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柯林斯科学哲学研究:学派争论与研究进路

柯林斯科学哲学研究:学派争论与研究进路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通过对柯林斯与马尔凯以及谢廷娜的思想进行比较,会进一步发现,“科学知识社会学”并不是一个团结的共同体,各学派之间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柯林斯选择了一条比较适当的研究进路。

柯林斯科学哲学研究:学派争论与研究进路

5.2.4 简要评论

通过将柯林斯的思想与科学知识社会学其他几位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鉴于相同的英国研究传统,柯林斯的思想与布鲁尔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尽管二者在思想来源以及认识论立场上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但是这并不妨碍二者在看待科学的问题时具有某种共性以及二人之间的相互欣赏。柯林斯与布鲁尔在思想上最主要的差别集中在对“返身性”的看法不同,以及实践的研究方法。柯林斯认为,强纲领的“返身性”信条纯粹是多余的,并不属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另外,柯林斯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他的亲身实践,而布鲁尔的研究则多半基于文本和对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考。

在柯林斯与拉图尔之间,研究进路上的差异则显得越来越明显。由于柯林斯与拉图尔在思想的来源上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包括研究方法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均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他们之间的研究立场以及在对待“对称性”问题的看法上。事实表明,拉图尔的“极端对称性”最终限制了拉图尔的研究,使得在拉图尔的后期研究中,不得不转向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上。因此,比较看来,在对待科学的问题上,拉图尔实际上并没有超越柯林斯的思想。但是,在西方却有很多人十分推崇拉图尔。更有意思的是,据柯林斯讲,他曾经有一次打趣问拉图尔:“为什么你做得不好,也能出名?”(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拉图尔的回答是:“不知道”。本书认为,拉图尔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修辞策略的选择上。通过对拉图尔的文本阅读,可以发现,拉图尔的文笔非常优美,他的叙事风格更像是一位艺术家。阅读他的文本仿佛不是在阅读晦涩难懂的实验描述,而更像是在读一本小说。尤其是,在深夜读拉图尔的文本,不失为一种享受。而对柯林斯而言,他的叙事风格则更像是一位科学家。

另外,通过对柯林斯与马尔凯以及谢廷娜的思想进行比较,会进一步发现,“科学知识社会学”并不是一个团结的共同体,各学派之间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并且,在柯林斯之后,自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的每一个新流派都比其前辈更趋于极端。[34]承认在科学的产生中存在社会性因素,或者说科学是社会建构的,并非意味着只因为科学家的行动或者话语中表现出了非科学的成分,就要因此而质疑科学存在的合理性。这样的做法,不但是科学家无法接受的,就连柯林斯也无法认可。

如果说,在充满斗争的这个共同体中,柯林斯还有朋友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科学史学家夏平(Steve Shapin)(当然还有布鲁尔,但柯林斯认为布鲁尔的强纲领有点“过时”了)。一直以来,夏平都是柯林斯最重要的几位学界好友之一,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抛开私人关系,两人的某些学术观点也是一致的。例如,两人曾合作发表论文《实验、科学教育即新的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Experiment,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New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另外,夏平的科技史研究也从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柯林斯的科学社会学研究理念,如实验者回归理念。从总体上看,二者在对待科学的看法以及研究路径上都有相似之处。(www.xing528.com)

对于当前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用柯林斯自己的话来说,他感到既高兴又有些担心(也许还有几分心酸和无奈)。高兴的是,一方面,柯林斯通过对科学实验的经验研究能够挖掘出科学哲学家未曾发现的、隐藏在科学事实背后的哲学理论命题,例如实验者的回归命题。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进路能够近距离地接触知识的发源地——科学,并能发现科学中所存在的不为一般社会公众所了解的事实真相,即社会性因素对科学的影响。在柯林斯看来,科学知识社会学向人们展现了科学运行的内在机制,堪称是一种完美的社会学。[35]

然而,在兴奋的同时,柯林斯也不免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未来前景感到担忧。因此,各个纲领在长时间的斗争当中都消耗了过分的精力,以至于到SSK的后期各学派都再也没有什么新的成果了。这样的争论,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打击是致命的。也可以说,走到现在SSK已经陷入了一种“瓶颈期”。甚至国外有学者认为,SSK作为STS核心的社会建构论的范式,是垂死挣扎的、已经死了的或是有着致命错误的。[36]如今,布鲁尔已经没有新进展了,拉图尔也已经转向了,其他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也都纷纷转向了其他领域的研究。这些都不免使得柯林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未来的走向而担忧。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关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内部争论也有逐渐趋缓的趋势,相互之间的批评不再那么尖锐。但是,在接下来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该走向何处的问题上,大多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的态度是偃旗息鼓。目前,在此领域中,只有柯林斯还在坚定地沿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往下走”,并在研究上不断突破,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柯林斯选择了一条比较适当的研究进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视作是柯林斯的思想对其他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思想的超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