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工作上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员工的意识并没有形成为企业的整体意识,这样的企业也就缺乏作为组织层面的系统思考。

当一个企业处在规模比较小或者在创业初期,企业的成员往往能够实现没有边界的意识联结,这个时候的创造力也是最强的。一旦形成规模,这种意识的联结往往也就停滞了。这些都说明,外在的制度层面的主体性确认,只是为人的主体性实现提供了条件,实质意义上的主体性实现需要组织意识网络的联结,而这将最终决定一个企业组织思维创造力的大小。

尽管企业越来越强调发挥人本身的创造力,强调企业的人性化与管理的灵活性,这些措施也极大促进了企业创造力的发挥。但是企业人性化、灵活性也带来了问题,就是企业目标的分散化。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主见,而这些意见又不能够形成统一。这也就使得很多企业陷入一种治乱循环当中,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就管理学的理论来说,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经验总结,企业管理也正逐步推进到文化管理的层面。这些管理理论,往往还只是停留在人的意识层面之外,即使是文化管理理论,也过分夸大了文化作用,将文化置于人之上,成为了统辖人的工具。

在管理学领域当中质的飞跃,就是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真正将人本身的意识纳入到管理的核心层面,并提供了一整套的组织意识拓展的理论体系[25]

与其说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或发明,不如说这是组织意识的重大发现,揭示了组织思维的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途径。这个理论本身是对个人与组织生命的探寻,使我们看到了在意识联结过程中,组织意识是如何实现创造性进化的,以及这种创造性力量所蕴含的无限潜力。这个理论也可以认为是人类组织思维认知上的质的突破。

如果说网络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意识连接提供了现实条件的话,那么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才是真正触及意识互联的根本。

奇特的是,这个理论本身又是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杰作,如果没有这种碰撞,彼得·圣吉就不会获得关于意识领域的深入认知。

学习型组织最初源自于美国著名学者佛睿斯特关于“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在他的构想中,这是一种具有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特点的,从从属关系转向伙伴关系,并不断学习和调整结构关系的未来企业。而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包括其他的一些学者继承了这一研究,在结合东方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系统思考、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这个理论使得他老师提出的伙伴关系落实在了意识连接的层面上。学习型组织深刻地揭示了组织当中系统思维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使得组织本身具有了内在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并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而是建立在个体生命意义上的群体意识联结,通过拓展组织共同体的意识自由,形成超越个体意识的超级智慧。

因此学习型组织理论当中的学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学习。尽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这种传统的学习,主要还是对于以往知识的承袭。而学习型组织当中的学习尽管涉及信息的全面掌握,但是这种所谓的学习,更在于创造知识本身。

虽然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来之后,中国国内在政府推动下,出现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但是这类学习仍然延续了传统学习的概念,与学习型组织当中的“学习”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学习组织理论已经越来越接近于组织形成的本质,也越来越接近于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人的意识自由,以及在这种意识自由基础上,如何实现意识的无边界连接,从而形成系统思维。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也采用了非常东方化的词语“修炼”来形容组织意识的进步。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当中,深入地吸收了佛教以及中国禅宗的一些思想。然而这些思想在过去一段时期里,在国内却往往被当做迷信思想加以批判。(www.xing528.com)

与其说佛教本身是迷信,还不如说人们对待佛教的态度才是迷信的根源,正是信佛的人将佛教神化了,把佛当成是保佑自己一系列欲望满足的神来看待,才最终导致了对佛教的迷信。

事实上人类在早期的智慧当中,已经对意识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恰恰就体现在作为东方智慧的佛教当中。佛教当中的《金刚经》实际上是对人类意识规律进行深层次揭示的经典,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智慧结晶。在涉及人的意识本源性认知的时候,佛学理论是绕不过去的智慧高峰。

“佛”的本意,并不是神通广大的神,在印度语当中,“佛”是觉醒的意思,所以“人人是佛”的意思是说,人人都可以实现意识的觉醒。这种认识实际上和现代心理学意识上的关于潜意识的认识是一致的。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人都处于潜意识的支配之下,只有意识真正地醒来,才能够作为一个意识上觉醒的人而存在。

“佛”讲求“无权威、无主宰”,[26]讲求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生命的本来,这些揭示的都是人的意识自由性特征。意识是本源性的存在,人的力量源泉就存在于意识的自由当中。因此,认知自己生命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认识自己意识的本质。

《金刚经》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心无所住”,讲的是人的意识不受一切物相控制的自由状态。这个观念揭示了人的意识之我的本质特性。

人的意识只有在超越于被感知物相的时候,才可能产生独立、主体之“我”的意识存在。如果意识仅仅是被感知事物的映照,那么人的意识也就仅仅是一种影像,而不具有超越于物相的本质性认识,实际上人的意识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必须有超越于事物之上的、自由之我的存在。这个“我”是不受任何被感知事物控制的,绝对自由的意识存在。所谓的“心无所住”正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一般人理解认为,这只是讲了世界万物皆空的概念,但是实际上“菩提”也好,“明镜”也好,都只是人的意识在认知事物内在联系基础上所形成的概念。而概念是意识在事物之间自由建立联系的抽象表达,所以人的意识始终是超越于事物之上的自由存在。

这种意识的自由存在,又是产生一切创造的源泉,因此也有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意识认知。[27]

人的意识活动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不可以被描述的,引用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的话,即“心是无形相的”。我们常常用镜子来比喻人的意识,但镜子是没有感知的,镜子仅能形成事物的影像,却不能够有超越于这种影像之上的知觉。

实际上,意识的这种难以描述性,是由意识的无限自由性所决定的。正是有了意识的无限自由性,作为超越事物无限自由的意识,才能够具有自己的主体性。而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意识无限自由性的呈现过程。

在现实当中,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必然有其惯性,就会形成“所知障”,因此人的知识获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拓展人的意识自由,另一方面如果执著于知识本身,就会被知识所束缚,人的意识自由反而受其束缚。

群体思维中,则会由于意识天然的防卫性,导致个体意识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就会形成系统意识的障碍。

因此群体的意识协作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当人们的意识能够实现无边界联通的时候,就会形成超越于个人的巨大创造力。另一方面,当人们的意识处于防卫状态中的时候,不但不能够发挥群体智慧,反而个人原有的意识自由也会被禁锢。管理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意识互联的自由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为了不断拓展人的群体的意识自由,突破人的意识局限和对立,学习型组织理论从佛教教义中找到了意识自由的智慧。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当中,关于团队学习中的“深度会谈”有这样的基本原则:一是“悬挂观点”;二是平等伙伴关系;三是探寻观点背后的潜意识模式。与其说这是深度会谈或者议事规则,不如说是“意识规则”。

其中“悬挂观点”就是对佛教或者是禅宗关于意识原理的借鉴,只有不执着于观点本身,每个人才能够将自己从已有的观念当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意识主体性的自由;也只有真正地形成了平等伙伴关系,才不会将自己观点凌驾于他人之上,从而使得组织处于支配权力的争夺当中;而只有在探寻到自己意识深处的潜意识障碍,才能够消除这些意识对立的根源;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群体意识才能够处于自由的连接中。

学习型组织要达到的目标,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人的意识自由的实现,并形成意识的自由互联,而不仅仅是外在制度层面的、平等但意识封闭的那种自由。

从学习型组织延伸出去,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一个人类意识自由互联的未来。到那时,人类将会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成为了意识主体性的存在,在个体意识自由的基础上实现无边界的意识自由联结。这样的社会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意识超导社会”。整个人类将会作为一个自由联合的意识整体,形成一个“超级大脑”,最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我们正在看到的趋势就是,无论科技也好、文化也好、制度也好,都在向这一目标迈进,可谓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殊途同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